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祝娘子。”

    远远瞧见祝余脸上的笑容,宋大娘起身迎了上去。

    祝小娘子自去年双亲亡故后便一直郁郁寡欢,难得见到今日这般欢喜的笑,想来是近日生意不错。

    “宋大娘,吃了吗?”

    祝余寒暄着把手中的罐子递过去,“这是我近日捣鼓出的新饮子——酸梅汤,宋大娘您尝尝。”

    “祝娘子有心,那我便收下了。快别站着了,你先坐下歇会儿。”

    宋大娘接过罐子,招呼祝余坐下后,便拿出自家罐子盛酸梅汤,把空罐子还给祝余。

    等待的过程中,祝余不经意打量着宋大娘的铺子。

    这铺子布局方正,临街靠着主干道,铺面不小,铺前开阔,若不是处于街道最深处,定是个生意红火的旺铺。

    “宋大娘,叨扰了。”

    祝余深吸一口气,在宋大娘坐下后率先开口。

    宋大娘:“祝娘子哪里的话,你今日是来......”

    “我今日是来交租的,多亏大娘容了我几日,我还有个不情之请。”

    祝余不好意思地笑了,“房子我是想继续租的,但这些日子生意不好,只攒了堪堪半个月的租钱,不知可否先交半个月,若还是凑不齐,我定搬走......”

    祝余说着说着就看到宋大娘脸上的表情越来越为难,她便渐渐噤了声。

    “这......”

    宋大娘确实为难,行方便什么的都好说,但没有稳定的租金对她来说也是大问题。

    “祝娘子啊,不是我不帮你,大娘也要靠着租金过日子......”

    “是我想当然了。”

    祝余想了想,“不知这般可否能行,宋大娘您可以先让牙人将小院登榜待租,我半个多月后准时搬走。”

    祝余原也计划趁着坊市制度尚未打破,先租个带院子的铺面,提前些搬走也没什么,就是这几天要抓紧找房子了。

    眼看着宋大娘还在权衡,祝余趁热打铁劝说:“左右屋子空着也是空着,宋大娘不如再租我半个月,届时牙人应也找到了新租户,您也是租金不断的。”

    宋大娘顺着祝余的话想了想,觉得确实是这个理。

    祝小娘子原是同父母一家三口租的她家小院,一家三口住虽挤了些,但两百文的租金匀到人头上是值当的。

    但近几月祝娘子双亲离世后,她一人租住两百文的小院确实贵了些。

    且瞧着前段时间瞧着饮子生意的收入越来越少,宋大娘早就做好了祝余租不起退租的准备。

    “成,那便再租祝娘子半月,我一会儿便找牙人将屋子挂上。”宋大娘衡量过后,应了下来。

    ——

    对着宋大娘接连道谢后,祝余去老地方吃了碗丝鸡面。

    她吃的时候总瞧着周围,生怕有人跟着自己,找到进货的地方打听。

    事实证明她考虑得太超前了,直到她磨蹭着吃完,都没看到有什么奇怪的人跟着或经过。

    祝余赶紧放下碗,嘴巴一抹进了农货铺。

    今天祝余来,除了拿熬制新品所需要的绿豆,还和梁三娘商量着后5日增加一倍的量。

    此时已是下午,梁三娘早晨送货进城,一般午时过后已回农庄继续忙活,故而今日祝余也没在农货铺久留,拿了那一大袋绿豆,同伙计说好便付了定钱便早早离去。

    回到家,祝余马不停蹄开始准备明日要售卖的饮子。

    她先把绿豆洗了两遍,而后放在盆中泡着,让绿豆吸足水分。

    泡上了绿豆,便是清洗熬煮酸梅汤所需要的食材。

    饮子种类只是增多一种,清洗工程便多了许多,水缸存水飞快消耗。

    期间,祝余还去公共水井挑了两回水。

    “哎哟!”

    挑水过活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饶是这具身体有劳作的基础,祝余这两趟还是搬得气喘吁吁。

    “过几日一定要租个带水井的院子!”

    祝余斗志满满,揉了揉被扁担压痛的肩膀,便立刻投入饮子的熬煮。

    酸梅汤熬了许多锅,祝余愈发娴熟快速,很快就放完材料、糖块等,转小火继续熬着。

    “该熬绿豆沙了!”

    祝余明日要上的新饮子,便是绿豆沙。

    绿豆沙在前朝就出现了,不同于后世祝余常喝的那样简单易煮,当时的绿豆沙更偏向膏状,其中还加入各种珍贵食材,制作起来费时费力,故而只存在于皇宫大内及官宦人家。

    在如今的东京城,民间绿豆制品除药用绿豆汤外,便只有绿豆糕。

    绿豆糕的普及,说明东京城百姓对绿豆及其制品的口味接受度很高。祝余有信心,绿豆沙定能大卖!

    将浸泡许久的绿豆捞出、倒入大锅,加满水大火熬煮。

    祝余两锅并行,一会儿搅搅酸梅汤,一会儿给绿豆沙加柴。

    可真是个累人的活,祝余双手不得闲,搅得手臂微微酸胀,酸梅汤才出了色。

    熄了火,祝余把熬的清亮透红的酸梅汤放在一旁冷却,而后一刻不得闲,又开始搅拌煮得软烂的绿豆。

    饮子名为绿豆沙,绿豆自然要软烂些。祝余拿起用于搅拌的木棒,将煮得软烂的绿豆挤压捣烂,绿豆迅速出沙。

    “呼~煮糖水也是个体力活啊!”

    祝余捣得浑身是汗,终于将一大锅绿豆捣成沙。接下来就是加入糖块,转小火熬煮了。

    比起酸梅汤的配料、步骤,绿豆沙的做法十分简单。这也是祝余第二个饮子选择绿豆沙的原因之一。

    祝余的饮子生意方才起步,且十分红火,每日所需的酸梅汤量,就抵得过其他饮子摊大半的量。

    新上的饮子为了引流打开市场,试喝、加上售卖的份量也不能少,所以选择简易的绿豆沙最为适合。

    至于其他考量……能不能成,就看明日售卖的效果了。

    日落西山,红霞满天。

    炊烟袅袅,天幕渐暗。

    蝉鸣阵阵,星空漫天。

    夏日的夜晚总是短暂,随着鸡鸣声起,东京城开启了新一天的热闹。

    祝余今日起得早了些,除了新饮子上架、准备工作量增多,她还要做块简易招牌。

    在祝余的饮子生意计划中,打造品牌、挂招牌是必不可少的。只不过之前她打算租了铺子时候再做块招牌。

    但昨日痦子张的行为给她提了个醒,在这儿,打造品牌可容不得慢慢准备,她需要早做准备,每日铺垫。

    幸而祝余才卖了两日,还没有形成固定客流。饶是如此,喝过的客人们提起来,也是说“那小娘子的酸梅汤”。

    今后弄了招牌、日日强调品牌,很快就能变成“年年有余酸梅汤”。

    没错,祝余给自己的饮子摊取名“年年有余”,并打算当成品牌经营。

    现下人们认准的老字号多为某记或某某家。

    祝余这饮子摊既无多年积累的口碑,也无背景撑腰宣传,那便不走老字号的路线。

    创新的饮子连同新鲜的招牌,走一条快速致富之路!

    祝余弄了块薄木板,而后拿出昨日高价买的一点点红、绿色颜料,混着黑墨水涂涂画画。

    粗制滥造的毛笔、最便宜的墨水、昂贵少量的颜料……

    在木板上画出块招牌,在工具有限的情况下,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幸而祝余要画的招牌并不复杂,且她学过些简笔画。没多久,自制招牌就画好了。

    把颜料扇干后,祝余拿出钉子木棒,将这块简易招牌钉在了餐车上。

    固定好后,她后退两步,仔细打量。

    简单、传神,新颖、吸睛。

    完美!

    弄好了招牌,祝余先将昨日熬好的两桶酸梅汤塞进摊车下方的柜子。

    接着打开大水缸,捞出晾泡在水中的绿豆沙,放进摊车柜……

    收拾完毕,出摊!

新书推荐: 祈愿 [士兵突击]柿饼杂货铺 意外获得动物语言后我爆红了 这剧本真是我的吗? 白衣卿相 桂花载酒少年游 扶女帝 驯夫GB 木石前盟 终极三国丨彗星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