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砚中雪 > 病历藏踪

病历藏踪

    梅雨季的雨总爱挑清晨落下,细密的雨丝打在“砚归记”的木窗上,把窗纸印的“砚”字晕成浅墨。温砚知刚把“旧物故事角”的木牌挂好,就看见沈砚站在柜台前,手里捧着那本《器物纪闻》,指尖在“魂体稳固需‘过往契’”那页反复摩挲——自从小码头查获走私清单后,他的实体化时长越来越稳定,却总在想起大火细节时身形发虚。

    “苏墨先生说,‘过往契’要找到能印证你当年经历的‘实物证据’。”温砚知递过杯热茶水,“陈九昨天来电话,说沪上老中西医院的民国病历库在整理时,发现了几本标注‘梅’字的旧病历,说不定和你娘有关——你娘当年是不是在那家医院看过病?”

    沈砚接过茶杯,指尖的暖意顺着杯壁往上爬,记忆忽然清晰了些:“我娘生过一场病,爹带她去过大医院,还让我在诊室外面等,说‘等娘好了,就带我们去看梅花’。”他的声音轻了些,眼里泛起微光,“只是后来……就赶上了大火。”

    两人刚要出门,赵苓提着个藤编篮走进来,篮里放着几卷古籍:“我在‘梅社’名册里查到,沈砚的娘温兰,当年在老中西医院看过诊,主治医生是留洋回来的周医生,他的后人现在还在医院工作。”她拿出一卷泛黄的古籍,“这是‘梅社’的就诊记录,上面记着温兰的病症,还有周医生的签名——说不定能帮我们找到病历。”

    老中西医院藏在弄堂深处,红砖墙爬满了爬山虎,门口的木牌上还留着民国时期的刻痕。接待他们的是周医生的孙子周明轩,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手里抱着个铁皮病历箱:“我爷爷退休后,把民国时期的重要病历都收在了这个箱子里,标注‘梅’字的,应该是和‘梅社’有关的患者。”

    铁皮箱打开的瞬间,一股陈旧的药味飘了出来。周明轩翻找片刻,抽出一本蓝色封皮的病历,上面用钢笔写着“温兰,民国十九年”——正是沈砚的娘!

    温砚知翻开病历,里面记着温兰的就诊记录:“咳嗽三月余,伴低热,疑是肺疾,需长期服药调理。”最后几页还夹着张处方,签名是周医生,日期正是民国二十年大火前一个月。

    “这是……我娘的病历!”沈砚的声音带着颤,指尖轻轻碰过处方上的字迹,忽然想起小时候总看见娘吃药,还问“娘是不是不舒服”,娘总笑着说“吃了药就好了,就能陪阿砚看梅花了”。

    就在这时,周明轩忽然说:“这本病历后面,好像还夹着张纸。”温砚知翻到最后,果然抽出张折叠的便签,是周医生的字迹:“温兰先生之夫沈君,曾于就诊时提及‘日军欲强占烟厂仓库存古籍’,恐遭不测,特将此病历交予‘梅社’保管,以备后用。”

    “原来周医生也是‘梅社’的人!”赵苓惊喜地说,“这病历不仅是温兰的就诊记录,还是沈厂长揭露日军阴谋的间接证据——能和之前的账本、清单凑成完整的证据链!”

    沈砚的身形在看到便签时忽然晃了晃,眼里满是激动:“爹当年不仅在烟厂查证据,还在暗中联系‘梅社’的人,他真的一直在保护大家……”

    几人正说着,医院的老护工张婆婆端着茶水走进来,看到病历上的“温兰”二字,忽然说:“这个温兰,我记得!当年她来复诊时,总带着个布包,说里面是‘给儿子的念想’,后来大火后就没再来过,听说……是去找儿子了。”

    “布包?”温砚知心里一动,“张婆婆,您还记得布包是什么样子的吗?”

    “是黑色的,上面绣着朵梅花,”张婆婆回忆道,“有次她不小心把布包掉在地上,我帮她捡起来时,摸到里面是个硬邦邦的东西,像是本书。”

    沈砚忽然开口:“是《梅社名册》!我娘说过,她帮‘梅社’保管名册,要等‘安全了’再交出去。”他的记忆彻底清晰了——大火那天,娘把名册塞进他手里,说“阿砚,把这个交给外公,别弄丢了”,后来他藏在老槐树下时,把名册和玉佩一起藏在了布包里,不知道最后落在了哪里。

    周明轩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个木盒:“我爷爷当年还收过个黑色布包,说里面是‘梅社’的重要东西,让我好好保管。”他打开木盒,里面果然是个绣着梅花的黑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正是本泛黄的《梅社名册》,扉页上还留着温兰的签名!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温砚知激动地说,手里的病历、名册,还有之前的账本、清单,终于把当年的真相完整地拼了起来——沈厂长和温兰为了揭露日军走私古籍的阴谋,联合“梅社”的人收集证据,却因李三纵火而被迫中断,幸好这些证据被一一保管下来,最终得以重见天日。

    沈砚捧着《梅社名册》,指尖划过娘的签名,忽然觉得心里很暖——娘的心愿,爹的努力,终于都实现了。他抬头看向温砚知,笑着说:“砚知,我们终于帮爹娘完成了他们没做完的事。”

    走出医院时,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把弄堂里的青石板照得发亮。赵苓拿着名册,笑着说:“‘梅社’的故事,不该只藏在旧物里,我们应该把它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当年这些人的勇气。”

    温砚知点了点头,看向身边的沈砚——他的身形在阳光下格外清晰,不再有半分透明,像个真正的少年,站在时光的这头,终于和过去的遗憾和解。而那方端砚,就放在她的包里,砚底的“沈”字泛着暖光,像在见证着这场跨越岁月的圆满,也守护着那些永远不会被遗忘的故事。

    回到“砚归记”时,陈九已经在店里等着了,手里拿着份结案报告:“所有证据都齐了,日军走私古籍、李三纵火的案子彻底结了,沈厂长和温兰的事迹,也会被记录在案,让后人铭记。”

    温砚知把病历和名册放进“旧物故事角”,和端砚、座钟、玉佩放在一起。阳光透过木窗,洒在这些旧物上,泛着温柔的光——它们曾藏着秘密,藏着等待,如今终于能坦然地向世人诉说,那段关于勇气、关于信念、关于爱的过往。

新书推荐: [单文野]和魔人结婚后 酒厂乐子人今天也想跳反 看了翁法罗斯be线后,这丰饶令使我当定了! 行尸走肉:爱丽丝计划 武侠甄嬛传之北殿之秘 完蛋,成了暴君的幼崽[星际] 也是玩上恋与三角洲了 逃离太平间 万人嫌女配确诊绝症后 捆绑师尊后,她的触手藏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