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网游世界中,女玩家们就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
这里的“情况”指的不是打怪有多么困难或者刷副本她们不能通关,而是女玩家们很容易遭受一些男玩家的骚扰和辱骂。
一方面,有的男玩家会直接询问隐私问题,对着女玩家开黄色玩笑;另一方面,有些男玩家会以一种“我要带妹”的心态“优待”女玩家,如同开屏的孔雀一般卖力展现自己的“男子气概”。
虽然像陈果讨厌的“金公主”那样的女玩家不止她一个,但也有很多女玩家对这种把她们默认为弱者和一种可以通过游戏中的交流就轻松获得的资源的行为极为厌恶。
在这样的风气之下,有不少女玩家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性别,才能获得相对清静的游戏环境。
在社会普遍认知中,游戏被视为男性主导的领域,市面上很多游戏最初就是专门为男性设计的,考虑的也都是男玩家们的喜好,对女性玩家们并不友好。
在开发和研究游戏的“程序猿”们的理解里,热爱挑战的男玩家们对格斗、射击、生存、战略、冒险、解密、体育以及经营等各种类型的游戏都能很快上手,而女玩家们则更适合不需要那么多技术、只需要有足够耐心的换装和养成类游戏。
在他们看来,女玩家们更在乎游戏的视觉效果和游戏体验,更想通过游戏去获得更多关注,并不会像男玩家们那样认真钻研技术。
而男玩家们显然比女玩家们更容易得到满足,他们只需要让游戏中的女角色足够暴露,让女性NPC主动献媚,就能吸引到不少男玩家主动氪金,成为该游戏的忠实拥护者。
荣耀这款网游的开发者并没有这样物化女性的想法,在荣耀大陆中,同样的职业,选择不同性别并不会造成什么差异,这也是荣耀能够收获众多女玩家喜爱的原因。
对于女职业选手来说,她们既要应对技术质疑,又要应对性别偏见,在电子竞技领域所要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叶下红(柳非):[“偏偏某些媒体人仅仅为了制造话题,就故意对女选手挖坑甚至上纲上线,刻意引导和挑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情绪。”这段话写得太真实了!]
虽然女选手们都有过类似的遭遇,但只要是看过近期兴欣的赛后采访和最新的电竞周报的人,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那个人绝对是阮成。
苏沐橙此时正在和文姬一起撸猫,猫猫们在她们力度正好的按摩下呼噜声就没停过,“文文,你说他会不会正在无能狂怒呢?”
文姬配合地看了看自己发表文章的时间,想到了阮成习惯性上网浏览的时间,“我觉得,他可能在想该怎么怼回来吧。”
人对一件事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12秒,过了这12秒,人就会恢复往日的平静,这也被称为“12秒效应”。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都会被这12秒控制,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也不排除他还在反复‘欣赏’他写的那篇‘佳作’的可能。”文姬在阅读阮成过往的稿件时,就不难看出他对他写出的那些新闻稿的迷恋了。
是的,阮成绝对是那种在写完文章之后还要反复阅读、感慨自己为何能有如此天赋的那种人。
“真希望他快一些看到文文你写的文章,简直高下立判!”苏沐橙不无期待道。
她们这些女选手都不觉得唐柔有什么值得批判的地方,身为职业选手,给自己制定目标且拥有朝着最高处不断攀升的勇气,难道是什么不应该的事情吗?
在这个圈子里,实力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唐柔是曾信然那种在赛前会因为畏惧对手而影响整场比赛的新人,她将一挑三作为目标的确显得有些狂妄自大,可她在对阵百花的时候,不仅做到了一挑二,第一个拿下的还是全明星选手!
况且唐柔只是在比赛中比较倾向于个人独当一面,在面对采访时,她的言行举止非常得体,并未因为初出茅庐就取得如此佳绩就迷失自我,而是为自己制定了阶段性目标。
然而,某些“懂王”总喜欢故意制造矛盾,缺乏专业认知却还能宣称权威,对女选手们的实力和进步统统视而不见,他们发表的言论缺乏深度和准确性,显得极为荒谬。
舒可欣和舒可怡除了训练时间无法看手机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时刻关注自家偶像的动态的,自然没有错过姬文最新发的那篇文章。
“姐姐,姬文大大提到我们了!”舒可怡兴奋地指着文章中的一处,“这里这里!!!”
“是啊。原来我们的努力真的又被注意到。”
舒可欣虽不如妹妹一样兴奋到直接蹦了起来,却已经在转发支持自家偶像了。
“啊!姐姐好狡猾!”舒可怡见舒可欣先自己一步,忙做了相同的操作,“在这上面,我可不会输给姐姐!”
她们已经全然忘记烟雨经理和她们说的什么“一定要维护好个人形象”“千万不要跟你们队长学”之类的话,一心只想着支持自家偶像。
“她们还挺有眼光的嘛!”
舒可怡看着女选手群里的谈论,都是在认同姬文大大的观点的。
……
“女选手们需要更多包容性政策和平等机会。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打破刻板印象,避免将性别标签化,为女选手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才能让她们得以在公平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潜力。”陈果读道。
她已经将这篇文章读了不下十遍了,读得同样在遛弯消食的兴欣众人都能把她重点读的那几段背下来了。
“说起来,小文你这比直接怼人还要厉害啊!”
魏琛道。
阮成尤其喜欢对女选手们提一些刁钻的问题,利用舆论压力,让被他针对的女选手们只能有苦说不出,还有不少新人也惨遭毒手,被他制造的话题弄得成日心神不宁。
文姬在文章中可没有单说阮成在针对唐柔这回事,应该说,她甚至都没有提“阮成”这个名字。
然而,她所举的那些例子还都能让人对号入座,这可比直接指名道姓还要让人难以反击。
如果阮成在公众视野中表现出对这篇文章的不满,就会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篇文章,就算不会立刻察觉到阮成和文章中提到的反例之间的关联,也会在心中埋下怀疑的种子。
而阮成的所作所为,是经不起网友们的推敲的,反而会加快他被公众彻底抛弃的进程。
这其实就和阮成不断靠舆论压力想要让唐柔和兴欣对他服软一样,只不过唐柔是被他引导的,并没有真的说过什么狂妄自大的言论,而阮成自己可是真的做过无数故意引导舆论导向去欺压他人的事情的。
而文姬明显比他要高明多了,不难想象,阮成在被自己用惯了的手段反过来攻击时,只会更加憋屈。
“所以,他也就只能在家里自己生闷气了。”
魏琛解释道。
众人闻言,心道:(原来这么复杂的吗?但是光是听着就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