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离今……”
“你发侧的辫子歪了……乱了。”
不知是为何,这一出口,说竟是的断断续续。
赵初听此言,愣了一下。
他反应过来后,把自己前发右侧辫子的扎线一拉,就这么扯松散开了。然后又去看背后头发那两股,编的歪歪扭扭。赵初看着不太舒服,于是,也一把扯了。自己把扎心一味捏在手心里。
那头发就这么变得弯曲松散着。赵初又习惯性变了个毫无正形的动作:
歪着头,右手里抓着那几根扎线,握成拳拄着脑袋,右腿斜斜塌下塌,在塌边摇晃,左脚弯曲支在塌上,左手又搭在那只腿的膝头,肩上、塌边、塌上,散落着他的头发。
就这么歪着头,看着塌另一边的徐行。
赵初望着他,摇头感叹道:“真是同病相怜,你和我被关在这——囚——笼……里…… ”
说到后面几个字时,他环视了一圈这个房间。
这房间被赵舟设了结界和阵法,一旦出去就会被设阵人察觉。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 ,赵初也大致摸清了这阵法与结界的缺点,那便是没过三四个月便会有一次松动和懈怠。可只是这样,他还是逃不出欣园。
他转而继续对徐行感谢道:“徐左音,谢谢你的符篆,很好用。”
若不是徐行自行创就的符,赵初怕是连走都走不出欣园,就又要被抓回来了。
徐行看他道:“不用谢的,是他们的错。”
赵初看他叹气。
“徐门主真真无情,今天可也是你娘亲的忌日!嘶……”
他越想,越是想不通,徐门主为何要对徐行如此无情。
赵舟并不爱赵初的母亲,但因为赵初是他自己的一个血脉,可是不苛责他的其他事。除赵初母亲之事外。
但,这只是外界对于赵舟的想法。因此说赵初任性妄为,胡作非为,真是全随了母了,不知好歹美丑。
赵舟把赵初留在凉州赵氏,还有一个原因。那才是赵初要逃出凉州赵氏的原因。他的确如外界所说的“真是随了母了 ” ,不是“全”随了,那就是根本不想留在仙门内!
说真实点,用赵初的话说就是:
若不是因为赵舟,要强行把赵初接回欣园,他的母亲也不会冒死来欣园找他,也不会被扣上邪门歪道之名,竟敢自投罗网来寻死,而死。
没错,他的母亲是一位修泯者。
这些仙门对于邪魔外道来说,就是坐在桌边的顾客 。这些邪魔外道对于仙门而看,便是端上桌的菜。
所以他能想清楚赵舟的无情从何而来。
但,徐葛与徐行的母亲,可是坊间广为流传的一段佳话。虽说是改编而来的,因为徐行的母亲,根本就不曾爱过徐葛!而徐门主却一直对她痴情难自禁,直到那人死后,才渐渐放下。
却也不至于放下的如此之快,连自己与那人的孩子。甚至那人的祭日,都可以如此无情对待,毫无感情可言。
所以赵初越想越想不通。
“嗯。但我都没指望过。 ”
徐行说的极为平淡。
都……都没指望过徐门主记得……。他心想完,面部扭曲了下 ,摇摇头,对徐行道:“徐左音你也不过如此。有其父必有其子!唉……”
赵离今又叹了口气。
赵初想两人怕是猎赛未完,就都出不去了。十五日猎赛,才过了三日,还有十二日。关一起十二日……弟子一定都把徐行手中的符篆都收了。
想这些,赵初并不是想着逃跑,而是想着符篆在的话,还能变一些好玩的东西,不至于过剩无聊,无极度日。
徐行此时道:“他们说,我随我母亲,有其母必有其子。”
赵初道:“他们?潇湘徐氏是弟子们吗?”
徐行道:“是的。徐门主选猎参赛弟子加上了我 。……赵门主,也在。
到这里徐行突然不说了,开始一味沉默,等待赵初的态度。
赵初抬起一边的眉,道:“怎么不说了呀!?”
又沉默一阵,徐行道:“赵门主也在,怕你不高兴不想听了。”
赵初嗤笑了声:“你的事情,关他人如何。且你没听懂我的意思么?嗤,那是我想听,你继续说,的意思。至于赵舟,他自杀了,……都……与我无关。”
论说是赵舟如此之人,要么老死,要么因故而死。说自杀,可是极其不符合赵门主形象。听着,倒有羞辱的意味。可外人会如此想,徐行却一定不会,因为他注意到了那句话中有沉默之处。
虽然想清楚了,但徐行听此言后,显然愣了下后,才娓娓道来。
选猎赛参赛弟子因人人都有资格,潇湘徐氏当然也不例外。于是百人子弟最后弄了只剩二十人人 ,其中便有徐行。但当然,潇湘徐氏的少门主,徐方禹,也肯定在。
赵初听到这里,揣着问题不问,继续听他说 。
徐方禹,字平。这位潇湘徐氏的少门今年到了一十七岁,也到了参加仙门余山三年猎赛的年纪,不可避免。徐行此次能有参赛子弟的选拔资格,决定性原因便是因为徐方禹。
徐行也可以选择直接略过不说此人,但徐葛那时把他单单从那二十多人挑了出来。
与徐方禹对战。
听到这里,赵初心里的问题,自然而然便解了。
徐行不知徐葛为何如此。
徐葛对于他这位私生子,是以普通子弟对待,从不殊遇。对外的态度 ,也是从来到不于理会。因是门主于多是之不管的,待作的普通子弟一样的私生子,旁的人或弟子不敢指指点点或“指点”徐葛这位门主,那可都全点落在了徐行身上,且所谓“指点”,对于那些弟子们使得也只是“提丑夸己”的另一种“指指点点”罢了 。对于此举此动,徐行表面上不语,内心却是非常性的嗤之以鼻。
虽然心里的问题解了,但赵初心里却又有些嗤之以鼻。不用再想也不用多说,定是徐氏子弟都一致认为徐行一定会居于下风或者甘拜下风,最后输在徐方禹剑下。必须的,偏见永远存在,那私生子哪能比得上正主啊!!
徐行对徐方禹的反应不强烈,少有在意,甚是平淡,最多只是知道个名字和少门主的名头,只是,对当时徐葛的这个决定疑惑至极。
那天是他第一次见徐方禹。
在众子弟喧喧嚷嚷的战前宣言,战时打击之中越挫越勇,最终,以险胜之势赢了徐方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