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我出生在苏北一个普通小镇,很普通很寻常。家附近无山无海,连条像样的河都没有。就这么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镇,我生活了十多年。

    以前小,也没啥世界观,总觉得“世界”很小,约摸和我住的地方差不多小吧。那时候还挺天真,带点孩子气。想来也是,那时我才三五岁,不正是个小孩子嘛。

    生活一直挺平淡的,家里不算富裕,但也不缺衣短食,想要的玩具只要不太贵基本都被允许得到。

    但人总归会成长的。

    越是长大,越是不喜欢我住的地方。太普通了。我一度想生活在祖国的大西北,因为我想体验一把当放羊娃的感觉。也想生活在海边,想住那种一开窗户就能看到海的房子。

    但梦想总归是梦,现实是我生活在这个普通的小镇,住着自建的三层楼,过着平庸的生活。

    我想,我应该是草原上放荡不羁的游牧民族的儿女,骑着马穿过风。至少从前,我是这么想的。

    我读的高中在县城里。爸妈在县城没有房子,我只能住校。

    讲真,我讨厌住校。住校让我感到窒息。

    爸妈在我读高中之前还承诺,不管我被录到哪个高中,都租房带我念书。

    结果等我上了高中就一个选择——住校。

    我讨厌我爸妈。我觉得他们出尔反尔,又很无能——因为我绝大多数的初中同学家里在县城都有至少一套房子。就算有的同学家里没有县城的房子,家人也会想法子租房子陪读。

    而我爸妈,觉得租房子浪费钱,驳回了我的走读请求。

    就这样,我的高一浑浑噩噩。我多次求他们让我走读,从一开始的好声好气到后来的撕心裂肺哭喊,仅仅只是因为我对住宿感到窒息想要走读而已。

    直到我16岁上高一,我才发现,爸妈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爱我,他们爱钱甚至超过了爱我。譬如,我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但一个月的生活费约摸只有400元。其实是不够花的。

    和我一起吃饭的朋友每餐至少打两个菜,因为她爸妈不仅给她每月800元零用,而且还在网上给她的饭卡充值钱。我挺羡慕她的。

    为了不给爸妈打电话让他们给我送钱,每餐我只吃一个便宜的菜。就这样,一整个高一,我都没有好好吃饭。

    我们学校比较人性化,每周日上午是“小休”,这个时间段,走读生不用来学校,住宿生可以出校门买东西,也可以短暂地回一下家。

    我其实是一个很依赖家庭的人,于是刚开始的时候每个小休我都回家。但我妈似乎不喜欢我回家——在我回去的第三趟,她告诉我,以后非大休不要回家了。

    那一刻,我感觉,我没有家了。我像变成一条流浪狗似的,失落落地回学校了。

    从那以后,那半天的小休我再没回过家,也不给家里打电话了。我只是觉得,我很可怜。

新书推荐: 小薇 和乔弥玉谈恋爱 木星引力[先婚后爱] 不协和音【娱乐圈 破镜重圆】 药草幽香花正浓 [清穿+红楼]黛玉长姐爱说点瞎话 天幕剧透逼我抽卡造反[唐] 路人甲小师妹过分有戏! 阴湿天才少女坐拥美人和天下 我修的可是无情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