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千清听说王上叫了太医,以为是玉谣受了伤,紧赶慢赶赶到了望天殿,结果却看见自己堂妹好端端的坐在椅子上喝茶。
“怎么叫了太医?”洛千清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咕咚咕咚灌了好大一口茶。他一路跑过来,当真是口干舌燥。
玉谣示意他看床上。
洛千清随之而望——床上躺着一个面色苍白,容颜俊朗的男子。
“你什么时候养的男宠?”
玉谣眼睛一瞪,“什么男宠,这是我和碧芳在苍山捡的人。”
“哦哦——”
洛千清又看了那男子一眼,“那你打算把他怎么办?”
玉谣摇头,“等他醒了再说吧,是走是留,都随他。”
“这人凭空出现在苍山,还受了伤,你派人查过他的身份了吗?”
“查了,一无所获。”
洛千清皱眉,他越看这男的越觉得眼熟。
————
次日,玉谣再去看那人时,他正坐在床上睁着眼睛四下打量。
见到来人,他的目光灼灼的落在玉谣的身上。
玉谣被他盯得脊背发凉,“那个……是我把你带到这儿的,你叫什么名字?”
“……林肃。”
林肃的目光终于从玉谣身上移开,玉谣如释重负一般,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你是谁?”
“啊,我叫玉谣,这里是苍山行宫,等你伤好了,我就带你回大周王宫,哦对了,你要跟我回去吗?”
林肃沉默。
空气突然变得安静,玉谣干笑两声,“你受这么重的伤,是因为什么啊?”
林肃垂下眼睫,“父亲病重,兄长怕我与他争家产,于是派人追杀我。”
啧啧啧,兄弟阋墙,这家伙蛮惨的。
“那好吧,你乖乖养伤吧,等下会有太医给你诊脉,我先走了,晚上再来看你。”
林肃听着越来越远的脚步声,眼底一片晦暗。
他说的也不算假话。
兄长萧炎,忌惮他受父皇喜欢,忌惮他的势力。在他奉命查处越国盐铁走私一案时,派兵刺杀他。
林肃,本名萧伏,越国二皇子。
只是如今,他竟然一路逃到了大周境内。
萧伏脑海中出现刚才女子的身影——衣裳料子不俗,名玉谣……
大周王死后,把王位传给了他的独女玉谣公主。
方才那女子,便是洛玉谣,新任大周王。
———入夜——
“王上。”侍女端着药,无奈道,“王上,这位公子不肯吃药,非要等您来才肯吃。”
侍女将药交给玉谣,随后福了一礼便退出去了。
玉谣端着药坐到床沿上,“喝吧。”
林肃表情可怜,“手动不了。”
身为大周王女,玉谣自然是锦衣玉食,从小被人伺候着长大。因为生母早逝,先周王更是把她宠到了极致。
不过,玉谣还是动了恻隐之心,毕竟刚发现他时,整个人惨兮兮的躺在树根下,浑身是血,肩膀处活生生贯穿一整根箭羽。
玉谣用勺子舀出半勺汤药,递到他嘴边,“啊,喝吧。”
林肃那话说出口后,也没想过玉谣会真的喂他喝药,愣了几息时间,他才开口喝了药。
有了第一次,余下几次就熟练多了。
药喝完,林肃的耳垂染上了点点粉色。
玉谣也感受到了气氛有些,放下碗之后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间。
夜里的山风吹走了玉谣脸上的羞窘,她突然想起来,忘记问那人是想走还是想留了。
次日早,玉谣坐在房间里看奏折,门口忽然传来碧芳的声音。
“林公子,王上正在批奏折,您若是有急事,先到偏殿等候吧。”一般人来碧芳早就让他走了,只不过眼前的林肃身受重伤还没痊愈,瘦的像竹竿,碧芳说不出“你走吧”这三个字来。
“碧芳,让他进来。”
来的正好,玉谣也有话要和他说。
片刻,林肃出现在玉谣的视野中。
“你还没恢复好,太医说了,你不能下床。”
林肃双手做揖,随后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我来,是想和王上请辞的。”
玉谣重新抬头,有些惊愕,“怎么?是太医医的不好吗?”
林肃摇摇头,“不是太医不好,是我不想给王上添麻烦。这些日子,我也听了些关于您的闲言碎语,这些话,对您来说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玉谣倒是没听见什么闲言,不过林肃既然这样说,那一定是确有其事了。至于别人议论的内容么,上一次洛千清已经说出来了。
“朝中大臣惦记着把他们的儿子嫁给我,所以不惜利用你给我施压,这种事不必放在心上,你继续在疾风苑安心养伤。”
林肃咳了两声,“林肃给王上添麻烦了,不如晚上王上到疾风苑用晚膳吧,我给王上做几道我的家乡菜。”
玉谣失笑,“你还有伤呢。”
“那我让厨房的人做,我在旁边指挥,如何?”
见林肃坚持,玉谣也没有拒绝,点点头,答应了。
————————
入夜,疾风苑。
“王上,这道炒蘑菇,是在下在家中时最喜欢的菜,王上尝尝?”
桌上,玉谣和林肃相对而坐。
玉谣看向那盘炒蘑菇,顿了顿,拿起银箸夹了一片。
“嗯,确实不错,比起大周的宫廷菜,多了几分鲜味儿。”
吃完饭,玉谣也没多留,带着碧芳回了寝宫。
翌日。
沧州因常年无雨,导致土地干旱,但偏偏沧州是每年沧江水患爆发时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旱灾加上水灾,使得沧州附近民不聊生。
“沧江水患,沧州干旱。诸位大人可有人愿意去治水?”
书房中,玉谣坐在上首,地上站着林林总总十多位大臣。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出声。
有关沧江水患,一直有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沧江也曾发过一次大洪水,水势凶猛,直接淹没了离其最近的庸国。随后,天上出现一个神仙,手指翻飞,不停施法,但最终还是没能抵过凶猛的大洪水,被冲走了。
这神仙都治不好的沧江洪水,数位大臣以为:自己这样的凡夫俗子,还是不要逞强的好。能不能治好还不一定,万一丢了性命,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见众人无言,玉谣眉头紧促,“原来你们只在乎本王成不成婚,和谁成婚,却不在乎大周百姓的生死!”
“沧江乃是回王城的必经之路,洪水不退,咱们就得一直待在行宫里。”
“我来!”
门被人推开,洛千清吊儿郎当的走进来,“不就是水患吗,本侯爷不怕。”
玉谣皱眉,“你是司礼官,洪水这事儿不归你管。”她不想洛千清去,毕竟水患猛烈,万一洛千清因此丢了性命,那身边的亲人也就没了。
“王上不用担心,你忘了我父亲了?咱们十岁那年他还帮越国治理过梅河水患呢。”
洛千清这么一说,玉谣也想到了她的叔父曾被越国请去治水一事了,因为解决了梅河水患,越国和大周保持了好几年的和平。
玉谣还是不放心,“那好,本王命司礼官洛千清担任沧江刺史,工政司官和农政司官从旁协助,户政司听从沧江刺史调遣,不得有误!”
“臣等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