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3)

    矮墙上不知从何处跳来了一只猫,细长的尾巴盘绕着身体,正悠闲地卧在墙上,歪头打量着两人。一只小飞虫落在它面前,它好奇地伸出爪子挠了挠,又挠了一挠。

    秦妙疑惑地抬头看向岳峙,所见却是自己双手正紧抓着他胸口的衣服,将那一处狠狠揉皱了。她脑子嗡地一声,整个人像被烫着了一般飞快地弹了出去。

    “我,我好像听到有人喊我了。我走了,君侯自便吧。”

    她匆匆地离开,引得阿竹在其后紧追。

    “阿竹什么都没看到,郡主等等阿竹——”

    岳峙好笑地摇了摇头,将手中金簪好生地插入了袖中。

    秦妙进门正巧撞见前来寻她的孟圆。

    “原来小郡主在这儿。”孟圆有些不好意思笑道,“茶沏好了,就是有点简陋,郡主千万别嫌弃。”

    秦妙暗自庆幸方才没有同岳峙拖拖拉拉。她拉起孟圆的手,将金饼放上去,“我准备得不够充分,只有这个,你拿去用。”

    孟圆自看到秦妙亮出金饼之后就连连拒绝:“不用的,小郡主,这……”

    秦妙不容置喙道:“你拿着。”

    她握住孟圆的手,放缓语气道:“你也说了,这两年又有几个孩子到上学堂的年纪了。笔墨砚台这些东西,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教书的先生总要贴补些吧?日后孩子们长大了嫁娶也要帮衬着点吧?”

    见孟圆蹙着眉微微点头,秦妙叹了口气道:“你也知道,我……不能常来……但是姑姑当年既然决定建立济慈院,我就一定会遵循她的意愿,好好照拂你们。”

    几人回去喝了一盏茶,略坐了坐,便想趁着天色不晚,启程下山。马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等在院外了,临走时一大家子人都出来送行,目送着秦妙离开。马车里,秦妙内心很是宽慰。她能感受众人对她的爱护与牵挂,姑姑虽然不在了,却有意无意之中给她留下了许多牵扯不断的羁绊,在这苍白渺茫的人世,牢牢地拴住她飘离的身躯。

    回到大长公主府的时候,天已擦黑。膳房为了应景,特地做了荠菜虾仁粥和青团。灶膛里的火没有熄,一直架着锅熬煮,粥都已经熬出了浓浓的米油。

    秦妙一小勺一小勺地喝着烫烫的粥,餍足地叹息:“好鲜嫩的荠菜。”配上弹牙爆汁的虾仁,满口都是清甜的鲜味。

    侍女玉珍笑道:“郡主真是见多识广,竟连乡间的野菜也识得。”

    秦妙道:“从前遇到个心善的老媪,教我们如何分辨可食用的野菜与杂草。自那以后,每年春季,我们就自己动手挖野菜当加餐了。”

    玉珍本是想趁着秦妙心情不错说点好话捧捧她,不料却触了个霉头。她有些惶恐起来,却没见秦妙脸色有什么变化,忐忑不安地等秦妙用完晚饭,她才听秦妙温声道:

    “我吃好了。这道青团陶媪不让我多吃,都还干净,你趁热拿下去和她们几个分食了吧。”秦妙手握成拳放在嘴边咳了两声,“去把灯点亮些,晚上我要看会儿书。”

    简单地洗漱又换过了寝衣,她百无聊赖地躺在榻上翻看书卷。阿竹被她勒令去伏案练字,室内安静得只余窗外的风声。

    她继续看昨日翻出来的那一卷,将那个故事完完整整地看完:

    蒋书生天生是个读书的好料子,他做的文章言之有物,结构一气呵成,备受先生和同窗的赞赏。终于有一天,先生对他说,你这后生我已经教不了你了,带着你写的文章进京去投入贵人门下吧。蒋书生于是回家告别表妹,发誓自己一定衣锦还乡回来娶她;表妹则双眼含泪说愿意等他回来。

    书生深夜辞行,在野外救助了一个晕倒的老翁。老翁衣衫单薄,腹如擂鼓。蒋书生把自己的干粮送给他充饥,又脱下外袍给老翁穿上取暖。二人一路相伴到京城,途中老翁也了解了书生的为人,知晓他的才能,便让他进京以后去某某府上投个拜帖。书生将信将疑,但还是照做了。原来这老翁真是朝中某个大官的父亲,只因回乡探亲,途中遭遇强盗。大官以为自己的父亲死定了,整天在家以泪洗面,见父亲安然无恙归来,便把书生当成了恩人。

    大官看了书生的文章,觉得他真是难得的奇才,便让他在自己手下做事。书生不负众望,多年以后也摇身一变,当了个不小的官。大官有意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书生,并许诺今后会帮他在朝中站稳脚跟。书生一听不愿意了,对大官坦白,说自己不愿意辜负表妹。大官也是个明事理的人,一听非常感动,决定将表妹收为义女,帮助二人成婚。

    最后就是表妹在被舅父舅母逼嫁的时候,书生从天而降。看到昔日容颜明艳的表妹被父母逼得憔悴不堪,心如刀割。书生带走了表妹,二人在大官的见证下成了婚,幸福美满。

    故事总是喜欢在爱人爱意最浓的时刻戛然而止,仿佛这样就可以直到永恒。秦妙放下竹简,揉了揉酸胀的肩膀。阿竹还在另一旁严肃地同笔打架,不知什么时候连鼻子都沾上了一抹墨痕。

    秦妙嘴角微微一勾,低头将看过的竹简卷好放到一边,准备从最下面抽出一卷旧的来看,却不慎带着整堆竹简都哗啦啦地塌了下来。

    巨大的声响惊动了阿竹,她见秦妙坐起来想去捡,忙制止道:“郡主躺着吧,我来就好了。”

    秦妙伏在软枕上,看着阿竹将一件件竹简卷好,堆放在案上的漆盘中。其中有一卷滚落在秦妙面前,她顺手捡起来扫了一眼,不看不知道,这一看,晃入眼帘的几行字立马就看得她内心狂跳。

    这一卷写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民间故事、怪谈传说,而是太医署留档的脉案和药方!

    平昭元年,四月初六,明光殿秦皇后诊断:……舌质黯,苔白;脉虚滑,尺、关、寸三部无力,如珠散落,且脉息紊乱,气虚血瘀,运行不畅,实邪阻滞之象,胎儿不保……宜取当归五钱,川穹两钱,桃仁一钱,干姜半钱,炙甘草半钱,水煎服,酌加黄酒同煎,早晚各一次……

    胎儿不保!?秦妙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姑姑她竟然小产过!

    秦妙依稀想起当年的确有一段时日没有见过秦云和。那时她还小,大人们只说是姑姑病了,不让她去打扰姑姑休息,她因此借住在许夫人殿中好几个月。原来秦云和不是病了,而是小产了。不,不是,是先小产,而后病了。

    她强撑着支起上半身匆匆看下去:

    四月十九……食欲不振,身体困重,气短,面色黄,舌苔边沿有齿痕……宜取芡实两钱,山药两钱,茯苓两钱,莲子两钱,党参一钱半,黄芪一钱,水煎服……

    五月初一……肝气郁结,胸闷胁胀,口干而苦,苔黄,时有呕吐,左关郁滞……宜取炒酸枣仁三钱,干草半钱,知母两钱半,茯苓一钱,川穹一钱,水煎服……

    难怪,难怪那日宣帝见到她会忽然提起“那个孩子”。她还以为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忘记了谁,原来竟是这个孩子。

新书推荐: 孰真孰假 [火影]鸣与香 安陵容绑定系统穿越猎人 审神者只是想度个假啊 [综]退役魔法使的转职 界限失守(姐狗) 如果不记得歌词,请记得给老奶奶让座 想要成仙的我深陷修罗场 死对头他要我嫁给他 贵妃娘娘钓腹黑丞相的108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