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万万里,无人得见其边界,共分为四洲。中为白石洲,面积为四洲之最,上多名山秀水,绿树繁花,云蒸霞蔚,美不胜收。城池宗门林立,来来往往,繁华热闹。其西为碧渊,深不可测,远望一片墨黑,有负其碧渊之名。中有海兽,难以对付。再往西为西岐洲,多奇石,色乌沉,为乌金矿,乃炼器铸剑的好材料,价值不菲,世人多冒险西渡来采。生有杂树,不知其名,横枝畸斜,若枯枝鬼爪,诡异之极。北为雪芒洲,终年覆盖着积雪,冰封千里之遥,与白石洲隔海相望。东为瀛洲,多河流沃野,然其西为灵仙海,终年大雾,人入其中,迷路难回,少有人到达。西为炎海,多礁石小岛,海兽居之,人少涉足。
大荒乃是灵界,灵气氤氲,世人多以修行为道。白石洲上宗门林立,以三门四家为首,北为太明门,在明断山以南,西有幻灵门,最南为绿水门,于绿水潭边建宗。四家居于中西,为李、王、杨、燕。几大宗门世家联系颇深,又各有私心。
明断山脉乃是中州最大的山脉,位于中洲之北,自西向东绵延千里,树木丛生,灵兽繁衍。太明门立宗门数千年,历史悠久,门下弟子无数,上有一掌门,下设六阁,其月望阁主名秦端,共有六名亲传弟子。
一日,秦端收到绿水传信,言说门下弟子去西岐采石,沾染魔气,求明心镜一用,并附上宝物若干。几大宗门再有私心,于这些事上倒也愿意伸手相助。
遂唤来小弟子袁融:"你如今也十七,不可一味于宗内修行,该当出门历练一番,如此才是修行一道的正理。""小弟子袁融立于堂下,肌肤胜雪,乌发如墨,双颊有肉,着素裙,安安静静,似一竿青竹,听见师父之言,忙拱手,答道:"师父所言极是,弟子受教。"
那秦端身穿墨色大衫,一派端肃,又言:"既如此,你便往绿水门走一趟,将明心镜交予其用一用,再带回。此去绿水门,恰好要经过泸溪,你便顺道去王家拜访一番,也算尽了你小辈的礼数。"袁融听后,面颊微红,低头拱手,轻声道:"是,弟子遵命。"
秦端又言:"我等为名门正派,修行大道,出门在外,切记自己的身份,莫要做些邪门歪道之事,若不然,为师头一个饶不了你!"
"是,弟子不敢,一定谨守正道。"袁融神色一紧,恭声应答。
"嗯,去吧。"
袁融拿上宝物,走出大殿,转过走廊,便听一声音传来,
"小师妹今日格外好看,想必是有什么喜事发生?不如与师兄说个一二?"话音还未落,一只骨节分明的手便落在袁融肩头,只见一青衣男子长身玉立,"唰"的一声,打开折扇,边摇边戏谑的看着袁融。
袁融还未答,一道稳重的女声响起,"你别逗小师妹,"将那男子的手拨开,握住袁融手,叮嘱道,"绿水门距离遥远,师妹第一次独自一人出门,可要小心些,路上旁的事不必理会,去到王家,不必忐忑,不失礼便好,法器符策都带好了,若有事,只管抓一把扔过去便是。"说着,递过一沓厚厚的符箓。
“啧啧啧啧,怎么不见二师姐对我也这么大方?"那青衣男子夸张地皱了皱眉,哇哇叫道。二师姐杨云仿若未闻,只将符篆让袁融收好,
袁融眼露喜色,声音乖乖巧巧:"多谢二师姐,小融知道。"又转过身对那男子轻声道:"五师兄若出门,二师姐定然也少不了给你。"
“这可不一定,咱们阁里谁不知道二师姐最疼小师妹,哪有我的份。"五师兄陈亦言哼哼道。话落手中突然出现一个紫金葫芦,巴掌大小,灵光氤氲,竟是一个玄级宝器。
杨云眼中闪过异色,语带惊喜:"看来五师弟最近进步颇大,还算用心。"
"那是,这几个月我可是半步炼器房也没有出,潜心专研,才得这一个!"说着抬了抬头,扬着下巴,声音轻快肆意,"这可是乌金石所铸,我好不容易得到一块儿,全用在这上面了,不仅如此,我还在里面炼化了一缕地级紫灵之火。可载人,可容物,可防御,可喷火,啧啧,
五百灵石我也是不卖的。"两指举着紫金葫芦在二人眼前绕一圈,生怕她们看不清楚。
袁融说:"师父知道了定然高兴,五师兄真厉害!"
"那当然,你师兄我可是炼器新一代的佼佼者,名不虚传!"下巴扬得更高了,满脸喜色都快溢出来了。
"呐,给你,小师妹第一次独行,得有个压箱底的。若要谢谢师兄,回来给我讲讲那王家小郎吧。"边说边朝袁融挤眉弄眼,袁融脸腾地通红,嗫需着,说不出话来。
还是杨云见不过去,解围道:"好了,小师妹该准备准备出发了,小师妹,一定注意,我们等你平安归来。”
袁融内心暖暖的,握着紫金葫芦,眉眼弯弯,对着师兄师姐郑重点头:"放心吧,二师姐,我会小心的。""
一路兼程,下明断山,渡沱河,跨泸溪,很快便到了清溪城,此城坐落于泸溪边上,乃是王家大本营所在,城高几十丈,城外熙熙攘攘,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交了入城费,入得城来,便见一条大道直通城池中心,两边商铺林立,来来往往的都是修仙之人,少见凡人,格格气度不凡,或着白衣,飘渺如仙,或穿青衣,俊雅有神,亦有玄衣加身者,神秘深沉。即便是凡人,亦因身在修仙之城而少了几分浊气,多几分灵韵。
袁融一路行来,脚步匆匆,终于到达王氏族地,在门口通传了消息,入得门来,府内亭台楼阁,假山花草,流水喷泉,不一而足,错落有致,雅致深幽,比之太明门的端庄大气,另是一番景象。
随仆人进入大厅,大厅内设有桌椅,分列两边,正中一桌两椅,上挂一幅仙云图,周边轻纱垂幔。正中坐有一男一女,两者年岁约莫三十来岁,男子文雅,女子温和端庄,男子旁边坐着一位年轻男子,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只是不像寻常少年人般跳脱活泼,多些老成之感。
袁融快步上前,躬身行礼道:"晚辈袁融,拜见王道君,王夫人。"
那男子笑呵呵,亲切问道:"小融多礼了,这一路行来可安好?"
"劳您垂问,一切安好。"+
"我亦有许久不曾见小融了,长大了,是大姑娘了。"
"谢道君关怀。"顿了顿,"您二位一切可好?"
"哈哈哈哈,好,好得很!"男子喜形于色,高兴答道,又转身对旁边男子说到:"阿玄,还不快快请小融坐下。",
"小融妹妹不必多礼,快些坐下。"声音清润,若玉石相击。
袁融微微转身,朝那男子俯身,"见过王师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
"小融总是如此多礼,快快坐下吧,不然,旁人说我们慢待了。"那妇人笑吟吟说到,语调不急不缓。
小融低了头,乖乖坐下。
"小融来此,可是秦端那老头有事交代?"那中年男子问道。
袁融恭声答:家师命晚辈前往绿水门,言说途经王家,特让晚辈前来拜访问好。""
中年男子,微微蹙眉,"太明门与绿水门相距甚远,小融行来不易,后半段便让阿玄陪你前往,也好有个照应。"
王玄起身应道:"是,爹。"
袁融动了动唇,起身行礼:"多谢王道君。"又转身向王玄,看向他,道:"麻烦王师兄了。"
第二日一大早,袁融便与王玄一起出发,王玄从储物戒指里取出一艘小船,手指一点,船瞬间变大,若两三间房屋大小,王玄转向袁融,伸手,"小融妹妹,请。"小融绷着脸点点头,上了船。这船外面看着不大,实则内部另叠有空间,大约有十来间房间。
"小融妹妹尽管休息,外面有我看着,你放心便是。"声音若丝线,飘入袁融的耳朵,然后一圈一圈的缠在她的心上,袁融的脸上红晕一片,看起来像一朵出岫的粉云,软软糯糯。
袁融抿抿唇,轻声说:"我还是陪着王师兄吧,我昨夜休息得很好。"
王玄眼睛微弯,双眼凝着袁融,柔声道:"小融妹妹若累了,便与我说。"
袁融听到,双眼微垂,轻出一声"嗯"。
云舟升空,大地在脚下缩小,云朵与他们擦身而过,风被挡在结界外,此时再无他人,袁融控制不住的看向立在船头的白衣男子,每看一眼,心便欢快一分,期待他回头看一眼,又止不住紧张。
袁融与王玄是自小定的亲事,当初袁融父亲与王玄父亲交好,两人便相约做儿女亲家,然而,袁融还在襁褓中时,正魔之战爆发,袁融父母为太明门弟子,抗魔义不容辞,不料却双双战死,袁融便由袁融父亲的师兄抚养,待其长大,再与王玄完婚。
他们二人虽一人在北边的太明门,一人在泸溪边的王家,然宗门世家之间本就多往来,王玄还曾上太明门学剑,在太明门一待三年,这也是为何称王玄为师兄的缘故。
王玄自小天赋悟性都极高,修行一骑绝尘,如今不过才十七岁,却已是年轻一辈中首屈一指的人,一手王氏泸溪剑法使得炉火纯青,未来不可限量。加之王玄长相俊秀,为人稳重温和,又是自小定亲,袁融的一颗心早就落在未婚夫身上。王玄待这未婚妻也是处处体贴,袁融便越发刻苦,想修炼有成,好与之并肩。
因着绿水门等着明心镜驱除魔气,这二人一路便不敢耽搁,埋头赶路。很快便到了绿水门,绿水门并立为三宗四家,门下弟子众多,与其他宗门多修习剑法不同,他们以阵法为长,绿水门门主姓何,单名一个为字,乃是地级后期修为,此次门下中魔气的弟子有一位便是其亲传。
袁融王玄二人将明心镜交予绿水门掌门,待其完全驱除出魔气后便不做停留,起身返回。回程途中不比去时有事,匆匆赶路。便一路悠游,二人或共赏烟霞日落,或并肩走在乡村小道,看老牛暮归,好不惬意。少年人的情感纯真明净,又是未婚夫妻,情感一日深过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