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初秋,苏敏已经脱下了薄衫,换上了有些厚的秋衣裳,特别一早上,冷不防一出门,风一吹,只感觉手脚都发冷。
最近宫里最热闹的事情就是选秀的事情,遇到有人闲聊,保准就是在说这个,因为这几年大家都是各自嫁娶,只要不是说旗人嫁给汉人,就不算出错。
宝瓶拿了两封信过来,一封信是家里寄来的,还有一封居然是扬古泰寄来的,从京城到四川,日夜兼程都要一个月,他去的不急,到也不需要这般拼命,不过路上一直下雨,被耽搁了,到四川的时候已经两个月以后了。
苏敏打开信封来,字迹有些潦草,大概是很匆忙的时候写的,不过扬古泰打小给康熙做伴读,这字还是写的挺好的,疏朗开阔的,一如他的性格。
[阿敏青鉴:
见字如面。已于前日平安抵营,勿劳阿敏挂怀。
此地虽处西南,然营中诸事皆有章法,军务初理已渐入佳境,前日于布庄上得几匹上好蜀锦,还有一些吃食,已托同乡驿使寄回,估摸月内可至京中。
我已立定心志,此后必当严于律己,不负阿玛期许,亦让阿敏能为我感到荣光。
秋风渐起,早晚寒凉,阿敏需记得添衣。
世兄扬古泰手书
康熙八年秋 于四川绿牌营中。]
苏敏看完信就笑,扬古泰其实比苏敏小七个月,他们四个,赤哈最大,然后是康熙,然后是苏敏,而扬古泰则是在下一年。
但是扬古泰总在她前面自称兄长。
当时赤哈入宫的就已经十一岁了,太皇太后觉得都是小萝卜头不行,须的有个大一些的,康熙和苏敏则是同岁,扬古泰则是七岁,佟佳家里也不想找个这么小的,但是当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年龄相仿的没有他出众,他当时小小年纪就已经可以拉弓上马了,就这么入了太皇太后的眼。
苏敏觉得只觉得自己这一世,当真是过得顺遂,小时候家里有三个哥哥,她是唯一的女儿,就连那个很重男轻女的祖母也非常疼爱她,大概是因为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后来入宫,以为要当个宫女伺候人,但当时也没有办法,皇帝命格自然是最贵重的,只能跟着他才能保命。
其实苏敏一开始也不相信这些,但是她是魂穿的,还有什么离奇事情不敢信?
而且到了宫里之后,跟随皇帝左右,真就是能让她心神稳定。
皇帝待她虽然严苛,却也颇多的包容,她心里其实明白的,她在他心中,不止是一个宫女这么简单。
收了信,苏敏又打开了另一封信,是家里寄来的。
把她送入宫里后,母亲时常哭,差点把眼睛都哭坏了,所以很多鞋子,衣裳都是大伯娘给她做的,后来哥哥娶了嫂嫂,又变成了嫂嫂给她做。
随着书信一起寄来的就是鞋袜,衣裳,还有二百两的银票。
信是她娘写的,告诉她,家里给她寻摸了不少婚事,一开始都是很热忱的,但是听闻她在宫里做宫女,就有些不喜了。
其实这些事她猜出来的,她娘写信不会这么直白,会写的委婉一点,满人入关之后一直强调用汉臣管理汉人,所以许多地方的官员都是汉人,这让地上的矛盾都少了很多,但是他们也保留着许多习惯,比如不喜女子抛头露面。
对于满人来说,能伺候皇帝这样的主子,也算是有脸面的事情,但是对于汉人来说就不是了,苏敏发现,自己可能还真是要嫁给满人的命。
总之就是,她爹看得上的人家,人家看不上她,所以没合适的,大致就是这样。
在书信的后面,她似乎看到了泪痕,她估摸着她娘又哭了,她还记得小时候,自己刚出生的时候,张氏有些体弱,但还是会欢喜的抱着她,亲力亲为的照顾。
张氏身体一直没养过来,这些年还是很羸弱,大抵也是因为她的缘故,总是太过担忧了。
苏敏拆开包裹,两套衣裳,两套里衣,鞋袜,还有些零碎的女孩能用得上的东西,比如手炉,兔毛的帽子。
苏敏让宝瓶收好,宫里衣服都有规矩,她其实很难有合适的机会穿,而且如果穿的太过鲜亮,还会以为你有上进的意思。
她一直极为低调,不想惹人注目,所以不会穿的这么打眼。
宝瓶把东西,说好,说起储秀宫里的几个新人来,“那个乌雅氏生的最好看。”
既然要选秀,宫里肯定也要留几个新人,其实康熙如今后宫算是比较清水的了,而且皇帝似乎也对这些不怎么上心。
最近也就是因为皇后和张氏有孕了,所以康熙隔着几日就会去看几眼。
苏敏想着那位诞下四皇子的德妃,不会是这位乌雅氏吧?其实对于乌雅氏入宫的时间并没有记录,但是按照她封嫔的年岁,现在入宫也不是不可能。
宝瓶递了一杯杏仁茶给苏敏,“听说太皇太后都夸了德容上佳,大概率要被留在宫里了。”
宫里这几年就选过两次秀,第一次就是皇后入宫那一年,张氏也是那一年进来的,她当时去也是觉得好玩,去凑热闹,也就看到貌美如仙的张氏,自从看过她之后,在美貌的女人在她眼里都起不了波澜,“比起张主子如何?”
宝瓶顿住,想了下说道,“奴婢说不上来,要是容貌自然是张主子更胜一筹,但是这位乌雅氏不一样。”
这下弄得苏敏都好奇了起来,想知道这位到底如何模样。
她喝了口杏仁茶,甜滋滋的,说道,“哪里来的?”
“小康子送来的,还说让你抽空过去呢,李公公找您。”宝瓶想在跟小康子也十分的熟悉了,那小子机灵,每次去拿糕点,总会附赠点吃的喝的。
苏敏点头,说道,“这会儿是不是在连规矩?”
宝瓶笑,“姑娘是不是想去看那位乌雅氏?”
不过一会儿,两个人就从后罩房出来,从夹道去了储秀宫里,到了门口,有俩小太监在守门,原本想要给他拿个荷包,小太监却笑得跟朵花一样,给苏敏行礼,说道,“苏姑娘,可能不记得我了,我干爹是梁公公。”
苏敏这才想起来,眼前的小太监是梁九功的干儿子梁平,他因为自己跟梁九功同性,硬是厚脸皮蹭上来的。
“你叫梁平吧?”
梁平非常高兴,问道,“苏姑娘来这里做什么?”
“没什么,就是想长长见识,看看各位秀女们。”苏敏见到是熟人,就直接说了,反正皇帝也知道她爱凑热闹,就算知道也不会怪罪。
梁平非常机灵,说道,“您是想看乌雅氏吧?今天已经有好几拨人来看她了。”
苏敏心想,果然明珠蒙尘都是骗人的,这不宫里刚来个好看的,大家心思都动了起来,那梁平带着苏敏往里走,“嬷嬷刚去喝茶了,那些秀女都在那立规矩呢,奴才带您去。”
苏敏也不敢光明正大的看,凑在影壁后面,看到里面站着一排的宫女,正头顶上一个瓷碗,练站姿。
都不用梁平介绍,苏敏一眼就看到了乌雅氏,因为太出众了,宝瓶说的对,她的容貌虽然不及张氏,却别有味道,眼尾微微上挑,有着一双十分漂亮的丹凤眼。
张氏的美是那种江南烟雨的轻愁,美轮美奂到几乎失真,但是乌雅氏不一样,她是那种媚,娇媚,妩媚,但偏偏不妖艳,而是带着端庄雅致。
苏敏心想,康熙爷吃的可真好。
看完乌雅氏,苏敏就从储秀宫出来,想起李多福的叮嘱,直接去了御膳房,李多福见苏敏过来,笑着说道,“可算等到苏姑娘了。”
小康子就拿着一个甜白瓷的碟子出来,上面摆着圆形的白色糕点,中间还摆着一个红色的浆果,好看的很。
苏敏仔细看,惊喜道,“这是我跟李谙达说过的奶油?”
“鼓捣了这许久,可算是弄出来了,你快尝尝是不是这个味儿。”李多福原本就生的白胖,这会儿笑的跟弥勒佛似的。
苏敏拿了勺子挖了一口吃,差点哭了,就是这个味儿,但唯一的缺点就是手工分离做不到机器那样细腻,口感还是有些粗糙。
但是能有个这个味她就很满足了。
“还有吗?也要让陛下尝一尝才是。”
“有,这就给你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