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家的小院中,湛沅汐只是动了动嘴,两名隶妾就以极其快的速度分拣归纳好了她带来的大包袱,将生活用品逐一取出安置在方便取用的区域。
碍于大秦律法森严,秉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此次她带出的首饰及配饰,多以玉石为主。可即便两位隶妾再没有见识,也能看得出无论是衣物配饰还是发饰的品质不匪,终是太打眼了些。
——她身为一国实权帝王,陪葬品中自然不会有任何敷衍,这已经是她刻意从中找了些看似颇为普通的了。
说起来,这两名隶妾,还是熟面孔。
昨日她拜访蒙家时,她们曾为她举匜接水梳头;今日,她们就成了侍奉她的人。不出意外,她们与她应该还会相处一段时间。她也没有要亏待自己的意思,那么日常终有细节会暴露一二;不如从一开始先入为主,就让她们当她是此界王亲贵胄出生为好,省的往后还要解释。
况且,穿、用…她没有秦半两,也无法为自己添置什么,只能先啃自己前世的遗产将就着,等寻到赚钱的营生或者找到师父再行盘算。
再者,即便排除这些外物,她再小心,可有些生活习惯和本能终会暴露;她懒得去编撰解释,有时候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弥补,不如就索性摊开来让他们自行脑补揣测来的好。
——这是基于昨日的试探之下做出的选择。
既然,只要她有能力,也没有人追究她的出处,她何乐而不为让自己轻松一点呢?
早早的将一切归位,湛沅汐伸了个懒腰,向着小院中央的槐树走去。
背靠着微微有些倾斜的树干,享受着温热阳光穿过绰约的树叶照射到脸上的舒适。
然而,这清闲没有多久就被打破了。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能听到后世的人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述和评价着你和你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
即便绑定了“盛世明君”系统,所接触的一切都超越了这个时代,包括亲身经历了死而复生、减龄效应的湛沅汐,也从未想到会有这样一天。
可即便这样,她依然很淡定。
前尘事断,俱往矣。一界之隔,作为已逝的女帝,她无法改变既定的过去。
她会记住每一个熟悉的故人,却不会为了已经定格的他们而驻足。
她永远记得,她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和师父再次相遇;已经达成既定目标,就不该眷恋过去。待她找到师父之后,也将开启新的生活。
不过…“该死的‘盛世明君’系统,这天幕…不会又是它掉链子了吧?这次是天幕,下回可别给我又整什么其他幺蛾子…”
不一会儿,看着天幕中熟悉的画卷,她一惊,随后低声骂了句:“该死的系统!”
心中有一丝不详的预感浮现,却被她摇了摇头使劲晃了去:应该不会吧…
【看了这幅图,大家应该就可以想象,当时江南水灾,造成的后遗症有多严重!要知道,这只是钱江一景;而整个江南,又有多少个‘钱江一景’呢?
死于水患的人其实不多,但是逃亡之中的踩踏、饥饿、伤口感染和为了争抢粮食发生的争斗死的人更多。而此后,爆发的疫情,成了压倒整个东湛的最后一根导火索。
其实,从水患到水患之后衍生出来的疫情,都是朝廷可以控制的!
所以比起天灾,我更喜欢称它为“人祸”!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要知道,水灾爆发的时间是九月的潮期;十月份疫情开始,十月末江南天气转凉,不知道东湛京都兰溪的那些君王皇亲贵族和官员在干什么?知道后会不会后悔于这由他们铸就的悲剧?!
江南出名士,众所周知!
可是,东湛的最后,葬送了一些古老世家最后的余晖。即便灾后活下来的,也有为数不少的的名士选择出家,或者是困于郁症不得解脱,最后就此了结残生!
刚刚大家提到的“易子而食”,就是这个时代最后的悲歌!而在此之后,还有官吏意欲以屠城压下疫情扩散。
是他们推动着…让湛熙帝下定决心要为了百姓而改变整个王朝的命运;也是这件事,使湛熙帝不顾个人安危和名誉,提前发动了政变。
其实,这个时机对她来说并不友好,甚至有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当时已经倒戈于她的、后期任右相的令仪珏曾经劝过她,东湛还没有到所有百姓都活不下去的地步,想要师出有名,必须再等一等,有些牺牲是必要的!
可是熙帝未曾采纳他的意见;其实从那件事情上我们就能一窥熙帝的高瞻远瞩和心胸宽广!舍自己而救天下的这份“仁慈”和“大爱”,迄今为止纵观历史,也无可比拟!
东湛历乾昭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湛熙帝发动政变。
次年,改元光华,也正式开启了我们国际通用的公历。
东湛历乾昭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姚初雪以她精通医术、农事,请民担任江南救灾的钦差大臣,主领江南水患灾后重建!时年熙帝政权尚未调整,东湛遗臣相互勾结,都不愿将钦差位置给予一个女子。
姚初雪为救江南,以命相博,立下了军令状!
自此,她的波澜人生,将从这里启程!
十一月二十一日,连夜不眠不休赶到江南的姚初雪,在到达江南的第一瞬,就组织随行而来的军队在平整干燥的地方开始搭建军用帐篷。并以熙帝旨意,调来了当地驻军,配合熙帝派遣的军队一起,搭建帐篷,寻找搜救当地百姓。
随行的大夫按照规定做好自我保护、带上口罩之后,全部在营地门口摆出桌案,为每一位即将进入营地的百姓诊脉。将生患疾病、疫病和健康的人群区分开,分别分往三个营地。有军士守在一旁带领人群前往该去的营地——以防万一有不愿与家人分开的人浑水摸鱼,致使疫病扩散!
其实到达江南的第一日,粮食并没有来得及送到,可是姚初雪愣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使得遭受了灾荒和之后一系列失望之后的百姓们,坚定不移的相信着刚刚接手湛国的湛熙帝不会放弃他们任何一个人!
就着白糖水,他们在饥饿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愣是睡了个好觉!
也是在这一次疫情之中,姚初雪和诸位德高望重的大夫们,发现了可以彻底杜绝天花泛滥的办法——接种牛痘!
再次吐槽一句,幸亏湛熙帝政变上位了,要不然江南发生疫病的城市,只怕就要被屠城了!
我们现今的所有人,都应该感谢,那些曾奋不顾身战斗在第一线的大夫们和军士们,有了他们,湛国才有机会喘息,有了他们,湛国成为了第一个与天花绝缘的国家!
此次疫情,湛国积累了足够的治疫经验。提倡大家为减少传染疾病泛滥,日常生活一定要喝煮沸过的水,洗漱也一定要用煮过的水!若是身边没有大夫,患者高烧不退,可以蒸馏出的纯度高的酒精擦身退烧;且身上有伤口,切记要以酒精擦拭消毒,避免细菌感染高烧不退!】
【原来那么早,我们的祖先就知道要喝煮沸过的水了!】
【酒精!原来酒精在公历初年就有了!】
【厉害了我的祖先!致最可爱的初雪、大夫还有军士们!】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并非秦国的子民,可在听说那么多人才在这个时代谢幕时,嬴政还是有些感叹。
他姑且如此,那么那个时候,嫋嫋呢?她又该怎么面对这满目疮痍的江山?
右相…令仪珏?呵…他可配?
一个懦弱到抛弃了嫋嫋的无信之辈?!
他身为秦王,身负大秦诸位先王托付的大一统重任,姑且不曾这样罔顾黔首性命;作为一国之相,怎敢僭越;为帝王做决断使她放弃自己的子民!
接种牛痘可防治天花?如何接种?此需要着太医令小心尝试!
治愈疫病!预防疫病!
疫病可以预防?喝煮沸过的水!必须执行!
酒精?此物甚好!
“传令治粟内史?寡人要他尽快蒸馏出酒精!攻楚之战在即,若是酒精真的有用,能为我大秦将士减少牺牲…这天幕,也当真是天佑我大秦了!”嬴政一甩衣袖,黑衣红缘的广袖在空中划过一道弧度,他将手置于腹前,漠然的吩咐着身侧矗立的中车府令田春。
“唯!”身着黑色衣冠的寺人躬身领命,转身消失在章台宫高高的台阶下。
——————
需喝煮沸之后的水,再以煮沸后的水擦洗清洗身体!可预防疫病!
黔首们无法理解其他的,他们只记住了,这样可以预防疾病,且将水煮沸,不过多费些时间砍些柴火的事。
至于酒精…如今的粮食昂贵,普通的黔首根本买不起酒,更别说蒸馏出酒精了!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世家崩坍,传承不复!
偶有苟活,或出家或一生郁症缠身!
易子而食!!!
这…这才是人间炼狱!
如此看来,秦王政果真算得上仁慈;秦律…亦有它的好处…
不知为何,叔孙通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倘若儒家…他不敢思考下去!
——————
沸水?酒精?可以一试!
接到位于秦国的暗桩传来的消息,燕太子丹若有所思的想道。
牛痘治天花?此等以后再说。燕国势小,若…
本就挣扎在灭国边缘的燕国,在秦灭楚败绩之后,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定时间的喘息。
可正在此时,他接到了位于秦国暗桩传来的消息:秦国上空出现了诡异的天幕。
一开始他并没有当一回事,只是吩咐他关注着便罢。
可随着深入解说,尤其是这一期涉及到农业以及疫病相关的解说时,连他都不惊开始妒忌起秦国,甚至怀疑:难道秦国真的是大势所趋?!
只有这个时候,他开始后悔。若是当时没有叛逃离开秦国,那么如今,可以亲眼目睹天幕的话,他是否可以做出更精准的判断?
能够借此降低疫病的发生,减少本国人民的牺牲,身为太子,他当仁不让会去尝试。
可秦国的好运…犹如压在他心头的石头终究是让他深感呼吸都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