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花眼睛转了转,哪里能认这话,自然也不能借钱。
谁家不难?她女儿花了不少银子做这个湘水行,手里哪还有余钱。
“弟妹啊,哪里的事,小姝租地,起房子都要花出去白花花的银子啊,我还拉下老脸借了不少,现在也是两手空空,等着赚到银子呢,之前还想回去问问娘……”
李氏见她说得为难,再看看这宅子,确实要如流水般花银子,也不想让她借钱,连忙住口:“好了好了,家里愁着二郎的婚事,也没啥余钱。”
“今日,是你们家的好日子,不说这些了。”
刘三花的娘江氏弓着腰,竖起了耳朵,见女儿要借银子,立马岔开话题。
“三花,你弟弟,还有几个孙儿也过来了,你看看要做些啥?”
刘三花连连摆手,“娘,你年纪大了,就和爹去坐着吧。”
“几个侄儿就帮我扛扛东西……”
把人拉着过去嘱咐了几句,姐妹们也过去帮忙着打扫……
所有的事都有人看着,刘三花得了空,望向大门口。
天还黑,一能看见黑黢黢的一条道。
她叹了口气,知道桂花可能不会来了,但脚上还是不受控制地往大门走,仰着头,抬着下巴,往外望。
好似一直望就能看见想见的人。
“诶哟喂,撞到你了?没事吧没事吧,去那边做做……”
刘三花低着头赔罪,把人扶着人往休息的地方上送。
一回头,黑黢黢的小路里出现了一个匆匆而来的黑影。
刘三花快步往外走去,在门口迎到李桂花。
两人对立站着,都张了张嘴,临了去没开口。
刘三花最后拍了拍大腿,转头大声叫沈檀姝:“小姝,你李婶来了,去端杯茶过来。”
沈檀姝在人群中抽不开身,只隔空叫了声人。
刘三花抬抬手,把人拉了过来,碎碎念:“多谢你不计较,还愿意过来帮忙……”
李桂花由着她拉,手上拍了拍她手背,爽利道:“已经计较几天,现在你家忙,我总要过来帮忙的。”
“可劲使唤我,别客气。”
刘三花连声答应:“哎哎哎,还好你来了。”话毕上手抹了抹自己的脸。
“你那弟媳妇也来了?可没埋汰你吧?”
刘三花摇头又点头,最后靠在李桂花的肩膀抱怨了几句。
-
“嘭嘭嘭嘭……”
在大门口放了一连串鞭炮,在门口上了几柱香。
一时间烟雾缭绕,热热闹闹。
沈檀姝挥着手,想散开那些呛鼻的味道。
刘三花捂着耳朵,扯着沈檀姝的衣袖:“好了,等会你就过去和春苗一起扯下红绸!”
耳边都是炮竹声,火光刺眼,沈檀姝没捂住耳朵,只来得及闭上了眼睛。
等她再睁开眼,就被刘三花催促着上去揭红绸。
周围都是人,有的熟悉,邻居,她奶,春苗,序秋……有的是只见过几面的远房亲戚。
一抬头。
天快完全亮了,晨曦的微光照到裹着红绸的牌匾上,显得那抹红更亮眼了。
沈檀姝仰着头看,脖子有些酸,眼睛也有些酸。
“愣什么?听到了没?”
“嗯嗯嗯,好好好。”说完就大门下走,路上春苗一起跟了上去。
刘三花看着她们两个单薄的背影自豪又惆怅。
沈檀姝伯母走了过来,搓着手开口:“小姝年纪小。”
“有些怯场也是常事……不如让她几个哥哥和她一起?”
杨氏转头匆匆扫了一眼,立马定位住自己的两个儿子。
“其他人都在忙,就让明运和明秀上去帮衬小姝一会?”
说实话,刘三花不太愿意。
沈家那几个孩子挺好,但什么都没干,怎么能上去跟她的女儿一起扯红绸呢?
这样一来,底下的人看在眼里,说不定以为她女儿把湘水行办起来靠的是别人呢。
但她有些迟疑。
沈檀姝是她和沈桥唯一的孩子,没有一个亲生的手姐妹足兄弟帮衬,不往远的说,就是几年后,小姝成婚,也要麻烦堂兄表兄背她出门.......
还有成婚以后,要是夫婿不好,欺负小姝,也要亲人帮。
刘三花因为这个原因,一直对沈家和刘家的小一辈非常好。
刘三花对上妯娌杨氏殷切的目光有些迟疑:“这样啊,我看看——”
她弟妹李氏像嗅到肉香的老鼠,竖着耳朵,立着鼻子,悄咪咪钻过人群来到刘三花身边。
“对头,小姝年纪小,撑不住场面。”
“既然沈家兄弟上去帮忙,那我们刘家也不能少。”
“三花,让二郎和三郎也一起上去帮小姝揭红绸吧。”
刘三花被架了起来,干愣愣地站着,一抬头就见到沈檀姝和春苗一起走到牌匾下,等着吉时,揭红绸。
仰着头等着,还时不时笑着看她。
刘三花对着妯娌,弟媳摇头,叫住准备过去的四个侄子......
一而再再而三被拒绝,李氏脸色不太好,率先发难:“三姐,咋了?都是好意,你咋还不领情呢?”
刘三花笑着说:“咋这么说话,不用麻烦小姝几个哥哥,她和春苗就好了。”
李氏下意识接道:“两个小丫头片子,哪能镇住这种场子?”
刘三花面色冷了下来。
杨氏也没注意到刘三花的脸色,转过身,看着面前接起李氏的话:“三弟妹,这是你弟媳妇?”
李氏点头。
杨氏:“弟妹说得对啊,你看,两个丫头明显上不太台面,畏畏缩缩的。”
“还是人高马大的大半小子大气些。”
刘三花想把人赶出去,嘴里的脏话滚了滚咽了下去。
不能闹得太难看。
“说啥呢?做梦还是什么?大气在哪里?”
“我看小姝干干净净,气宇轩昂的,哪里比不过你那两个连裤衩都要你搓的儿子?”
老太王翠湖冷着脸走了过来,开口就是一顿喷。
“一把年纪还要帮自己儿子洗衣服,也不知道大气在哪?”
“在脱了就丢的衣裳里?”
王翠湖碍着面子,只喷了自己的儿媳妇,没管李氏。
她站在刘三花身旁,一起看向沈檀姝。
“今日是湘水行开张,是小姝的店铺,你们又唱又跳还以为这是你们开的呢?”
她瞪了瞪两个孙子。
“都不小了,要点脸啊。”
两人摸了摸鼻子,勾肩搭背地离开了。
王翠湖一直这副刻薄样子,杨氏有口难言,也不敢对婆母说什么,讪讪答应,没再说话。
李氏被她冷着的脸吓到,知道这个老太在外的名头,也没再提。
“叮!”
吉时到了,裹着红布的棒槌敲击金属圆盘,发出一道响亮的声音。
天也大亮了。
万里无云,今天是个好天气。
沈檀姝和春苗站在牌匾两边,一人扯着一边红布,一起扯下。
金底的“京都湘水行”行云流水,气势恢宏,在日光下十分耀眼。
两人在牌匾下并肩站着,笑嘻嘻
刘三花和王翠湖并肩站在远处,一起看着沈檀姝。
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奇怪。
沈桥没死之前,婆媳两人就不对付。
沈桥死了之后,两人因为沈檀姝也吵过几次红脸。
干站着不说话难受,刘三花随便找了一点话。
“看她,越发像她爹了。”
“.......一样的脑子灵光。”
刘三花不识几个打字,也夸不出什么合适的词。
她只知道,她女儿哪哪都好。
王翠湖“哼”了一声,撑着拐杖,冷声道:“她也像你。”
“胆子特别大,什么都敢做。”
“不管不顾的,任性得不行。”
刘三花摸了摸发髻,有些不知道老太到底是夸她还是损她,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牌匾一亮出来,就算正式开业了。
春苗坐着马车过去青鸟阁坐镇。
邻居亲戚们除了几句酸话,问东问西几句,还是比较给力的,跟着找过来的帮工一起帮忙。
沈檀姝跟着一起忙了起来,检查水流,温度,洗浴单间,一切都很顺利。
就等来人了。
现在才早上,大门口只有几个看热闹的村民。
在听到要钱之后就连连挥手,溜得很快,好像生怕别人从他们兜里抢钱。
沈檀姝在门口坐立不安。
刘三花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别担心了,肯定会有人过来的。”
沈檀姝勉强点头。
她知道。
但她期待有很多新客过来,不是熟人给面子,而是客人喜欢湘水行,想过来洗澡洗头。
然后她挣到钱。
不知道过了多久,日头越来越高,终于,来了第一波人。
年纪偏大,都穿着深色的以上,挎着篮子。
是王翠湖和刘三花的亲戚朋友,有的她眼熟,有些她没见过,但都找了她们两人说话。
沈檀姝跟在她们身边:“是奶的熟人?欢迎啊,我带你们过去,男女分区......”
“当然,年龄多大都能洗,您小心些。”
沈檀姝把老太太带进去,先她们在休息区喝杯茶。
等够了二十人,嘱咐着女工,让她们注意照顾着。
跟站在梯子旁边的膀大腰圆的女工点头。
女工爬上去,把木片拿开放水。
沈檀姝在隔间外头听见水声,她走到一个隔间,轻声问了问。
“水够热吗?够吗?”
“王姨,小心脚滑。”
王姨是她娘规闺阁时候的手帕交,之后嫁去了隔壁镇上。
“唔!”
“小姝?”
“水够热,好舒服,这水就直接这样流?”
“能多久?”
王秋瑕第一次见到水这样下来,跟在小时候在瀑布地下冲水一样。
这水还是热的,冲到身上暖呼呼的。
这又不是瀑布,不知道啥时候停,她这心提了起来。
衣服刚脱她就进到水下了,生怕浪费。
沈檀姝听出她的担心,大声回话:“王姨,安心洗,水不会停的。”
“一刻钟之后水会统一停。”
“好嘞......一刻钟啊,那还挺久的,还能把头洗了。”
“嗯,头的话,可以冲冲水。”
沈檀姝转了转,随机问了几个客服使用感想,得到的回应都不错,她心安不少。
起码产品是好的。
“娘子,外头有马车来了,你快过去看看。”
沈檀姝点头,立马往大门走。
应该是城里的第一趟马车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