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闻溪以为打听个人是个简单的事情,可周老太太早就提前做了准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周老太太宁愿两个孙女留在家里也不想冒险把她们嫁到不好的人家。
桃林出事的第二天,她就让家里的伙计守口如瓶,那个和周知黎周知蔻她们有接触的画师她也让人送了些银钱让他守口如瓶。
所以宋闻溪派出去的人自然没能打听到那几个姑娘的身份。
他有些惊讶,回过神来又觉得这事肯定不成了。
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肯定是姑娘家那边打点好了一切,不想这事情暴露,那不就等于裴昀根本没入人家姑娘的眼,要不然早就成了一桩亲事。
宋闻溪分析的头头是道,于是当即给裴昀写了封信,把他分析的东西全部写了上去。
他身边的书童有些不解,
“大人,这不是您的猜测吗?无凭无据的怎么就那姑娘不喜欢裴世子?”
“你懂什么!我自有安排,快刀斩乱麻,这样的话裴昀顶多伤心一阵子就好了。”
宋闻溪写完最后一个字,把信纸塞进信封,递给书童,“寄到裴府。”
主人公之一的周知黎并不知道这些事情,她已经顺利到达京城,现在正坐在马车里去她姑姑家。
一连半月坐船,周老太太的身体有些承受不住,就在郊外的驿站多住了一天。
周逢春着急看见亲娘,直接就跑去了驿站。本来想先把周知黎和周知蔻送回去,但是她们不愿意先回,非要陪着周老太太,于是众人在郊外住了一晚才启程。
周逢春第一次见到这两个侄女,又看到了十几年没见的母亲,心情格外激动,肉眼可见的兴奋,眉间的皱纹似乎都淡了几分。
周知黎和周知蔻也很忐忑。
她们第一次见到这个姑姑,本以为刚开始会有些拘束,可是看着那张和她们父亲相似的眉眼,这种隔阂在无形间就消散了。
许悦宁和许泽兄妹两离家这么久,乍一下看见母亲,也是惊喜万分,许悦宁更是抱着周逢春不撒手急于和她分享在相州的见闻。
“娘我和你说,姐姐们带我去吃了你之前和我说过的你最爱吃的那家荔枝膏,紫苏鱼我也吃到了,西京雪梨我也买到了……”
周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吃了顿饭,第二天一早雇了一架大马车,一家子进城去了。
周知黎和周知蔻听着外面各种叫卖声,有些好奇,趁着祖母和姑姑说话的时候悄悄掀开了帘子的一角,好奇的看着街上的一切。
各式各样的铺子前挂了各种旗子,京城的路要比她们相州宽敞,驴车马车行人走在一起也不觉得挤,路边还有些卖零碎东西的小摊贩。
前面又出现了一条宽阔的河,周知黎把头往外伸了一点,看见河里有不少渔船在捕鱼,还有些船停在岸边,甲板上堆着早上才捕回的鱼,船上人正在叫卖,有些人顺着河边的小道下去买鱼。
河边还有一排商铺,看着门口的装扮,应该是食店,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总之,一片祥和。
周知黎和周知蔻心满意足关上了帘子。
京城,真的和相州不一样。
他们在马车上坐了许久,渐渐的听不见外面的声音,周知黎又掀开帘子往外看,人已经少了很多,成群的街巷出现在她面前,
“马上就到了,你姑父才调回京城,圣上赐的那个宅子有些远,但是清静,寻常断不会有人打扰。”周逢春解释起来,
圣上虽然是赐了宅子,可是京城里的官员多了去了,那种好宅子肯定是轮不到他们,好在现在这个屋子,虽然快靠近城郊,但是屋子大,里面的摆设都是现成的,稍微打扫一下买些东西回来就能住进去了。
“我和蔻蔻可好奇了,那可是圣上赐的宅子。”周知黎赶紧替周知蔻找补。
提到这个,周逢春就有话说了,赶紧和她们介绍起来,
“这个宅子确实好,好像是以前哪个犯事的官员抄家收缴上来的宅子。又大又好看,据说从前是请了名师来布置的,还有个后花园,曲水流觞,还有个小戏台子,里面栽了不少的花,现在桃花开的正好呢!我还让人在花园里给你们扎了一架秋千,下午没事的时候就可以去那玩。”
周逢春说的周知黎和周知蔻都开始向往起来。
谈笑间不知不觉马车的速度慢了下来,“吁”的一声,马车彻底停了下来。
“到家了!”许悦宁迫不及待就要拉着周知黎和周知蔻下车。
周老太太被周逢春和许泽扶着,一边看着这宅子一边往里走去。忍不住的夸赞起来。
许安已经去衙门了,要到晚上才能回来,现在宅子里就剩她们几个。
许悦宁想去看看那个秋千长什么样,迫不及待就把周知黎和周知蔻拉到了后院的小花园。
姊妹俩看见那花园眼神一亮,实在是太漂亮了,此刻正好是春天,园子里的花都开了,五颜六色,再加上阳光撒进来,有种做梦的感觉。
周逢春让人新扎的秋千就在右手边的回廊外,新刷的漆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明亮。
许悦宁和周知蔻跑去秋千处,两个人坐在上面,脚踩着地面,借着力就荡起来。
花园里一片笑声。
周知黎就倚在回廊的柱子上看着她们。
周逢春也带着周老太太逛到花园里,看着孩子们玩闹,也忍不住笑出声。
“去你们房间看看,这小花园以后有你们玩的时候,先去房间看看有没有什么要添置的,趁着白天赶紧让人去街上买。”
周逢春很开心那架秋千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说话的时候嘴角都在上扬,
她也没想到,苦了大半辈子,居然也能过上现在的日子,不仅去了京城,还有个宅子,还能把母亲带过来。
她们周家也是好起来了。
她下一步想把两个兄长喊回家,用自己这些年做买卖攒下来的钱给他们做点生意,两个兄长和嫂子这些年也为她们牺牲了很多,现在有能力了,终于能回报她们。
周老太太先前因为周知黎的婚事,亲自写了信让周知黎爹回家一趟,谁知道半路周知蔻又被退婚了,周知蔻的爹也坐不住,兄弟俩一起收拾着东西回相州了。
后来周逢春又让许悦宁和许泽兄妹两去相州接她们,周老太太阴差阳错间就忘了让两个儿子回相州的事情
于是两方人完美错开。
周家兄弟俩背着行囊终于到了家,满满一大包都是带给周知蔻和周知黎的东西,一推门却发现屋子里冷冰冰的。
周家大夫人和二夫人已经去铺子里忙活了,只剩下放月假在家的周知礼和周知勉。
八目相对,双双震惊。
“爹,大伯?”这是周知勉。
“爹,二叔?”这是周知礼。
得知她们已经被接到了京城,心里倒有些吃味,随即又想起两人的婚事,这才是他们回来的主要原因,赶紧跑去铺子里找各自夫人问个清楚。
“按理说这个时候她们应该已经到了京城,估计过些时候就能收到寄来的信了,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在京城住的惯,可别给燕姐惹出什么麻烦……”
周家大夫人自言自语的说着,这两个孩子从小就在她们身边,头一次出远门还怪不放心的。
不过情况也没那么糟糕,周知黎和周知蔻十八九岁的人了,做事情自然有分寸,而且周老太太还在身边,不用太过担心这个。
此刻,许悦宁正和周知蔻周知黎三人一起坐着轿子去街上买东西,为花朝节做准备。
京城不愧是京城,什么时候街上都挤满了人,不仅有早市还有夜市,各种活动络绎不绝,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城内的治安也严密,隔几条街就能看见望火楼上站岗的士兵,街上也时不时出现衙役在各处巡逻。
周逢春知道她们这个年纪是最喜欢出门玩的,没有拘束她们,反而给足了银钱让她们出门。
三个人已经计划好了今天的行程。
春天来了,新样式的布料也上来了,周逢春早就带她们裁了新衣服,现在还缺些新的胭脂水粉和发簪手串,正好邻家的那个姑娘和她们说京城新开了一家铺子,里面卖的东西新奇又好看,周知黎也想去看看。
小厮直接把她们带去了那间铺子,装饰的金碧辉煌,里面也挤满了人,全都是和她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姑娘或是刚成亲的妇人。
铺子里的首饰看的人眼花缭乱,三个人进去了都舍不得出来,这个看看,那个瞧瞧,每个都想买回来。
精挑细选半天,每个人才选出来最喜欢的东西,付过钱喜滋滋的出门了。
周知黎买了一枚桃花样式的银簪,刚出门就让周知蔻帮她戴上去。
周知蔻挑了一串翡翠珠子,许悦宁看中了一对银手镯。
三人满载而归,看着时间还早,还想接着去逛逛,只是对这里都不熟悉,干脆去问身边的侍女,这是周逢春在牙行里买回来的,是某个犯了罪的官员家的侍女。
那侍女想了想,指着前面,“姑娘们要是喜欢看杂耍,可以去东川坊那里的瓦子看看,最近那里来了一个说书人,说的可精彩了。”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