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像割韭菜,可以的留不可以的扔,一波又一波一茬又一茬。张海总是在想这世上怎么有这么多大龄青年,就像秋天割不完的豆芽繁茂。随着相亲这件事在张海生活中不断深入,张海也悟出了一些门道。这世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未婚男女?纯粹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男女之间不是喜欢你的你没看上,就是你看上的不喜欢你。要不就是两人都看上了,短暂接触后发现三观不合只好pass。好不容易遇上一个三观合适的,又因为彩礼问题最后谈崩;彩礼也谈好了却因为结婚当日对方各种黑料导致再无交集。张海就在这样的“深刻领悟”中度过了一年。第二年开春她终于受不了了,经过博弈当面拒绝了父母的各种说服,取得了胜利。但胜利是短暂的,现实是残酷的。父母对张海的婚事就像白居易的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国庆是一个适合干任何事的假期。可以休息、旅游、当然也可以相亲。终于在父母不屈不挠地唇枪舌剑下,张海只能再次妥协,这次却遇上了她的正缘。
张海记得那天的天空很蓝,刚下过雨的空气透露着泥土的清新。张海缓慢地在卧室挑衣服,早已收拾妥当等在门口的父母焦急地等待着她出来。母亲抬腕看着手表,终于踢开卧室门,随意抓起床上放着的连衣裙,嘴里嚷嚷道:“我是看出来你的大意思了。不过即便真的不想去,既然已经答应了别人,至少要拿出合适的态度,你这样拖拖拉拉像什么话。”张海不服道:“又不是我答应的,恨嫁的是你们,赶鸭子上架的事,谁愿意!”当然这些话她只敢在心里嘟囔,嘴上是只字未提。就这样张海穿着床上随意放着的那件红色连衣裙出了门。张海性格虽然是个马虎女,但外表却是实打实地相当气质。170的身高加上不差的五官,在美女群里基本上没被比下去过。明艳的红色衬托得她就像一颗红樱桃,这是后来结婚后张泽亲口告诉她的。那次相亲后张海与张泽开始了交往,围在张海周围的男孩子中,张泽不是最优秀的,但却是最打动她的。在二人相处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男孩子一直在苦追张海,即便张海坦诚告诉他自己已经有了男朋友,他依然坚定认为张海是他一生中追求的伴侣,甚至在张海家门口围追堵截,不分情况地自作主张在这场博弈中最终彻彻底底出了局。当张海告诉他自己决定要结婚了并义正词严告诉他自己与他永远不可能时,他在迟疑几分钟后对张海突然破口大骂,直到眼眶通红才愤然离开。张海看着他的身影并没有生气,从一开始张海就告诉过他自己与他不可能,她不明白他为什么要突然骂她,但她清楚一生中能像这样义无反顾即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追求者真的很少很少,毕竟在各种名利场的利益、诱惑充斥下,保有一份纯粹的爱情非常难得。她很幸运自己遇上了这样的感情,但爱情不是感动。
锣鼓喧天的炮仗声中,下茶、出嫁、回门终于度过了热闹非凡的三天。时间是个神奇的存在,此刻的她竟然已经结婚了!她还记得订婚后婆婆与公公还讨论过同姓结婚是不是要换锅,母亲与父亲商量买两个什么样的暖壶带到新房,才能更彰显好事成双的特征。张海不解为什么要送一对暖壶才能好事成双,结婚后都睡一张床,尿一个夜壶了,搞两个壶多尴尬?这些奇奇怪怪的礼节,这些满满的回忆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而此刻的她竟然已经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