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阁。
孙氏被关了禁闭也不消停,把身边的丫头海棠派出去打听消息。
当然,打听消息是假,真正的目的是联系太孙朱瞻基。
海棠也心疼自己主子,为主子委屈不已,明明主子和太孙青梅竹马,才应该是太孙妃,可现在却只是太孙嫔,还被禁足在这小小的依兰阁中,实在受了天大的委屈。
再怎么说,她主子也是彭城伯妇人推举入宫的,太子妃不看僧面看佛面,那可是她的亲娘,怎么能为了一个胡氏就苛责自小养在身边的主子呢?
“娘娘,奴婢回来了。”出门打探消息的海棠失望而归。
孙氏急问道:“如何?可见到瞻基哥哥了?”
海棠摇了摇头,满脸失望:“东宫的宫人都被太子妃下了令,不许搭理咱们依兰阁的人,奴婢连太孙三丈远都进不了,就被人给赶走了。”
孙氏气道:“都是一群跟红顶白的小人!”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可是从陛下赐婚后就全变了。
孙氏哭红了眼,使劲儿的揉着绣帕:“明明是我先进的宫,也是我服侍了太子妃多年,和瞻基哥哥一起长大,为什么胡善祥一出现,就把我的一切都抢走了?”
都说人心易变,以前她不相信,就算是为妾,她也要进东宫,陪在瞻基哥哥身边。
可这还不到一个月啊,人心竟真的变得如此之快,太子妃不向着她了,自己也被关了禁闭,连瞻基哥哥也不来看她,明明她才是受尽委屈的那个啊!
海棠见主子伤心不已,出言劝慰道:“主子,您别伤心了,太孙殿下心里头肯定还是想着您的,只是迫不得已才娶了胡氏,又冷落了他让陛下不高兴,所以才下旨关了您禁闭。只要等您的禁闭令一解,太孙殿下肯定立刻就会回到您身边的。”
孙氏却还是不大放心,她太熟悉朱瞻基了,那人看着谦逊实则骨子里有种天然的骄傲,毕竟是皇子皇孙,所以她从小都是哄着他,朱瞻基也最吃她这一套。
胡氏进了东宫后,孙氏故意霸者朱瞻基,就是故意想让胡氏找她的麻烦,然后孙氏在不小心让朱瞻基看到胡氏嫉妒的真面孔,扒了她那张虚伪的贤惠。
谁知,胡氏竟没有上当,反而是她急躁下出了错,然后被抓住机会受了罚。
这个时候,朱瞻基不能来看她,孙氏知道,但她不能坐以待毙,怕等她受罚结束,朱瞻基被胡氏给笼络了去,那就为时已晚了。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就什么都晚了。”孙氏眼睫纤长,此刻低垂着盖住了眼睛,让人看不清她的神色。
她对海棠道:“海棠,你悄悄找外院伺候的……给彭城伯夫人传信,请她老人家辛苦,帮我给太子妃求求情,早日解了禁。”
“可是……”海棠犹豫了,这要让太子妃知道了……
孙氏打断她道:“没有可是,人心易变,等时日一长,太孙还不早把我给忘了,到时候谁知道胡氏会怎么报复我们?”
海棠见主子态度坚决,想着主子到底是彭城伯夫人举荐的,感情非同一般,彭城伯夫人说话一定管用,到时候给太子妃一说情,不就可以解禁了?遂答应下来。
不过,还是多劝了几句,让孙氏不要多想。
“主子,您别急,要相信您和太孙殿下青梅竹马的感情啊,是十个太孙妃也比不得的。”
她该信吗?孙氏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受了委屈,瞻基哥哥也被孝道绊住了手脚,让她从太孙妃沦为妾室。
孙氏病急乱投医让人去找彭城伯夫人的事胡善祥不知,但她能猜到孙氏必然不甘心一直被禁足,找人专门盯着她,因此海棠一有动作她就知晓了。
让画扇继续派人盯着,有重要消息了在通知她。感谢姐姐的慷慨,不愧是在宫中屹立不倒多年的尚宫,手中的人脉还是不可小觑的。
胡善祥最近开始忙碌了起来,因为整日太清闲,终于被太子妃看不过眼,抓了她来干活。
“这快过年了,你也别闲着。老爷子发话了,今年的家宴要大办,毕竟这是你入宫后的第一个家宴,老爷子还是很看重你和瞻基的。”太子妃看着胡善祥,眉眼温柔道。
这有钱和没钱的区别果然大得很,一向吝啬的太子妃对皇帝隆重办家宴竟也不发牢骚,大大方方地应了,果然应了那句话——成年人的底气,果然都是钱给的!
“你自小在宫外长大,宫里的好些规矩你都不懂,这段日子你就跟着我身边好好学,将来啊这可都是你的活儿了。”
胡善祥不像太子妃张氏,虽然也家世不显,但十岁的时候就被太祖朱元璋选为燕王世子妃,被送到燕王妃徐氏身边接受教导。
孙氏也是如此,被彭城伯夫人举荐给太子妃张氏,就是为了给太孙朱瞻基做太孙妃预备人选,可惜皇帝老爷子没看上这个孙媳妇。
听起来有些像民间的童养媳,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在老朱家,这叫培养下一代皇后,明朝前期的贤后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如果不是朱瞻基废后,毁了这样的优良传统,明朝后宫会是皇帝最大的助力。
太子妃这个婆婆真的是一心为她着想啊,胡善祥感动道:“善祥太感激母妃了。”
胡善祥觉得自己运气真的挺好,有这么个心善的婆婆,愿意教她这个从零开始学习的人。
太子妃笑着摆摆手,让胡善祥坐好,开始给她讲注意要点。
朱瞻基觉得最近这段没有若微妹妹的日子既忙碌又安心。
偶尔帮着爷爷和亲爹处理政务的间隙,他会想到若微妹妹,但是很快就又会被一大堆的政事淹没,让他没功夫想东想西的。
等回到东宫,父母妻子也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家宴忙碌,他也不好意思提起若微妹妹的事,让所有人都不高兴。
朱瞻基总觉得好像若微妹妹被关,除了和她走得近的弟弟妹妹们,无论是爹还是娘都很开心的接受了这个结果,日子过得竟然比若微妹妹在时还要太平,这让朱瞻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胡善祥:你就没有想过你的若微妹妹才是那个找事精?!果然是眼盲心瞎的朱瞻基!!
家和万事兴,爹娘高兴,朱瞻基也开心,晚上就寝的时候想早日生个儿子的心就越发急切了。胡善祥看在眼里恶在心里,以为朱瞻基是为了让孙氏早日出来,所以努力耕种,对他嫌弃得不得了。
太子妃送的坐胎药她也不怎么想喝了,本来味道就不怎么样,尤其吃了饭就更喝不下去了,往往一碗药能喝一半就已经是好的了。
喝了吐,吐了喝,太子妃看她确实喝药无比艰难,只好同意她喝一半就好,胡善祥简直感激涕零。
这日,胡善祥用过早膳后正在和坐胎药,就见画扇匆匆过来传话。
“太孙妃,太子妃刚刚让身边的女官来传话,说今日彭城伯夫人进宫了,让您今日休息清闲一日,不必过去请安了。”
胡善祥心里微微一动,说道:“知道了,你记得给人茶水钱,好歹辛苦跑一趟。”
“是,太孙妃。”
婆婆身边的女官,虽然不如胡善围品纪高,也都是有正经官职的,可不是一般的小宫女,自然要和她们打好关系。
彭城伯夫人进宫?
看来前几日孙氏身边的海棠找人出宫是去了彭城伯府上啊。
胡善祥微微一笑,对彭城伯夫人进宫的目的心知肚明,看来太子妃又要听一肚子牢骚了。
自从胡善祥取代孙氏被朱棣赐婚太孙,成为太孙妃以来,彭城伯府上就时常有风言风语传出,不敢说皇家戏弄人,只说孙氏可怜,明明是去做正妻的,却被人耍手段变成了妾。
虽然没有明言胡家在选秀时耍了猫腻,但话里话外为孙氏鸣不平的意思谁都能听出来。
但那又如何?他们不敢闹到明面上来,闹大了皇帝可不是心善好惹的,这位永乐帝可是出了名的杀气重。
彭城伯夫人不但对皇家有怨言,但是对着自己的亲闺女太子妃却敢发牢骚,对胡善祥这个外孙媳妇也不看好,虽然不至于蹬鼻子上脸,但给冷脸肯定是会的。
古代最重孝道,看在彭城伯夫人长辈的面子上,胡善祥就算是太孙妃也没法太计较,除非她成为皇后。
更何况那还是太子妃的亲娘,还是那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为了婆婆的颜面,胡善祥也不能和太子妃的亲娘计较。
胡善祥索性自己找事做,让画眉把自己摘记的家宴注意事项拿来熟悉熟悉,刚从头至尾熟悉了一遍,又有宫人来禀报胡尚宫请见,忙让人将姐姐请进来。
“妹妹,今日彭城伯夫人进宫来了,你知道吧?”
胡善祥点头说:“知道。”然后让人去给胡善围上茶。
“你既然知道她进宫你还能坐得住?你就不怕她是来给你找麻烦的?”
胡善祥微微一笑:“姐姐不急,先坐下喝杯茶。”
胡善围坐下,其实她也确实不着急,彭城伯夫人进宫又如何?就算她是太子妃的母亲,也管不到皇家人的头上,更管不到她妹妹的身上来。
“按理说,彭城伯夫人今日进宫,到底是太子妃的母亲,妹妹身为晚辈该去见一面才是。但是姐姐你也知道这其中的缘故,彭城伯夫人和孙氏的关系可比咱们胡家亲近多了,她进宫是为了什么,妹妹心知肚明。”
“前几日,孙氏院子里的海棠让人去前院找个了小太监,那小太监后来寻了个空出宫去了,就是去了彭城伯府上。”
胡善围眉头一皱:“孙氏被禁足了居然还不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