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家牧场里总共有一百头牛,其中有85头母牛,只有15头是煽过的小公牛,这种是当肉牛养的。
母牛基本都是用于产奶的,其中有50头是黑白花奶牛,剩下35头是新疆褐牛。
要让姚新泉说的话,褐牛的牛奶其实更香醇,口感更厚实。从数据上来看,褐牛的乳脂率约为4.3%,乳蛋白率约为3.2%,数据都比黑白花的要高。
不过黑白花奶牛的产奶量更大,经济效益高。黑白花奶牛一年的产奶量可以达到8千公斤到1万公斤,而褐牛的产奶量只有3千公斤到4千公斤,一倍的差距。
当然了,褐牛牛奶还是要比黑白花牛奶贵一些的。
想到这里姚新泉打算晚点儿去看看家里奶牛的状态,如果没什么问题又都发情了的话,那这两天就得安排人工授精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可能得联系下兽医,不管是资源还是技术姚新泉这儿都没有。家里之前一直合作的兽医好像也挺靠谱的,可以去看看。
除了给牛配种的事情之外还有呢!
她得种点儿菜!
如今冬天反季节蔬菜那是又贵又少,而且这边冬天就算没大雪封山,这进出也费劲儿,所以冬天姚新泉是打定主意没事儿尽量少外出的。
那就得把过冬的蔬菜多备着些,冬天能有什么菜?还不就是萝卜白菜这些?与其出去买不如自己种!
另外,还得种植一些冬牧70黑麦草。
她爸妈当初没赶上种植青贮,冬天的饲料也是个问题,总不能全靠买吧?草场上还能收割一茬,另外再种植一些,到时候冬天再搭配别的吃,先把今年撑过去,明年再好好规划吧!
燃料问题她小姑已经给她解决了一部分,但是这么多牲畜在这里,冬天温度低的时候羊圈、牛圈里可能都要点火,这样一来这些煤炭未必够。
不过倒也不一定全用煤炭,这边有林场也有果园,可以去找人家买木头回来烧,相对来说肯定经济很多。
除此之外她还得搞个交通工具回来,姚新泉叹了口气,怎么哪儿哪儿都要钱啊!
她家这个牧场虽然没有偏远到荒无人烟的地步,但是离这里最近的人家也有五六公里。什么出租车、公交车这边根本不可能有,出行要么靠自行车或者摩托车,要么就是牛、马拉车。
至于小轿车的话,他们县里如今到已经有不少私家车了,但是姚新泉用不上,也没钱买。
不过摩托车倒是肯定得买,出行也能方便一些。
不止两轮的,三轮的也得有。
两轮的自己开着方便,三轮的拉点货方便。
姚新泉掰着手指头算要用钱的地方,今年饲料肯定得买一些,到时候看看是在市场上买饲料还是在谁家买,还有能量饲料像玉米、小麦、大麦之类的,蛋白质饲料,像豆粕、菜粕或者鱼粉这些,还可以再买一些秸秆,这东西可以降低养殖成本,适当吃一吃也挺好的。
盐砖这些家里有买,暂时可以不用买,之前还听人说要弄点矿物质饲料,家里牲畜少的时候也就罢了,如今家里摊子已经铺起来了,那肯定是要科学喂养的。这矿物质饲料适当喂一些可以维持牲畜的正常生理功能,还能提高生产性能,像是牛羊如果缺乏钠或者氯等矿物质的话,会导致它们采食量下降,会影响牲畜的生长和产奶量的。
另外,补充一些矿物质还能增强牲畜的免疫力。
不过具体怎么操作,喂什么她还得好好学学。
虽然大学学的东西跟畜牧业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姚新泉毕竟是养殖户家庭出身,哪怕到了大城市也会不自觉地关注这些。
他们学校也有相关专业,她选修过课程,倒没想到如今是真有用得上的一天啊!
钱啊,哪里都得用钱!姚新泉算账算的两眼发直,天上咋不能掉钱呢!
姚新泉把家里的存折翻了出来,家里之前账上还有不到8万块钱,这里面还包括贷款的15万,这15万加上家里之前还有小十万吧,现在加在一起就剩不到8万了!
不过她爸妈出事是一家国企的司机醉酒驾驶造成的,对方全责。
她父母两人的赔偿其实正常来讲大概一人不到10万块,但是这事儿在本地影响太大了,她爸妈也不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国企的领导本就理亏,也怕赔少了到时候舆论闹得更难看,所以干脆两人加在一起赔了30万,反正钱又不从领导口袋里掏。
所以目前流动资金的话她手里有38万,绝对不算少了。
除此之外,上海的那套房子虽然地段不算特别好,但是每个月的租金也有500块,每个季度交一次,也算是一个固定收入了。
银行那边家里还欠了15万,贷款三年,年息不高,到期后本息一起还,年息百分之一点几,到时候也就还十五万五左右。
前几天办父母丧事的时候还去银行办了手续,国内这种概括继承就是权利跟义务一起继承,她既然继承了父母的遗产,那么债务自然也要继承。
包括这块儿牧场的承包合同也去办了手续过到她名下了,就这事儿村里领导还讨论过要不要同意呢!毕竟姚新泉只是一个二十的小姑娘,这可是四千亩的草场啊!
不过这三十年的草场当时约定好了三年一付租金,六年涨一次租金,涨百分之十,头三年的租金已经交了,钱都到村集体的账上了,怎么可能再退回去?所以大家想了想就觉得还是先看看,看看这姑娘到时候能不能正常付后面的再说。
估算了下家里的钱跟债后姚新泉算是松了口气,还好,等到缺钱的时候估计牧场里已经有回钱了。
她在屋子里打量了一圈之后突然才反应过来,“怪不得呢,我说怎么总觉得少了点东西”,家里是通电了的,可是没通电话啊!
他们这地方不算太偏,但是到底只有她一个人,雇的那老两口子虽说也不是什么坏人,但是总不能一点没有防备,万一有个什么家里有个电话还能报警呢!
还有,姚新泉想养狗!
不是城里人养的宠物狗,是那种看家护院甚至是帮着放牧的牧羊犬!
如今的牲畜养的还不多,所以老两口已经足够照应了,但是未来肯定要扩大规模的,姚新泉自问不是太会看人,万一到时候招进来一些不怀好意的,那她肯定得倒霉,所以还是多养几条狗吧!
大概做了个计划后姚新泉打算先去县城一趟,把摩托车还有电话先搞定。
如今天气凉下来了倒还好,等明年看看吧,如果明年资金凑手的话姚新泉还打算买个电冰箱,不然这买点儿东西放在外面都坏了。
她收拾好东西后从家里翻出一个大背篓打算在城里顺便买点儿菜,再买点儿种子什么的。
她换了双轻便的鞋,又换了一件长袖T恤,穿了件外套,又把孝字别好后往山下走去。
别看才九月,山上已经只有十来度了,必须得穿外套。
一路抄近路走了一个来小时才看到房子,等走到大路上后搭了个老乡的顺风车进了县城,谢过对方后她去了邮电局,问了安装电话的初装费后姚新泉眼睛都瞪大了,“多少?三千?”
工作人员点了点头,脸上有些不耐烦,“你那地方那么偏远,还得单独拉线过去,要不是那边之前有个派出所拉过电话线,这得更贵!你安不安?”
姚新泉叹气,咬牙,“安!”
能咋办呢?不说别的,万一有个什么急需的东西给小姑二叔他们打个电话还能帮着送送呢!
而且她还想着将来如果牧场发展起来了,总得跟外面联系啊,所以得安,再贵都得安!
“行吧,填申请表,填完等审核通过后我们再上门拉线、布线,审核通过后会通知你过来交钱,一般半个月左右,你到时候再过来看一下吧!”
姚新泉叹气,真费劲儿!她谢过工作人员后背着背篓去了小姨家,小姨家是开车店的,里面绝大多数卖的还是自行车,有少量摩托车,像是三轮摩托车之类的那都是得提前订货的,姚新泉打算先去买个女士摩托车。
等到了小姨家店的时候她刚想说话,就听到上面一个男人的声音,“苏永华你别在这跟我吵吵,我跟你说过了,你能过过,不能过就离!不过我告诉你,这个家,这个店可是我张运秋经营起来的,跟你没一毛钱关系,你要是离婚,就给我光着屁股滚蛋!”
姚新泉没听到她小姨的声音皱了皱眉,也没管那么多直接就进去了,就见她小姨夫张运秋横眉倒竖看起来像是要动手了一样,至于苏永华则是又愤恨又委屈地瞪着他,到底没说出一句离婚的话来。
姚新泉清了清嗓子,“小姨,你跟姨夫这是聊啥呢?”
张运秋见到姚新泉后不大自然地笑了笑,又暗戳戳瞪了苏永华一眼示意她闭嘴,“新泉来了啊,怎么样,家里还好吗,事情多不多,都能上手吗?要是有忙不过来的地方你跟姨夫说,你爸妈走了,现在两边儿就我们几个亲戚了,你一个孩子,遇到事儿了别客气,也别不好意思,不方便跟姨夫说,你跟你小姨说也是一样的。”
姚新泉点了点头,“那姨夫,你跟我小姨这是怎么了,怎么又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