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开国之君尚在,如何造反 > 第四十九章  筹谋

第四十九章  筹谋

    文卿新编的折子戏,有一出是唱一位女将军的。

    其中三折是边关乱战,场面宏大,所用伶人极多。

    三折戏,足要有五六十人串场。

    “你不懂,这是江南那边的唱段儿,吴侬软语才好听,讲究唱念做打,身段唱功,缺一不可。”文卿这样说,她坚决不同意让女卫们出演她的戏本。

    明媚晓得她还没找到合心意的班子,宁肯不唱,也不会随便给了旁人。

    “让她们试试,旁的梁祝、白蛇定不让她们去。这一出,本就是以女将为原型写就的,还真就她们合适呢。”从讲道理这个层面,这么说没毛病,江南哪里有女将军,秦州才真有。

    想要把女卫们带进园子,就不能只带女卫,还可以带伶人啊。

    带上一百女卫,跟后头站上一排又一排,贼拉风。就是去别人家里参加宴会,这么着,像是砸场子。

    带上五六十伶人,去别人家里参加宴会,演上一出大戏,是捧场。

    虽说正常人没有这么捧场的,但咱不是秦王府的嘛,这个任性的权力还是有的,而且主家还不好推拒。

    明媚给文卿一通分析,从左边转到右边,急的要冒汗。

    好赖,是磨的她松了口。

    但三天,哪里能就排出一场三折大戏呢。

    而且,文卿会写戏,她可不会自己上去唱。

    旁的背景还就算了,女卫们站上去就是铁血沙场,比演的还真。

    训练训练走位,把平时训练的力道收着点,再练练大合唱,就差不多。

    因为这群人的嗓音特点,文卿执笔把吴侬软语改了,改成西腔,苍凉豪迈,古朴自然。

    胸中存日月,下笔如有神。文卿发现,这样一改,整个故事更顺畅了,原本觉得拧巴的地方,也都理清了,还真不错。

    一下午,新本子就得了。

    可女主角还没的呢。

    怎么办。

    明媚把这事儿跟赵嬷嬷说了,赵嬷嬷也抓瞎。

    她去寻苏长史,这就是个万能的,一定有招。

    苏长史觉得明娘子未雨绸缪,很对。这个招数,也不错,能带进去足够数量的女卫,也能安太子与秦王的心,以免临阵出错。

    于是,经过苏长史提点的赵嬷嬷回纺织场去了,说寻人帮忙。

    虽说纺织场还没完工,但女工们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等场房生产区能用了,就开始上工了。

    赵嬷嬷也没见过这么敬业的,可课程都上完了,也没什么理由非得拦着她们不叫去。

    工作环境苦点?哪里苦啊,明娘子安排的场区,舒适性和宜居性比一般的园子不差什么,几万银子砸下去,什么苦都没了。

    未完工的主要是生活区,她们这天天都埋头苦干,直接就抱着铺盖来的,都吃睡在生产场房里了,完全不影响。

    后头说,找到扮演女将军的合适人选了,明媚松了一口求,还有两日,实在时间紧迫。

    她提醒自己,若是日后还有这样的事情,定不能事到临头才想对策。

    赵嬷嬷又说此人,不适合进课织园,得在外面练习,让女卫们配合去合练几次,应该就差不多了。

    三折戏,一折挂帅,二折破阵,三折庆功。

    花宴是从早到晚,为了配合这个时间,让女卫们能一直留在园子里,早中晚各演一场,每场半个时辰。

    此事,已经通知到南中侯府。

    杜夫人爽快安排人过来对接相关事宜,大体都已安排妥当。

    文卿虽心忧毁了自己的心血,却还是不想出门的心思占了上风,听立春回来说效果不错,便也没出府去看。

    明媚信任赵嬷嬷,便不再操心折子戏这边。她还得给另外四十名女卫安排合适的活计,再给她们讲解一下园子宴会应急预案拆解任务若干。

    作为操持事儿的负责人,她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宴时,由点绿与碎绿随她去。

    因点绿的情报能力和碎绿的计算能力无可替代,一个跟她去对接菱芽那边的人,一个跟她去算抛射轨道。

    深绿与浅绿只好留守家里。但她们也有工作要做,一个要负责联系统筹大后方支援,一个要负责具体后勤工作。

    把这次宴会当练兵,大家凑在一起,总要磨合磨合,以后才好继续配合。

    女卫们自打来了,就出过一次工,还是在府里预防一群小姑娘生乱,早就摩拳擦掌要上前线练练了,毕竟侧妃给的太多,她们拿着秦州与娘娘给的两份工钱,也烫手不是。

    选了一部分能歌善舞、外形符合、演技突出的,出去紧急培训,当舞美去了。

    剩下的,紧急培训当侍女。

    明媚与文卿俩人,侧妃规制。

    日常出门该是两名女官、两名大宫女随侍,小丫头有拿衣服的,有会针线的,有带水果的,有配药的,有看车的,有喂马的,有捧痰盂的,有洗马桶的,有清点杂物的,有理清账目的,等等。

    就是为了让当主子,在外头全用家里东西准备的人手,为了防着着了道,也是拼了,会计出纳都得用自家的。

    若是哪家贵人出门,缺了这个少了那个,肯定背后得让人笑话。

    反正一人最少得配上十个打杂的,合计合计是带十四个人左右。

    因为本朝还没有出门应酬的秦王侧妃,所以规矩定的也不严,没定死就只能带十四个人。

    她们俩呢是秦王府的侧妃,跋扈一点,像她们王爷没毛病。所以只要不超过王妃的规制二十一人,就不算逾越。

    那就每人带二十人,这样才能多塞女卫进去。

    明媚这边带着点绿与碎绿,文卿那边她就只打算带立春,其余人员她不管,反正不少她的东西就是了。

    还有一位重要的宾客,谢璇姬娘子。

    太子殿下交代秦王,他就只管把娘子交托了,其他都由秦王安排。

    那行吧,给谢娘子安排二十人,跟俩侧妃一个规格,不行,人家是太子心中的准太子妃,这样安排得罪人。

    那就给谢娘子安排四十人,比太子妃的四十六人,少六人。

    这些人呢不能全用女卫,毕竟她们学个与平常迥异的言行举止就已经是考验人了,短短时间内还要学会礼仪,在人前一定会出丑,这不符合秦王府的定位。

    谢娘子那边安排最擅长保护人的二十名女卫,再由六房出二十名各色专业侍女,要求胆大心细身体好,再是业务能力突出。

    文卿那儿安排十五名女卫,立春带她们院里四个手脚麻利的丫头,就够使唤的。她事儿少,没那么多精益求精的需求,还是安全问题重要。

    明媚给自己安排十名女卫,剩下十人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

    带四个极为善于游泳的,此四人专业训练了半个月怎么下水救人,体力胆识已经经过了严苛的考核。

    带四个会辨别异物的,包含异响、异象、异香、异味儿等。这样的人才是姚嬷嬷与米姑姑辛苦培养的,为了预备万一用的,都是宝贝。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折在哪儿,找一个五感天赋超长的不容易,能养的这么好更难了。

    带两个会战时抢救的,这是赵嬷嬷那边出的人,不算医务兵,是经验够多,就会了的。

    为了此次实战,不仅要挑选合适人员,还得来几轮演习。

    明媚征用了课织园湖面那一片的园子,封锁之后,连续两天带着入选的女卫和丫头们,模拟了包含但不限于地震、爆炸、水患、火灾、中毒、刺杀、强攻等十三种三十九小项的情形。

    哪一方探查,哪一方掩护,哪一方断后,哪一方保留证据,哪一方救援证人,如何各司其职,如何互相增援,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一直到花宴前一日,她们还在磨合阵型和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

    四十五名女卫还好,她们都有战前集训的经验,这种强度小儿科。只是明妃娘娘想法十分新颖,这一类应对后宅的实战演习她们没遇见过而已,试验了几次就跟上趟了,而且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这种宅斗的烈度,也不常见啊。

    那是,谁家宅斗要动用火药啊。

    为了让她们适应火药,还专门领着去了南山庄子,在深山里炸了几次。

    被选中参与的三十五名侍女,才是大开眼界,从连跑带跳、大声尖叫到步伐一致、服从指挥,也就一天时间。

    不仅是明妃娘娘开的三倍工资吸引人,还有各种从生到死的补助,看着那高额的阵亡补助和伤残救济,她们没怀疑明娘子的兑现能力和信誉,她们拼了。

    人的适应能力,真的是可以无限拔高的。起码这些秦王府侍女中的佼佼者,都能对着各种突发状况,做到面不改色上前处置了。

    为了预防文卿跟不上趟,她也被要求部分参与了此次集体活动。

    第一日活动结束后,她要求立春多准备点面纱,这活动废脸,废鼻子,一不留神就沾一脸各色燃料,好在都能洗掉,但还是给大伙都派发点,防护一下。

    赵嬷嬷听说此事后,全程跟着演习了一遍,晚上就又去寻苏长史了,还带来了明娘子的手写版演习手册。

    苏记读后,神色复杂,他也没想到,这次明娘子给的居然是兵书。

    许业熬夜抄了出来,一份送回秦州,一份他们拿去自用了。

    所谓未雨绸缪,精髓就在于算无遗策。明娘子这种方式,可以把算无遗策通过概率论无限推进,直到人力极限。

    只要主帅经验够丰富,真的能带着底下模拟出甚多战场情形,这对训练新兵十分有用。

    自古名将多天赋流,很多兵书你看看就行,真要用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根本没那个脑子。

    但有些家传绝学,是可以复制的。秦州名将辈出,有将门存在,而他们之所以可以将祖先的辉煌延续。就是因为某一任天赋型名将,真的把天赋变现成了技巧,而技巧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成为将门代代流传的瑰宝。

    明娘子给的,就是这种瑰宝,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兵训练模式。

新书推荐: 配角栏D组的路人甲同学 蝴*刀 此生有你足矣 揉碎春潮[上位者沉沦] [HP]我本该是个海盗的 把故事讲给风听 和反派身份对换后 与你 灼梧 【海贼】在伟大航路的攻略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