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课程与课程论
课程定义:
(1)课程即教学科目;(2)课程即有计画的教学教学活动;(3)课程即预习的学习结果;
(4)课程即学习经验;(5)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产生;(6)课程即社会改造
现代课程论理论奠基者:(美)泰勒 我国第一部课程论专著:1989年陈.侠《课程论》
(二)语文教学与教学论
教学与教学论:
.教学两字连用的出现:《学记》:故曰教学相长.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
.构成教学的基本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我国古代未形成系统性教学论(现代意义上的教学论)
.西方: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为教学论的奠基之作(阐述教学原理、原则、方式、方法)
.清末新学制实施,藉助西方成熟的教学论;我国第一部教学论专著:朱.孔.文《教授法通论》
语文教学论:
. 我国古代教学思想丰富,却未分科;语文教学思想杂柔政治、哲学、伦理思想等
1913年《高等师范学校课程标准》,1918年《学校系统改革令》,大批语文教学论著作产生
(三)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1.大教学论:认为语文教学论包含语文课程论. 2.大课程论:认为语文课程论包含语文教学论.3.相互独立论:认为各有不同的研究对象. 4.语文课程与教学整合论
(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
1.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对教师没用(只有理论)
2. 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关注问题在于课堂教学操作应用层面的技术程序
.语文课程论与教学论应该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
(五)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一)理论基础
1.哲学基础是马.克.思社会主义哲学,融入人本主义思想、建构主义思潮
2.基础理论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3.专业理论基础是语文学
"语文"作为教材名称,使用于1949年中小学语文课本
叶.圣.陶: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二)学习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理论研究的常用方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发展进程中累积了大量的文献材料,我们要充分学习他的研究成果。
2.观察调查法
应用性学科常用方法。通过对语文教育现象的观察、调查,了解、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学科特点、规律。
3.实验法(行动研究)
通过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控制某些条件或是变更某些条件,获得数据,然后从数据分析得到结论。从而发现语文课程、教学方面的规律和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课程性质:
1.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基本特点。
3.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4.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5.培养审美意识和文化底蕴,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6.感受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
课程价值:
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帮助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培育时代新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文化。
义务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以习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修订原则包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中的课程总目标分为9个方面。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一共四个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