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凌云听到柳敬山问出这话后瞳孔一震,父亲果然是为了此事才将柳凝月喊来的。
他在听到小妹说出父亲找她时就在担心是不是为了她手中的平安扣。他虽不知这平安扣有什么用途,但既然是连老祖宗都想得到的东西,必然不简单。
现在听完父亲的讲述才知道自己的这个三姨娘居然这么深藏不露,小时候只觉得她是个大家闺秀,温柔、沉静,遇到任何事都从不慌乱,哪怕是面对二姨娘的刁难都应对自如,甚至每次都能让二姨娘吃哑巴亏。而她的那枚平安扣更是厉害,若是被心怀不轨之徒得到将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这枚平安扣绝不能到父亲和老祖宗手中,柳凌云暗暗的地在心中说道。
柳凝月听到柳敬山的问话,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因为上次在集市平安扣险些被偷走,柳凝月为了保险起见将平安扣藏在了自己的怀里。
这枚平安扣是张嬷嬷给她的,张嬷嬷给她的时候还强调说:“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枚平安扣是从何而来的,也不要将平安扣交给任何人。”
可是,父亲应该只是想看一眼而已吧?
柳凝月想着就伸手想将怀里的平安扣拿出来,柳凌云一看不对劲立马出声阻止:“父亲,三姨娘当初走的突然,月儿连她的面都没见过又怎会有她留下的物件呢?”
柳凝月听了这话,手里动作停了下来。
大哥在帮自己隐瞒平安扣的事情!
“是啊!父亲,”柳凝月顺着柳凌云的意思带着些许的哭腔说道,“母亲当时生了我便去了,哪里来得及给我留什么物件。”
边说她还边假装抹眼泪,好似被戳到了痛处一般。
柳凌云一看自己小妹这装可怜的模样也跟着配合,上前走到柳凝月身边边抚摸着她的背边满怀歉意地安慰:“月儿别难过了,大哥不该提起这个伤心事的,是大哥不好。”
柳凝月有了大哥的配合也是更加来劲了,甚至还真给她挤出来了两滴眼泪,边哭边说:“我也常常在想母亲是不是也不喜欢我,连个念想都没留给我。”
这个“也”让柳敬山真的有些愧疚了,连忙上前把柳凝月抱进怀里,像哄三岁孩童一般摸头哄着:“月儿不哭了,你母亲怎么会不喜欢你呢?她最喜欢的就是我们月儿了。”
柳凝月长这么大第一次被父亲抱在怀里,实在有些受宠若惊,吓得眼泪都憋回去了,赶紧擦了擦眼泪从柳敬山怀里出来,结结巴巴的说道:“父亲,那个,多谢你今日让我看到母亲的模样,那个物件我这确实没有,若是没有其他事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就赶紧随意行了个礼就转身快步离开了书房。
门口的秋菊看见自家小姐走的飞快,愣了一下赶紧跟上了,边走边问:“小姐,你走这么着急做什么?”
“这鬼地方我这辈子不想再来第二次!”柳凝月小声嘀咕道。
书房内,柳敬山望着快速逃离书房的女儿有些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而一旁的柳凌云看着小妹慌乱离开的模样却着实想笑,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努力压制住自己想笑的心情后向柳敬山辞别:“父亲,若无其他事,我也先回去了。”
柳敬山点了点头,挥了挥手道:“好,去吧。”
柳凌云刚准备转身离开,柳敬山又嘱咐道:“对了,记得去看看你妹妹,这孩子走这么着急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
“好。”柳凌云应下后缓步离开了书房。
柳府花园内,柳凝月快步走了好久才将步伐缓了下来,但还是觉得有些惊魂未定。
虽说父亲平日也没对自己怎么样,但那忽如其来的关爱与拥抱实在是让她难以接受,那种感觉说不上来但就是很膈应。
后面跟了一路的秋菊见自家小姐终于慢下来了,边喘气边问她:“小姐,你,你到底怎么了?”
柳凝月看了看后边大喘气的秋菊忍不住笑了:“秋菊,你怎么喘成这样啊?”
“小姐,”秋菊咽了咽口水,“奴婢又不像您从小练武,从没走这么快过,实在,实在有些跟不上啊。”
柳凝月停下脚步抚摸着秋菊的后背帮她顺气,她光顾着自己跑,确实忽略了秋菊这小身板跟不上自己的问题。
远处,刚从柳敬山书房出来的柳凌云看到了自己小妹正在帮秋菊顺气便上前问她这是怎么了。
秋菊虽还未缓过气来但还是不忘规矩向柳凌云行礼:“大少爷。”
柳凌云让她不必多礼,然后看向了柳凝月。
柳凝月回答道:“我方才走得快,秋菊跟不上在后面小跑,就喘成这样了。”
柳凌云笑了笑,略带打趣的说道:“你跑这么快作甚?父亲又不会吃了你。”
柳凝月听出了大哥调侃,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我那不是,不习惯嘛。”
“你啊!”柳凌云伸手刮了刮柳凝月的鼻子。
他这小妹从小就被父亲如此关心爱护过,今日父亲的行为连他都有些被吓了一跳更何况是柳凝月。
“哦对,大哥,”柳凝月说道,“方才多谢你替我打掩护。”
“和大哥还说什么谢谢,倒是你那眼泪倒是让我挺意外的,“柳凌云笑着调侃道,”没想到小妹你竟有如此演戏天份,瓦市里的戏子看了都自愧不如啊!”
“大哥你就别拿我打趣了!”柳凝月被说的有些羞赧。
柳凌云收了收笑,用十分郑重的语气告诉柳凝月:“月儿,你记住,那枚平安扣无论是谁问你要都不可拿出来,明白吗?”
柳凝月重重的点了点头,但还是好奇地问道:“可为何连父亲也不能知道?”
“此事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以后有机会再与你说吧。”柳凌云也不知该如何向她解释。
柳凝月见大哥不愿多说便也不再追问,于是换了个问题:“那,那个东西有线索了吗?”
柳凌云一下明白小妹说的是什么,回道:“回去与你细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