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一场忽觉醒,人生不过浮云散。
敬皇贵妃陆沅千算万算,没有错估过皇帝李自深,也了解自己这个二弟陆懋,可她却错估了一个人——万安,到最后,她才明白这个万安不过是李自深一开始便安排在她身边的人!
万安此人是贪婪没错,可他也胆小,而胆小之人却谨慎,谨慎之人则多虑,多虑之人从来都是眼光毒辣!
他可是看得很清楚,朝堂之上最重要的是站对了位置,而唯一没有错的位子,是站在皇帝的心上。
明明背后站着正值壮年的皇帝,何必要去屈就还未长大的二皇子,何况满朝又不只这一个皇子,又有什么精贵的呢!
她算计别人,岂不知别人也算计她,内阁在商骆几十年的经营下,固若金汤一般,李自深正愁抓不住他的把柄,她却自动送上门去,为他打开这一棋局中最关键的气口。
索性他便再为她增加一些筹码,利用她的亲弟弟陆忠和吴锦婳设下另一个局,把兄长李祯祺拉到明面上,再让陆懋跌下神坛,一来让他们觉得奸计得逞因此放松警惕,二来便是计划着让兄长恢复他该有的尊荣,环环相扣。
天下的人都不明白,他从来不想要兄长的命,恐惧才会造就杀戮,他们怎么会明白他与陆懋以及兄长之间的情谊。
他的父皇因生母是一名外族敬献的歌姬,父皇也不过是皇祖父喝多了酒之后的产物,皇祖父视他为英明神武的一生中唯一的耻辱,也是他背叛先皇后的污点,间接导致了他们帝后离心,先皇后早殒的结果。
所以在这皇宫之中,他虽名为二皇子,实则他的身份还不如一个太监宫女有体面,兄弟之中也唯有先太子对他稍许仁善之外,是谁人都可以欺辱的存在。
他战战兢兢地长大成年,他太善于隐忍,潜伏在先太子身边,以先太子为马首是瞻的姿态,挣得了上战场建立功勋的机会,然后便开始暗自积蓄自己的实力。
更是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进宫去当皇太孙的伴读,父皇自幼便告诫他,他进宫是替皇太孙挨罚受训的,要懂得隐忍,要懂得讨好。
不过幸而聪慧过人的皇太孙自幼便是温润如玉的性子,又最得皇祖父的宠爱,而兄长自来视他为亲弟弟,在他面前,那些年幼的皇叔们便也不敢轻易羞辱他。
所以幼年之时,如若不是兄长在皇宫中护他周全,他早就死在这杀人不见血的魔窟之中,而兄长的另一位伴读便就是陆懋,陆懋当然最敬重兄长,可却与他最交心,他和万珍都是他幼时唯一相伴的情谊,是陪他熬过这漫长岁月最重要的两个人。
他当然知道权势的重要性,皇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早就明白父皇把他送进宫中,不止是要想先太子和太子党的官员们投诚,更是为了历练他的隐忍和心性,也是在警告他,若是他无法自己成长起来,死在皇宫里了,他还可以生更多地儿子来取代他。
所以,最后他知道父皇要叛变之时,他并不感到惊讶,也从未想过要向身为皇太孙的兄长告密,他甚至帮着父皇查缺补漏。
只是最后,他还是不忍心的,对这个最疼爱他的兄长,他不忍心看着他去死,所以他假惺惺地骗了林首辅的孙子林楚玉,兄长其三个伴读中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忠心耿耿的那一个。
他不愿意连累陆懋,所以隐瞒他,却利用了林楚玉救下了兄长,看着林楚玉因此被父皇处死前那感激不尽的眼神,他并未有过一丝的愧疚,他自己也说了,他林楚玉死得其所。
只是他从来都是比他父皇还要明白什么叫伪装的人,父皇总以为要把对手全部杀光才能万保无虞,可他知道,最稳妥安全的,永远都是放在阳光之下的赤忱,他没有,但他可以伪装。
所以他救下兄长,如今还要损己还先太子和皇太孙的清白和名份殊荣,只有如此,满朝文武大臣甚至已无心为帝的兄长才会心悦诚服于他,那么他的江山地位才真正可以说是万保无虞。
一切的计划都是从项忠被削职为民,黄赐与兴宁伯李震、彰武伯杨信等一十三人也都被降官贬职开始的,造成了内阁的恐慌,也让商骆意识到危机即将到来的压力。
吴锦婳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他一手促成的,毕竟按道理讲,吴哲自始至终与此事并没有任何的牵扯,却因林晚意昭告天下的衣带诏而被父皇迁怒。
可是在父皇薨逝之后,他仍旧让他待在兖州府当个小小的六品官,以至于后来的惨剧发生,他有不可否认的责任,兄长明白,所以自林晚意死后,他便恨不得再也不见他。
而后避世为僧的兄长被迫现世,林家再次入局,英国公府等众人一步一步走进他安排的局里。
他更是利用兖州府贪墨案,贬斥项忠等人,并把万安安排进内阁任次辅,余子俊任刑部尚书,他便就是要把商骆在内阁的手脚全都砍掉,让他害怕,从而引起他们的反扑,一切也终究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着,结局当然也该如他所愿。
李自深从来不想他和陆沅的儿子当太子,且不说他这个二皇子还未显现出什么才能来,便就是因为他是内阁教导出来的这一点,便足以让他从此与皇位无缘,更何况英国公府亦不能出太子。
无论是亲近内阁的皇帝,还是亲近外戚的皇帝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而陆沅竟以为这才是保住宥极皇位最稳妥的关键,笑话!
而且他早就知道,敬妃是导致他和万贵妃的儿子夭亡的主要元凶,只是因为敬妃为人太过敬慎,滴水不漏,又因为她出身英国公府,他没有证据不能动她罢了。
所以他先要陆懋蛰伏起来,一边便要万安潜伏在她身边,诱她与商骆合谋,亦是万安从旁不断地暗示他们,让他们恐惧不安,从而漏出马脚。
只是没有想到,万安这煽风点火的能力太强了谢,效果太好,他们竟然会如此匆匆忙忙地计划着谋乱逼宫,这倒是着实让他没有想到,这位聪明过人的商骆会如此鲁莽。
当然,按照他本来的计划,由万安与王直、陆懋里应外合,搜集出他们谋乱的证据,阴谋逐个被击破,可他倒是没有想到陆沅能狠毒到毒害陆懋的母亲。
他更没有想到陆沅的手还能伸那么长,竟然敢和襄王合谋,险些谋害了陆懋的性命,不仅利用陆懋被革职闭门思过,乘机控制宫闱内的九大城门,更意图趁着陆懋出京攻进太和殿逼宫谋反。
幸而他本就是一个从不喜欢把宝押在一个人身上的人,自陆懋被革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职位之后,他便暗中让王直训练出一批忠心不二的御前侍卫,才不至于让人偷袭成功。
不过,林学道和吴锦婳的出现确实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当然,既然林学道如此识趣,那他自然在将来也愿意保住林家后代无虞就是。
接下来,便就是最简单的事情了,李自深命大理寺严查此次谋逆大案,相关涉事之人皆被一网打尽。
敬皇贵妃陆沅身边的太监宫女皆进了慎刑司,宫女太监招供,并把私藏的证据呈上,以图减轻罪责。
至此陆沅与管理朝贡的礼部主客司勾结,变卖宫中物品,所得财物则全部用来买通包括内阁等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多达五十八人,涉案钱财更达数十万白银,只为了造势,逼迫皇上立二皇子为太子,敬皇贵妃谋逆之罪证据确凿罪无可辨,因此被赐白绫毒酒。
经详调,她还利用赏赐的贡品,意图毒害英国公府的太夫人,因此她身边的宫女太监全部下狱,太子因母作恶,又因被商骆教唆引诱于太和殿前逼宫谋反,因此废立其太子之位,保留二皇子尊荣,但被贬至皇陵守陵终身不得出。
而主谋之一的商骆等内阁和六部官员等数十人皆被革职查办,襄王助纣为虐已被贬为庶民,又因满朝大半官员皆涉案其中,皇上仁善,不忍心看到血流成河,便只判了商骆等主要涉案之人抄家杀头以外,其余涉案不深的官员只要真心悔过,皆只是罚俸三年,皆降职一等。
至此内阁元气大伤,权利被收拢归还帝王,西厂废除,王直因此次功绩,重新任命其为御马监一职,陆懋亦官复原职,其余人等亦皆论功行赏。
至于英国公府陆忠因不实际涉及谋逆之罪,便交由陆懋自行处置,不过陆询因其父陆忠毕竟帮助敬皇贵妃贿赂官员之罪责,收回英国公府世子的爵位。
还有,便就是关于先太子江南贪腐一案,亦被重新交由大理寺详查,他势必是会还兄长身份尊荣的。
当然还有林家和林晚意,他亦会恢复她的名节和大义,让兄长和那位吴家的小姑娘满意,毕竟陆懋在意他们!
至此,李自深也算是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