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山上,飘香四溢,山花烂漫,石猴正曲手垫在脑后,躺在最高的瑶树枝桠间,品尝着刚从仙狐手中抢来的树果。
连咬了几口,咂摸不出味道来,吐出来的核形成一道长长的弧线,恰好掉落在了丛中野狼的头上。
野狼呲牙咧嘴,欲要生气,抬头见是这野蛮的石猴,只好作罢!回头瞥见了绛珠仙子的身影,又摇了摇尾巴,迅猛地奔了过去,快到面前时才急急刹住了脚步。
“仙子,你看他!”野狼伸出爪子指了指头顶残留的核印,还带着湿黏黏的口水,故作委屈地向绛珠仙子告状。
“万分抱歉,烦请见谅!”绛珠仙子微屈了屈身,并给野狼道了声歉,使了个简单的清洁仙术。
她也没想到石猴长得如此之快,几乎一天一个模样,如果不是一直陪在身侧,谁能想到石猴竟这般大了!
性子难免跳脱了些,不喜拘束,扯葛藤,编草帓,赶虎豹,倒是颇得灵猴们的喜爱。
石猴老远便看见了绛珠仙子的身影,眼神微眯,抓住树藤轻松地跳跃了几下,便来到了她身边,揣了三五个大大的树果,看到她正给野狼道歉,脸色变了变,开口道:“黛玉,做甚要给他道歉?我不依。”
绛珠仙子听到名字还是愣了愣,前些时日这石猴得知山间的山灵草木皆有姓名,即便是简单的獐三猿六也倾羡得不行,可是她身份低微,怎么能为恩人起名,又不能告知他真实身份,连连摆手拒绝了。
谁知石猴又缠着问自己的姓名,也不知为何,她当时没有半分犹豫,吐出了两个字:“黛玉!”
话落以后,石猴“黛玉、黛玉”的嘴里念叨了好几遍,可她却心下诧异,回想不出自己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只是莫名觉得很熟悉。
石猴在她眼前挥了挥手,孩子气地叫唤了两声:“黛玉、黛玉~”
黛玉这才回过神来,朝他点了点头。
野狼见势不妙,先行溜了去。
石猴正打算扯住对方的尾巴,拽过来,却被黛玉伸手拦住。
视线落到了脏兮兮的手上,刚要伸手施展清洁术,便被他打断。
另一只手将握了半路的三两个树果递了上去,撇了撇嘴道:“用不着仙术,又没得小狼那般矫情,前面有个青松林下有个绿水涧,我们去那边耍耍!”
黛玉犹豫了片刻,伸手接了一个过来。
“刚摘下没多久,你放心拿走去吃,不用给我留!“一边说着,一边把剩下的全部塞到黛玉怀里。
石猴戳了戳远处的某个方向,回头道了句:“你飞起来太快,我先走一步,待会儿绿水涧那里见!”
黛玉见他话音未落,已经拽着树藤轻松地跳跃,在林间肆意地穿行,竟好似比飞也快,连忙不紧不慢地跟在了身后,也没选择使用法术飞行。
此界不同与自己之前所在的仙界,仙力用一分少一分,若是真如司命殿记载的那般危险,虽未曾得见,可也应该小心为上。
话说那石猴自出生以来,将这山上上下下摸了遍,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全都了然于心,该享受的也基本上都享受了。
不久前听说了个绿水涧,心痒痒的不行,实在想去,今时也不等明日,趁着兴头上,便急匆匆赶了上去。
猴群在水涧便嬉戏打闹,石猴直接冲了上去,全身浇了个遍,水花四溅,泼得到处都是。
“哪来的泼猴?干甚了?”有几只老猴被水一激,溅落到眼睛里,睁不开眼了,破口大骂道。
石猴瞪大了眼瞅了对方一眼,心想平时这群猴子们吃俺的,喝俺的,便猴哥儿、猴哥儿的叫,才几日不见,哪多了这么几只不识眼色的老皮子?
再定眼一看,原来是猴群里的几个隐形头头,倚老卖老,自己洗濯,却不让旁边这些个小猴进来洗,顿时怒从心头起,握拳给这几个老猴每个邦邦两下。
“哎呦!”
“哎呦喂—”
老猴捂住肩膀,痛苦地喊了几声。
有的老猴想要仗着猴多势众报复回来,给旁边的几只小猴暗中使了个眼色,可这些个小猴一个两个都与这石猴混得再熟不过了,谁也没有先动手。
还有一只老猴见势不对,立马指了指远处的瀑布流,故意挑衅道:“哼,欺负我们这些老弱残猴算什么本事,看见这绿水涧的源头没?就是那边大水,谁要是能从里面毫发无伤地出来,我们愿其称王!”
话落,还扫视了遍周围的小猴,眼神中蕴藏着警告的意味。
“称王!”
“称王!”
小猴们只好纷纷附和!
那些相熟的小猴都悄悄在暗地里摇了摇头,提醒对方不要去。
可石猴被老猴们一激,叉腰发狠道:“今日这大水我去定了,给我等着瞧!”
黛玉还在赶来的路上,也无法料到迟去了一时半会儿,竟又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可若比之今后,有何曾能算作是风波?
猴群们拖家带口地奔向了源头,有的在暗中担忧,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还有老猴们坐等对方的凄惨下场。
只见那悬天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段长虹横跨东西,就算是石猴站立的脚下,也能感受到凶猛的波涛,此时内心并不平静。
离的远些,也能听见大水冲击石头发出的脆响,
与方才平静的绿水涧简直是天差地别,若不慎被瀑布冲落,砸到石头上,怕不是得一命呜呼!
“莫不是怕了?”老猴觑了眼,冷哼了声。
石猴也不回应,眼睛一闭,将身体缩成个毛球,借力一弹,猛得扎进了瀑布里去,愣是把水帘子撞出了巨大水花,消失在了众猴面前。
老猴没想到对方竟如此无畏,本来只是简单吓唬吓唬这年轻石猴,可谁知……
唉!
黛玉来到了绿水涧时,左瞧右瞧都没见到石猴,恰好看到猴子们有的稀稀落落,有的三五成群,不约而同地往某个方向赶。
“听说了没…”
“胆子可真大啊!”
“估计被大水淹了。”
将不同的说法结合起来,得到一个她即便不愿相信,但也已成定局的事实。
她立即施展开仙术,飞掠过猴群,来到了绿水涧源头,这回听得更加真切,恼恨自己万分小心,反倒是酿成了大错。
没有半分犹豫,施施然飞向了众人盯着那处的瀑布。
那时,石猴进去后,反倒没有了冲击力,睁眼一瞧——好家伙!
蹲下去细细瞧了瞧,映出自己的英姿毛发来,原来是座铁板桥,光溜得很。
桥下水流窜急,从石窍门直出。
他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一时间看痴了眼,趴在铁板桥上往下看。
黛玉迎面而来,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副景象,悬着的心可算是放下了,可紧接着便怒气初燃,可也无法对恩人发火,无奈地叹了口气,捏了捏拳。
三日跑石崖,五日游峰洞,到哪都会随性“切磋”几下,短短时日,便名扬山中,一说起泼猴,山中无半分争议,名副其实,便是泥人也该有三分火气!
石猴在石板桥上看见了黛玉的倒影,连忙回头呼唤道:“黛玉、黛玉,快过来看!”
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一遍又一遍的回荡,石猴俨然激动了忘了外面的一干人等,只盼着黛玉上前来,和她分享方才看见的景象。
黛玉也不搭话,却径直走了上去,铁板桥不算长,几步就到了石猴面前。
石隙间雪色奔腾不息,自石窍而去,直坠三千丈。恍惚间有虹桥藏匿其间,时隐时现,惊起的水花漫过铁板桥,更添了几分凉意,如临仙境一般。
石猴看够了,牵起了黛玉的手,踩着桥,打算继续往深处走走瞧瞧。
路过石桥正中央时,立着一石碑,黛玉逐字逐句地念了出来:“花果山聚福之地,水帘洞藏匿之处。
石猴一听,喜不自胜,乐得抓耳挠腮,直呼:“好名字,好名字!”
黛玉弯了弯唇角,笑而不语。
福地洞天,倒是个再合适不过的藏身之处。
继续往前走着,才发觉刚只不过窥见一叶。
石房的墙壁上,苔藓绿意铮铮。
石桌、石凳等浑然天成,一应俱全,竟比雕得都美上几分。
石猴趁机解释道:“黛玉,那老皮子承诺过,若我进来,许我为王,你莫要生气!”
黛玉笑道:“你如何知我生气?”
“你方才进来紧缩着眉,还捏了捏拳,我又没和你提前说过,要到这洞里来,害你白担心了一路!”
石猴摸了摸脑袋,嘻嘻笑着。
“早已不气,方才只不过是心里有些焦急,还被你给瞧见了。”黛玉捏了捏袖子,眼睫微垂,缓缓开口。
话落,抬头看向石猴,又嘱咐了句:“若今后遇见危险,切勿莽撞,若执意要为,不妨等等我,或许能帮助到你。”
回程路上他耍了个花活,在水帘子里左蹦右跳,好不快活!
“糟了!”黛玉看了看手心,忽然意识到丢了东西。
“怎地?”
“我把你送我的果子丢了,不知道遗落在哪里。”
“小事,出去再给你寻。”
正要出来时,外面的猴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肯定出事了。”
“唉!”
“也是,那么危险。”
石猴听见,蹭得一下跳了出去,比进去时,轻松了许多。
“说甚屁话,这不就出来了?”
猴子们瞪大了眼睛,年轻猴子按耐不住,围着他好奇地问东问西。
黛玉也在旁边,听着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一番。
刚说完,只见石猴啪的一拍石头,脸色严肃起来,将那几只老猴手疾眼快地随意捉了过来一只,提醒道:“称王?”
老猴也实在怕了这个愣头青,连忙点头。
刚提出进去的老猴更识眼色,不等被捉,便跪下拜服:“参见猴大王!”
“这名字忒难听了点!”
“大王,您看?” 另一只老猴见状也附和道。
石猴看了眼黛玉,故作深沉地思索了一会儿,竟真想出了称号来:“美猴王,就按这个叫!”
“拜见美猴王!”众猴齐齐拜首。
春归夏至,秋收冬现。
一日,美猴王闷闷不乐地饮着山间泉水,小猴们见状,聚上来询问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