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庄已经存在了很久了,其历史有千年之久。或许某些人的祖先都在燕庄求过学。千年历史都是祥和的。
庄主是一对姓唐的夫妇,诞下一儿,唤名为依窦。唐依窦从小就跟着爹娘,看他们教学。因此在入学时比同龄学子要聪慧些。燕庄既是有名,也当然有他的分。人们一提起燕庄就都会提到庄主那聪慧活泼的儿子。唐依窦也就理所当然在燕庄的学堂里混的很好,学子都叫他师兄,他也和大家都相处的很好。其中更是有一个叫苏北羔的学子和他要好的很,几乎形影不离。有一日在庄稼地里收红豆,苏北羔就说:“要不我们给对方取个小名?我要叫你红豆!”
“那,我叫你年糕。”唐依窦嘻嘻着就答应下来。
后来学了古诗,有一篇《相思》唐依窦尤其喜爱,时不时翻出来念:“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巧了,苏北羔也爱这首诗,便是同乐。
好景不长,在唐依窦十四岁的时候,燕庄里发生了动乱,除了部分学子,整个燕庄被杀了个殆尽。
刚开始遇害的是唐依窦的爹娘。唐依窦一日从学堂回来没找到苏北羔。等他绕了一大圈回到燕庄主殿,入眼的便是躺倒在地的爹娘和握着银刃瑟瑟发抖,瘫坐在地的苏北羔。殿内一片血腥之气。从此二人缘分便断了,苏北羔也说过不是自己做的,但证据确凿,已无法狡辩了。苏北羔当晚便将自己的爹娘亲手杀害,只为辩证清白。大家一致认为这只是做贼心虚,杀人请罪。当晚,苏北羔也自尽了。
第二天,一伙人涌入燕庄,将燕庄所有人杀尽了,并将唐依窦和他的其他亲族在燕庄后山杀害,只留下了一部分学子。整个燕庄除了学子,全都被如同“改朝换代”般翻新了。那一伙人的领头成了新的庄主。
以上都是民间流传的《燕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