第一个故事
于天第一次注意到吴露,是在大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她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当老师提出一个关于唯物论的问题时,她举起手,声音清晰而坚定:“我认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观点更适用于这个问题...”
于天不自觉地被吸引。不是因为她的长相——虽然她很漂亮,而是因为她眼中那种对知识纯粹的热忱。下课后,他故意绕到她身边,假装不经意地问:“刚才你的观点很有意思,能借我看看你的笔记吗?”
吴露抬起头,眼神中有一丝惊讶,然后微微一笑:“当然可以。”
这就是开始的开始。
大学四年,于天和吴露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泡图书馆,一起在食堂争论尼采和叔本华,一起参加辩论赛,一个做一辩,一个做四辩,所向披靡。所有人都以为他们迟早会在一起,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这么以为。
但有些事情,偏偏就是差那么一点。
大四上学期的那个秋夜,于天终于鼓足勇气,约吴露在学校的情人湖边见面。他准备了整整一页纸的话,想要告诉她,这三年来,他如何一点点被她吸引,如何在她不知道的时候默默关注她,如何想象他们的未来。
吴露来了,眼睛红肿,声音沙哑:“于天,我可能要回家了。妈妈确诊了乳腺癌,需要人照顾。爸爸早就走了,我是她唯一的依靠。”
于天把所有准备好的话咽了回去,变成一句:“需要我做什么?”
那天晚上,他们坐在湖边,吴露靠在于天的肩膀上,哭了很久。于天轻轻拍着她的背,心里满是怜惜,却也因此错过了第一个表白的机会。
之后的日子,吴露频繁往返于学校和家乡之间。于天尽力帮她整理笔记,为她争取助教岗位,甚至偷偷联系自己在医院工作的姑姑,为吴露母亲提供更好的医疗资源。但他始终没有说出那句“我喜欢你”,总觉得时机不对,场合不对。
毕业前夕,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伤感。于天终于再次鼓起勇气,买了一束吴露最喜欢的白色洋桔梗,准备在毕业晚会后向她表白。
然而晚会那天,吴露带来一个高大帅气的男生:“于天,这是我高中同学陈朗,现在在北京工作,特意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
于天看着吴露看向陈朗时眼中的光彩,手中的花束悄然垂下。整个晚上,他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吴露和陈朗谈笑风生,看着他们默契的眼神交流,看着陈朗的手自然地搭在吴露的椅背上。
晚会结束后,吴露兴奋地对于天说:“陈朗帮我在北京找了份工作,妈妈的病也稳定了,我可以去北京发展了!”
于天勉强笑了笑:“太好了,恭喜你。”
那束洋桔梗最终被扔进了宿舍楼下的垃圾桶,随着青春里无数未说出口的秘密一起,被永远埋葬。
于天原本拿到了北京的offer,但得知吴露和陈朗在一起后,他毅然选择了深圳的工作。离校那天,吴露来送他,眼中满是不舍:“为什么突然去那么远?不是说好一起去北京的吗?”
于天看着她,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是揉了揉她的头发:“南方机会多,闯荡几年再回来。”
火车开动的那一刻,于天看着站台上吴露越来越小的身影,眼睛终于湿润了。他知道,有些话一旦错过时机,就再也说不出口了。
初到深圳的日子,于天全身心投入工作,用忙碌麻痹自己。他和吴露依然保持联系,每周通电话,聊工作,聊生活,聊各自的新环境。于天小心翼翼地避开感情话题,吴露却偶尔会提起陈朗。
“北京好干啊,我的皮肤都起皮了,陈朗居然记得给我买加湿器。” “今天和陈朗去看电影了,是你最喜欢的诺兰的新片。” “陈朗升职了,庆祝会上我认识了好多新朋友。”
每次听到这些,于天都会找借口匆匆挂断电话,然后一个人呆坐很久。他后悔没有早点表白,却也知道为时已晚。既然吴露幸福,他应该祝福。
工作第一年的春节,于天回家乡,和吴露见了面。半年不见,她瘦了些,但精神很好,说起在北京的生活眼睛发亮。于天注意到她手机屏保是她和陈朗的合照,心里刺痛,却还是笑着说:“看来他对你很好。”
吴露点头:“是啊,他很细心。你呢?深圳有没有遇到喜欢的女孩?”
于天摇头:“工作太忙,没时间谈恋爱。”
事实上,不是没有女孩向他示好,但他总是不自觉地把她们和吴露比较——这个没有吴露聪明,那个没有吴露有趣,总之都不是她。
饭后,他们沿着高中时常走的路散步,雪花轻轻飘落。吴露突然说:“有时候真想回到大学时代,那么简单快乐。”
于天看着她被冻红的鼻尖,差点脱口而出“那我呢?你想回到有我的时代吗”,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春节后,于天回到深圳,更加拼命地工作。三年时间,他从基层员工晋升为部门经理,买了车,付了首付,生活看似圆满,心里却始终空着一块。
这期间,吴露和陈朗分手了。电话里,她哭得撕心裂肺:“他说我太专注于工作,忽略了他的感受。可是我妈的病需要钱,我不拼命工作怎么办?”
于天恨不得立刻飞到她身边,但一个重要项目让他脱不开身。他只能每天打电话安慰她,给她寄她喜欢的零食和书,在网上为她订购生活用品。
三个月后,项目结束,于天第一时间飞往北京。见到吴露时,他心疼地发现她瘦了一大圈,眼下有浓重的黑眼圈。
那个周末,于天陪吴露逛了北京城,带她吃各种美食,逗她开心。在颐和园的湖边,吴露突然问:“于天,为什么你总是对我这么好?”
于天的心跳漏了一拍,几乎要说出真相,但最终只是笑笑:“因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啊。”
吴露的眼神黯淡了一下,轻轻“哦”了一声。
于天没有看到那一刻她眼中的失望。
回到深圳后,于天的事业蒸蒸日上,身边不乏追求者,但他始终单身。朋友们都笑他“守身如玉”,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住着一个人,就再也装不下别人了。
时光荏苒,转眼毕业五年。大学同学聚会,于天和吴露都参加了。此时的吴露已经是北京一家知名公司的部门主管,干练优雅,与大学时那个青涩的女孩判若两人。
聚会上,大家起哄让当年的“黄金搭档”于天和吴露再合作一次辩论表演赛。两人默契依旧,妙语连珠,赢得满堂彩。表演结束后,于天看着吴露闪闪发光的眼睛,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晚会结束后,两人在酒店花园里散步。月光如水,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的香味。于天终于鼓起勇气,想要再次表白。
“吴露,我其实一直...” “我要结婚了。”吴露同时开口。
于天的话卡在喉咙里,愣在原地:“什么?”
吴露微笑着,眼中却有泪光闪烁:“李哲,我们公司的合伙人,求婚了。我答应了。”
于天感觉心脏像是被狠狠捏住,几乎无法呼吸。他勉强维持着表情:“恭喜你。怎么从来没听你提起过他?”
“我们认识半年了,他对我很好,妈妈也很喜欢他。”吴露低头摆弄着手上的戒指,“于天,你刚才想说什么?”
于天看着那枚刺眼的钻戒,把所有话咽了回去:“没什么,就是想说你今天很漂亮。”
那晚回到房间,于天站在淋浴头下,任由冷水冲刷身体,却冲不散心中的痛楚。他错过了,再一次错过了。
第二天,于天提前离开聚会,返回深圳。飞机上,他望着窗外的云海,终于承认一个事实: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吴露的婚礼在半年后举行,于天借口重要项目无法缺席,寄去了一份昂贵的礼物和祝福卡片。卡片上他只写了一句:“祝你幸福。”——这是他能给出的最真诚,也最痛苦的祝福。
婚礼那天,于天一个人去了海边。站在波涛汹涌的海岸边,他对着大海大喊:“吴露,我爱你!从大学到现在,一直爱你!”海浪声吞没了他的告白,就像时光吞没了所有机会。
之后的日子,于天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工作。三年后,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副总裁,事业达到巅峰,感情却一片荒芜。
35岁生日那天,于天独自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手机响起,是吴露。自从她结婚后,他们的联系就少了很多。
“生日快乐!”吴露的声音依然轻快,但于天听出了一丝疲惫。
“谢谢你还记得。”于天靠在椅背上,嘴角不自觉上扬。
“最近怎么样?还是那么忙吗?” “老样子。你呢?”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吴露轻声说:“我离婚了。”
于天坐直身体:“怎么回事?”
“性格不合,和平分手。”吴露的语气故作轻松,但于天能听出其中的伤感,“其实半年前就离了,一直没告诉你,怕你担心。”
于天的心疼与一种不该有的希望交织在一起:“你现在在哪里?需要我过去吗?”
“不用,我在妈妈这里,挺好的。”吴露顿了顿,“于天,这些年,你为什么一直单身?”
于天握紧手机,几乎要脱口而出“因为你”,但还是克制住了:“没遇到合适的。你知道的,我挑剔。”
吴露轻轻笑了:“是啊,你一直都很挑剔。”
挂断电话后,于天一夜无眠。第二天,他推掉了所有会议,飞往吴露的家乡。
当于天站在吴露家门口时,她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于天轻声说,“不请我进去吗?”
吴露的母亲已经去世,现在只有她一个人住在这栋老房子里。房间整洁但冷清,于天注意到客厅桌上放着一本相册,翻开的那页是他们大学的毕业照。
“妈妈临走前常说,后悔劝我去北京。”吴露端着茶走过来,声音平静,“她说我本该有更简单幸福的幸福。”
于天的心猛地一跳:“什么意思?”
吴露没有回答,而是翻开通讯录,找到一页:“还记得这个吗?”
于天接过一看,是他大四时用的通讯录页面,右下角有一行小字:“Y.T. loves W.L. forever”
“我...我不知道这是...”于天语无伦次。
“我毕业收拾东西时发现的。”吴露看着他,眼中水光闪烁,“那时候我和陈朗刚在一起,以为你只是随手写的。后来才想,也许不只是那样。”
于天深吸一口气,终于决定坦白:“不是随手写的。吴露,我从大学就喜欢你,不,我爱你。毕业那天,我本来要表白,但看到你和陈朗在一起;工作后我去北京找你,想告诉你,却得知你要结婚了。每次都是差一点,差一点点。”
吴露的眼泪终于落下:“你知道吗?我和陈朗在一起,是因为以为你从来只把我当朋友;我答应李哲的求婚,是因为听说你在深圳有了女朋友。我们总是在错过,于天。”
于天走上前,轻轻擦去她的眼泪:“现在呢?现在还错过吗?”
吴露抬起头,看着这个爱了十多年也错过了十多年的男人,轻轻摇头:“不了。这次我不想再错过了。”
于天将她拥入怀中,这个迟来了十多年的拥抱,温暖而真实。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仿佛时光终于给予了宽恕。
半年后,于天辞去深圳的工作,在吴露的家乡创业。朋友们都不理解他为什么放弃高薪职位,只有他知道,有些东西比事业更重要。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最亲近的亲友。交换誓言时,于天说:“我浪费了太多时间,因为胆怯和犹豫。余生,我不会再让任何误会和犹豫分开我们。”
吴露笑着流泪:“我们的故事没有浪费光阴,它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最终走到一起。只要结局是好的,过程多酸涩都值得。”
婚后的日子平淡而幸福。于天的创业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吴露则在家乡的一所大学任教,就像他们大学时憧憬的那样。
某个周末,他们在整理老房子时,发现了一个铁盒,里面装满了于天大学时写给吴露却从未寄出的信,以及吴露同样未寄出的回信。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偷偷写情书。”于天笑着搂住妻子。
吴露靠在他肩上:“好在最终没有错过。”
夕阳西下,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仿佛再也不分开。
时光偷走了许多机会,却偷不走真正的爱情。有些告白可能会迟到,但只要心还跳动,就永远不会太晚。
而他们的故事,终于在这个温暖的黄昏,写下了最甜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