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棉白

    宁静的小村庄里,岁月仿佛流淌得格外缓慢,生活犹如一首悠然的田园诗。栀子花,这个在村里家喻户晓的孩子,是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

    她就像一阵永不停歇的旋风,整天在屋子里上蹿下跳,一刻也闲不下来,仿佛有着无穷无尽的精力。无论是家中略显陈旧的桌椅板凳,还是院子里那随着四季更迭绽放的花草树木,都能成为她嬉戏玩耍的道具。

    时不时地,她就会因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跟神清楠闹得不可开交。比如谁多吃了一颗糖果,谁先拿到了新的玩具,谁不小心踩了谁一脚,甚至不需要什么原因……无理取闹就算了,栀子花有时确实过分,闹得神清楠也有些恼火,两人发生争执进而发展到动手打架,神清楠总是处于下风,虽然神清楠比栀子花年长 2 岁,身量也更高一些,可他生性善良温和,从不肯真的对栀子花动手。

    他们的打闹,不分场景,有时是在村头的老枫树下,有时是在田间的小路上,大人们看到了,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然后感慨一句:习惯就好。而他们之间的情谊,也在这一次次的纷争与和解中,变得愈发深厚和珍贵。

    这天,阳光依旧如往昔一般,普照着小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但屋内的情景却与这宁静美好的外部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屋内,一片狼藉,书本被扔得到处都是,地上满是杂物,原本整齐叠放的衣物此刻从衣柜中倾泻而出,像一条五彩斑斓的河流肆意流淌,横七竖八地散落一地,有的衣服被踩踏得皱皱巴巴。椅子被推翻在地,发出“哐当”的声响,桌子也歪歪斜斜,仿佛在痛苦地呻吟。

    栀子花和神清楠两人,就像两只愤怒的小狮子,你推我搡,在这片混乱中扭打在一起,互不相让,小小的身躯充满了力量和倔强。他们的小脸涨得通红,头发凌乱不堪,汗水顺着额头不停地流淌。栀子花紧紧地抓住摇摇车的一端,眼神中充满了倔强和不甘;神清楠则用力拉扯着摇摇车的另一端,咬紧牙关,一副誓不罢休的模样。

    神四和黄桃子正在院子里忙碌,听到屋内传来的激烈声响,连忙赶来。

    神四那粗壮有力的手臂迅速将两人分开,黄桃子则是又急又气,她一边大声呵斥着,一边四处找着竹条,准备把他俩狠狠地暴打一顿。要知道,每次他俩打架,都少不了一顿挨打。也正因如此,栀子花倒是练成了跑的特别快的本事。还没等黄桃子找到竹条,栀子花就已经瞅准时机,一溜烟地跑了出去,那速度,仿佛一阵风刮过。

    奶奶叫黄桃子,是因为家里种了一棵很大的桃树,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那桃子结得可大一颗了,粉粉嫩嫩,汁水饱满,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爷爷叫神四,这是因为在兄弟里他排行第四。奶奶经常开玩笑说,白瞎了这好听的姓。

    所以,为了满足少女心满满的黄桃子心中对于美好的想象,第一个孙子取名神清楠,孙女取名神清栀,小名栀子花。但是呢,黄桃子就是不肯在家里种栀子花树,尽管她也很喜爱栀子花,还说什么家里种这个树不好,可隔壁的细老奶奶家种了一大片栀子花树,每到开花时节,细老奶奶就会给栀子花送栀子花戴,栀子花可香可香了,真应了那句“栀子比众目,人间诚未多”。

    “你们这两个小皮猴,就不能消停会儿!”黄桃子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真的是管不了了,打都不听,打不痛吗?”

    神清楠委屈地揉着被栀子花抓伤的胳膊,眼眶红红的,豆大的泪止不住地滚落下来,仿佛断了线的珍珠子。栀子花呢,早就跑得老远老远,土地庙是栀子花每次逃避挨打的根据地。

    在那破旧却能带来一丝安全感的土地庙里,栀子花听着神清楠响亮的哭声,起初心里还有些忐忑,但渐渐地,疲惫袭来,她竟然不知不觉地睡去。在栀子花的心里,从来都不想叫神清楠哥哥,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就是倔强地不叫。

    栀子花悠悠醒来,此时,太阳都已经落山。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望着天边那一抹绚丽却即将消逝的晚霞,心中满是忐忑,缓缓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田里的秧苗随风飘摇,仿佛在向她诉说着什么。栀子花的脚步越发沉重,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面临的情景。

    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天色变得昏暗,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一丝凉意。大门敞开着,桌子上摆满了饭菜,栀子花笑起来,“刚好饿了。”屋内弥漫着温馨的灯光,栀子花迈着小心翼翼的步伐走进屋里。神四和神清楠已经坐在桌前准备吃饭。神清楠抬头看了一眼,略带埋怨地说道:“你还知道回来啊,赶紧去洗手吃饭!”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月光如水,洒在地上,宛如一层轻柔的银纱,给整个院子都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色彩。神四和黄桃子看着圆月,开始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可苦啦。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要为生计发愁。”神四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沉重,话语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他微微眯起眼睛,思绪拉回过去。“那时候,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极低,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全家只能勒紧裤腰带,节省着过日子。”

    “那时候,哪有什么玩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黄桃子接着说,她的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为了换点钱,走路 10 公里起,天没亮就开始走,等到了集市上天才刚亮。”黄桃子边说边轻轻摇了摇头,脸上的皱纹在月光下显得更深了。

    “为什么要那么早起?天没亮看得见路吗?”栀子花睁大了眼睛,那眼睛像极了藤架上的葡萄,下过雨的葡萄蹭着月光泛着银色的光泽。她一脸的好奇和不解,对于那段艰苦的岁月,她难以想象。

    “看不见也要出门,你要去晚了都没有位置让你去换东西,没有鞋子,石子割的脚血淋淋的都是常态。”黄桃子长叹了一口气,她的眼神中流露出对过去苦难的回忆和对如今生活的珍惜。“有时候,走在路上,脚被石子划破了,鲜血直流,也只能咬着牙坚持。到了集市,还得跟人讨价还价,就为了能多换一点东西,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一点。”

    “奶奶,等我长大一定要让你享很多很多福,给你买穿不完的鞋子。”栀子花抢着说,顺着搂上黄桃子的脖子,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奶奶是最爱最爱栀子花的,栀子花也最爱最爱奶奶。

    清楠安静地听着,想象着神四和黄桃子所经历的艰苦岁月。眼神迷离,仿佛在努力理解那个与现在截然不同的时代。月光下,他的脸庞显得格外安静,那是一种在思考中沉淀的神情。

    神四轻轻咳嗽了一声,接着说道:“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家里连一件厚棉袄都没有。我就穿着那件补丁摞补丁的薄褂子,出去干活。寒风刺骨啊,吹得人骨头都疼。但没办法,不干活就没饭吃。”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似乎那段寒冷的记忆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黄桃子接过话头:“是啊,那时候的冬天可真难熬。孩子们,你们现在多幸福啊,有暖和的衣服穿,有好吃的东西吃,要好好珍惜啊。”她的目光慈爱地看着栀子花和清楠,眼神中充满了对晚辈的期望。

    栀子花紧紧依偎在黄桃子的怀里,小声说道:“奶奶,我知道了,我以后一定不会再和清楠打架了。”她的声音虽然稚嫩,但却充满了决心。

    清楠点了点头,说道:“爷爷奶奶,你们辛苦了。我会努力学习,将来让咱们家的日子过得更好。”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神四欣慰地笑了笑,说:“好孩子,只盼着你们能有出息啊。”

    黄桃子轻轻抚摸着栀子花的头发,说道:“我们那时候,住的房子也是破破烂烂的,一到下雨天,到处都漏雨。晚上睡觉都得找个不漏雨的角落。”

    “那得多难受啊。”栀子花抬起头,看着黄桃子。

    “是啊,但那时候大家都这样,也都习惯了。”黄桃子感慨地说。“现在好了,咱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再也不用担心漏雨了。”

    神四看着院子里的花草树木,说道:“以前,哪有心思种这些花花草草啊,每天都在为温饱奔波。现在生活好了,才有这份闲情逸致。”

    清楠站起身来,望着天上的明月,说道:“爷爷奶奶,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一家人在月光下聊了很久很久,那些过去的苦难故事,成为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珍贵财富,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夜越来越深,栀子花和清楠在神四和黄桃子的故事中,渐渐进入了梦乡。他们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而神四和黄桃子,看着熟睡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

    每年农忙时节,是栀子花最期待也最忙碌的时候。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东方的天空只是泛起了一层鱼肚白,栀子花便被黄桃子那轻柔而又急切的呼唤声唤醒。她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地坐起身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用小手揉了揉那还不愿睁开的眼睛,然后强打精神,跟着他们一同走向那片一望无际的稻田。

    天将亮未亮时候是最凉快的,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意,驱散了尚未散尽的睡意。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稻苗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栀子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独特的田野气息,脚下的小路还带着些许露水,打湿了她的裤脚,但她毫不在意,满心欢喜地跟在黄桃子身后。远处的山峦在朦胧的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而这片稻田,就像是画中的主角,正等待着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描绘出丰收的画卷。

    稻田的水还带着些许凉意,许是残留着昨夜的清冷。神四毫不犹豫地挽起裤腿,率先走进田中,只见他弯下腰,那熟练的动作仿佛已经重复过无数次。他的双手精准地拿捏着一株株秧苗,快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将它们插入泥土。每一株秧苗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在他的手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黄桃子则在一旁细心地指导着俩小,她的眼神专注而又充满耐心,声音温和地说道:“孩子们,你们要学会分辨秧苗的好坏,看这叶片嫩绿、根茎粗壮的就是好秧苗。还有啊,插秧的时候,力度要适中,间距也得掌握好,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她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着正确的动作,熟练的手法让栀子花赞叹不已。

    栀子花学着他们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把秧苗插进泥土里。她的小手紧紧地握着秧苗,眼神中满是认真和专注,每一个动作都做得格外小心。尽管弄得满身是泥,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到处都沾上了泥巴,但她却乐在其中,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清楠也不甘示弱,努力地按照黄桃子的指导去做,虽然动作略显生疏,但那份认真劲却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他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但他依然全神贯注地忙碌着,仿佛这小小的稻田就是他的战场,而秧苗就是他的武器,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场丰收的战役。

    “这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插完呀?”栀子花忍不住抱怨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是的,三分钟热度的栀子花已经累了,她直起腰,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望着眼前那似乎望不到尽头的稻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沮丧。

    “快了,把你这一块儿弄完,就可以回去了。”黄桃子最懂栀子花了,偌大的一块田划分了六个区,加上隔壁孙奶奶和她的外甥女秀娟一起,一人一个区,农村人的好处,就是谁家忙会帮着一起干。

    黄桃子接着说道:“你看,咱们人多力量大,大家一起干活,速度就快多了。孙奶奶和秀娟一大早就过来帮忙,咱们可不能偷懒。”她的目光扫过众人,充满了感激和鼓励。

    栀子花听了,咬咬牙,重新弯下腰,继续手中的秧苗。微风轻轻拂过稻田,秧苗摇曳,仿佛在为他们加油鼓劲。

    孙奶奶笑着说:“丫头,加把劲,干完活奶奶给你们做好吃的。”秀娟也在一旁鼓励道:“栀子花,咱们一起加油,很快就能干完啦。”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给栀子花注入了一股力量。太阳有点晒,栀子花就想早点回去,躺在竹床上吃西瓜看电视。

    “秀娟,你要是先干完了可要帮帮我呀。”栀子花撒娇地看着秀娟的脸,娇嗔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和期待。此时,炽热的太阳光毫无保留地洒下,衬得秀娟的脸庞有点黝黑,那是辛勤劳作留下的痕迹。秀娟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友善和爽快,应声道:“行。”

    在大家的辛勤劳作下,稻田里的秧苗一株株地站立起来。它们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整齐划一地排列在稻田里,水里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人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汗珠,但那专注的神情和坚定的目光,显示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

    栀子花受到鼓舞,干活的劲头更足了,她的双手不停地在水田里穿梭,将一株株秧苗稳稳地插进泥土里。尽管腰酸背痛,想到秋收,便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秀娟也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想着尽快去帮助栀子花。她熟练地插秧,动作流畅而有力,不一会儿,她负责的区域就完成得差不多了。

    阳光依旧强烈,可大家的热情却丝毫不减,稻田里的秧苗越来越多,丰收的希望也在一点点地变为现实。

    这时候的田里会有很多蚂蝗,顺着脚脖子就爬上了小腿,农村人可不怕这个,黄桃子一伸手给它掐起老远一扔,栀子花可害怕了,不敢抓,一动不敢动,大叫黄桃子过来,黄桃子嘲笑着她,还吓她一吓。“蚂蝗专找偷懒的人,你要做得快,它就赶不上你。”

    于是,栀子花插秧更卖力了。

    太阳炽热,一行人坐在田埂上稍作休息。黄桃子从兜里掏出一块手帕,轻轻为栀子花擦去脸上的汗水,一边又开始讲年轻时的故事,那些关于丰收和希望的故事,小孩子们对这片稻田充满了憧憬。

    除了稻田,棉花地也是经常劳作的地方。每到棉花盛开的时候,那景象简直美极了。放眼望去,洁白如雪的棉花成片绽放,宛如一片梦幻的世界。微风拂过,棉花轻轻摇曳,仿佛是天空中飘下的朵朵白云,轻盈而又纯净。

    黄桃子会在清晨的阳光中戴上那顶旧草帽,系上大大的棉花袋,步伐坚定地走进棉花地,她的眼神专注而敏锐,仔细地采摘着每一朵饱满的棉花。

    栀子花跟在她身后,好奇地学着她的样子,伸出小手轻轻摘下棉花,再小心翼翼地放进棉花袋。她的动作虽然略显生疏,但那份认真劲儿却让人感到十分可爱。

    一天过去,还好。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看着满满的棉花袋,心里还是充满了成就感。

    第二天,神四和黄桃子又让俩小帮忙去地里摘棉花。一听要干活,栀子花和清楠都不情愿。

    栀子花嘟着小嘴,眉头紧皱,抱怨道:“昨天摘了一天,今天又要去,我都累得不行啦。”

    清楠也在一旁附和着:“就是就是。”

    神四耐心地劝说道:“孩子们,咱们多摘点棉花,就能多卖点钱,日子也能过得更好呀。”

    黄桃子也跟着说道:“乖孩子,就当是帮爷爷奶奶的忙啦。”

    尽管心里不情愿,栀子花和清楠还是在神四和黄桃子的劝说下,不情不愿地跟着去了棉花地。

    “不好好干这周可没零花钱哦。”神四冲黄桃子眨着眼睛,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容。

    “那摘一斤棉花能给多少钱?”清楠皱着眉头,充满期待地问道。

    “一斤棉花五毛钱。”黄桃子一边熟练地采摘着棉花,一边回答道。

    听到有钱拿,栀子花和清楠对视一眼,瞬间燃起了斗志。

    棉花地里,太阳火辣辣地照着,仿佛要把大地都烤焦。刚开始,他们还觉得新鲜,看着那一朵朵洁白的棉花,心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可没一会儿,炽热的阳光就晒得他们头晕目眩,长时间弯腰采摘的动作也让他们的腰背酸痛不已。

    “这活也太累了!”清楠抱怨道,他直起身子,用手捶了捶腰,额头上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

    “你们想想我和奶奶以前,可比这辛苦多了。”神四说道,他的目光中透着坚定和回忆,“那时候,条件可比现在艰苦得多,我们都没喊累。”

    俩小咬咬牙,互相看了一眼,似乎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得了力量,又继续坚持着。

    经过一天的努力,他们摘了还不少棉花哩。神四拿称朝俩小走过来的时候,栀子花边拍巴掌边跳得老高,兴奋地喊着:“要发钱啦,要发钱啦!”

    “好,清楠 12 斤,栀子花 9 斤。”神四对着黄桃子说道,然后黄桃子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纸币。

    “不公平,他为什么比我多?”栀子花大叫起来,她的小脸涨得通红,满是不服气。

    “清楠在做事的时候你老是讲话,分散了注意力,那你当然没有他摘得多了。”黄桃子笑着解释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慈爱和耐心。

    “不行,我下次要做得比他多。”栀子花可不服气,她握紧了小拳头,暗暗下定决心。

    拿到那来之不易的几块钱,栀子花和清楠心里还是充满了成就感。他们手握着纸币,仿佛握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可以去小卖部买冰袋了,可以买好多好多冰袋,冰袋只要五毛钱,甜甜的。想着那冰凉甜蜜的滋味,他们的疲惫一下子消散了许多。

    不下地的光阴,栀子花还是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她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整天像个小猴子似的上蹿下跳,而且,她总爱打架,那股子冲劲儿一上来,谁也拦不住。无论是和同龄的小伙伴,还是比她大一些的孩子,稍有不合,她就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这打架的劲头一直持续到上高中。

新书推荐: 伏黛·假戏指南 春昭日聿 捉************来 穿书后我不按套路出牌 睡个觉? 那一夜 台风(长篇) 荆棘迷途 我们要的爱 重生皇女之傲娇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