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娘抬头看到林氏跟着进来,身上的汗毛竖得笔直,刚才被太阳晒晕了脑子,竟然没想起云娘说的那些话。
她说什么来着……绕弯子,兜圈子……还有什么来着,哎呦我的个天老爷,说个话怎么这样多道道,她哪还记得住。
亏得她那时盼着林氏回来好一雪前耻,准备了老些推演说辞,林氏会说哪些话,她应该怎样怼回去。当时明明算的好好的,时间一长,尤其是这段时间被太阳晒得头晕脑胀,愣是半点都想不起来了……
哎哟!我这个猪脑子,杏娘懊恼地拍了额头一巴掌,心里给自个鼓劲:不就是个林氏吗,还能比猛虎吃人可怕?
她有什么好怕的,不知道如何说话不要紧,怎么气死人怎么来。
打定注意后老神在在地洗菜、切肉。
林氏也搬了小板凳过来洗菜,“这藕梢子可真水嫩,白生生的,要说还是家里好,吃食从园子里摘了就上桌,鲜嫩的很。不比镇上买的菜,也不知道放了几天,吃着就一股隔夜味。”
杏娘手脚麻利地把藕梢子折成小段,淡定地说:“咱家有没有荷花池子,嫂子不清楚?至于水沟里那些野生的,早八百年就给抽个干净,还轮得到我去捡漏?这些菜就是在镇上买的,想必嫂子吃得腻了才如此感慨,咱家可吃不起这个。”
林氏一噎……她怎么就忘了这个弟媳早今非昔比,今时不同往日了,这可是个下狠手的主。怪她一时得意忘了形,也是这么老长时间没碰面,竟然给忘到后脑勺。
她咳嗽一声正了神色,“弟妹说笑了,我们是什么家底,捡几片菜市场剩下的叶子炒一盘罢了,哪吃得起这般精贵的菜。”
“是我说错话了,嫂子别见怪。”
林氏“……”
林氏再接再厉:“我们一家子运气可真好,平时也没空回来,不成想一回老家就能吃上席面,这次沾了弟妹的光。”
“谁说不是呢。”杏娘捞起菜蔬,甩一把手上的水,“我都怀疑嫂子是不是有传说中的千里眼,我们家难得吃一顿好饭菜,嫂子就拖家带口地过来窜门。嫂子这运气……没得说,谁都比不了。”
林氏“……”
她这个弟媳今儿是吃错了药,还是给鬼怪上了身?之前是笨得像个棒槌,现在是精得成了条泥鳅——滑不溜秋不沾手。
她说一句,弟媳就怼一句,话里带刺,存心跟她过不去。林氏一时也没了说话的兴头,僵硬着一张脸洗青菜。
院子里悄无声息,只有洗菜的哗啦声,显得堂屋的笑谈格外响亮。
篮子里的菜蔬清洗干净,杏娘拿过菜板切肉片,她干农活寻常,灶上的手艺却是无师自通。自个好吃也喜欢钻研吃食,久而久之练就一手好厨艺,灶房的活计也干脆利落,手脚快得很。
等到杏娘开始剁肉末捏丸子时,林氏重振旗鼓,语气满是艳羡,“今儿的肉可真多,弟妹花了不少钱吧?别看我们住在镇上,可你大哥每月的束脩是一成不变的,一个铜子都不会多。不像二弟那般活泛,活计多得到的银子就多,比他大哥强。”
她就说林氏怎会这么好心过来帮忙,往常都是当自个是客人,袖手翘脚只等开饭。
杏娘扯起嘴角无声一笑,云娘说什么来着,说她没吃过苦头,听不懂暗话。她现在不就听懂了么?
可见人要是一旦开了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她大嫂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不就是项庄舞剑意在丛孝嘛。狐狸的心思藏得再好,尾巴现了形,藏得再深也没用。
“嫂子真这么想?”杏娘笑吟吟反问。
林氏一愣,不明白她为何一反方才的冷淡姿态变得热情,心里闪过一丝古怪,“是啊,咱们村多少人羡慕二弟,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你大哥也不例外。”
“原来是这样,”杏娘点点头,停下剁肉末的菜刀,一脸真诚地给出建议,“这还不简单,你们要真是眼红的话,干脆让丛文跟着他小叔学手艺算了。”
她偏头想了一下,“丛文今年有十岁了吧,正是当学徒的好年纪,大了小了都不合适。他亲小叔当师傅肯定不会苛待他,必定手把手倾囊相授,你们也能放心。这样且不是一举两得,你们好好考虑一下吧。”
林氏的脸色彻底冷下来,儿子就是她的逆鳞。
如果说当家的是她现今的生活保障,儿子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和全部的希望,她愿意为他谋划一切。若是有人敢阻拦她儿子的路,她会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不择手段。
她的儿子就该超过他的父亲,考取功名,青云直上,光宗耀祖,岂能干那些下九流的勾当?
林氏面无表情地道:“文儿性格内敛,不爱说话,又喜欢念书,做不了二弟的行当。我看青皮跟青果倒很合适,往后可以接二弟的班,还不用便宜外人。”
杏娘嘲讽地弯起嘴角,这时候又成了外人,她不再搭腔,埋头做自个的事。
林氏更是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她就不该跑来跟这个弟媳套近乎,白生了一肚子气。随意折了几根菜叶子,过了一会儿,找个由头回堂屋去了。
望着林氏消失在门口的背影,杏娘捂着嘴嘎嘎笑,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才罢休。
让你嘚瑟,让你没事找事,说话拐弯抹角,这回吃瘪了吧!对付她大嫂这种人,就得心狠手辣,脸皮厚,顾忌的越多,越被拿捏,还不如破罐子破摔,她反而有所顾忌。
杏娘心里得意洋洋,好不畅快,往后就用这招对付林氏,看她经得住几次打击。哼着小调挥舞锅铲,叮叮当当越发像一首欢快的曲子。
不到半个时辰,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席面就整治出来,鱼肉蛋酒都不缺。
“别的都好说,我是真想念弟媳做的菜,你嫂子做饭总是差点什么……同样的菜式、调料,弟媳做出来就格外香一些,可见灶上手艺也讲究个天份。”丛信看着一桌子散发咸香辛辣的菜肴,暗自吞咽一口口水,本来还不觉得饿,菜一端上来肚子里像吞了一只青蛙,咕咕作响。
菜式荤素搭配,十分讲究,梅菜扣肉、肉丸蛋皮、炸胡椒肥肠、香煎大白刁和青椒炒藕哨子是买回来的,加上家里的几样坛子菜,菜园子的各色青菜,整整凑了十盘。
盛了饭碗后,桌上就没空的地。
丛孝热情招呼吃菜,“来来来,赶紧趁热吃,大哥既然喜欢吃杏娘做的菜,那就多吃点。”
又拿了酒壶给二人倒酒,“难得今儿咱们爷几个聚在一起,是得好好庆贺一番。这是新打的黄酒,香气浓郁、风味醇厚,给爹喝最适合不过。它还能舒筋活血、温养身子,咱们哥俩也喝几杯。”
丛三老爷笑眯眯举起酒杯闻了闻,酒香怡人,色似乳汁。
陈氏则在旁边一个劲的劝大孙子吃菜,夹了这个夹那个,生怕她孙子够不着,小小的碗里堆成了尖。
丛信老神在在地捏着酒杯,“你还会缺酒喝?县里那般繁华的所在,想必你什么酒都品尝过吧。”
“没有,没有。”丛孝摆手苦笑,“我是去做工的,又不是去享福的,一日三餐尚且胡乱打发,更何况喝酒?今儿高兴,咱就别说这些了。对了哥,你的那个私塾我还没去过呢,是不是很气派?学生多吗,他们听不听你这个先生的话?”
这番话显然挠到了丛信的痒痒肉,他白胖的脸上满是自得,衣锦还乡所谓何求,还不是为了出人头地,荣耀先祖。
“学堂怎能说气派,又不是商铺那等铜臭之地?学里讲究的就是个风清雅正、端方简朴,太过奢靡简直有辱斯文。”
丛孝受教地点头:“是,是我说错话了,我就是那个什么……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没想到我还能说出这般文雅的话来,可见我也是受到了大哥的熏陶。”
丛信看他上道,越发身心舒畅、谈兴浓厚:“学生倒还听话,我是教他们礼乐教化的先生,他们敢不尊师重道?只是可惜他们虽家资富裕,天资却不甚聪颖,勤勉又远远不及,难堪大用。哎,咱家要是有这条件,我又何须屈就于此……”
早在丛信长篇大论时,杏娘就携了自家的三个孩子回灶房,这里的饭桌上摆了跟堂屋一样的席面,只是分量少了点。
她才懒得听自个男人在那拍大哥的马屁,多听几句饭都不用吃了,恶心就饱了。更加不会坐在那阿谀奉承林氏,打死她都说不出口。
还不如远远离了他们,母子几个吃口安逸饭,饭菜这般丰盛,不能都便宜了外人。
吃到一半,听到陈氏喊“杏娘,上茶”的声音,杏娘纹丝不动,充耳不闻。这一家子还来劲了是吧,给点颜色就开染坊,怎么不干脆上天算了。
吃完饭收拾好桌椅,杏娘回堂屋时,丛信吃醉了酒,大发酒疯。
他双眼迷离,满脸通红,粗大的酒槽鼻喷着粗气,越发显得肥头大耳。
“我知道……二弟,我知道是我亏欠了你,你对我不满是应该的……”
丛孝连声说到:“没有的事,哥,你真的误会了,咱俩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种。我怎么会怨怼你,完全没有的事,你不要多心。”
他赶紧又给空了的酒杯倒满,往旁边移了移,自个默默夹菜吃饭。
杏娘心里冷哼,这是借着酒劲装疯卖傻呢,什么德行,转身进了西厢房。
丛信肥厚的大手掌搭在他的肩膀上,酒气喷过来,丛孝皱眉侧过头,“不过没关系,我的那个东家说了,他在县里有门路,认识不少秀才。到时候……焉知我就不是那一个,你是我唯一的弟弟,我怎么会亏待你?到那时,你就去跟我混,保你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林氏气闷地捏着帕子捂鼻子,灌了两杯马尿就不知道自个姓谁名谁了,白惹出这许多笑话。
“是,是,我往后就靠大哥了,哥哥打小就比我聪明,我不靠你靠谁?”
丛孝扶着他的身子站起来,“看来大哥是喝醉了,嫂子,劳你在前头开门,我把哥送回你们房里歇息。”
林氏一肚子火走在前面,丛孝扶着他哥踉踉跄跄跟在后头往隔壁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