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当金秋,天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宝蓝色。
扰人清梦的梆子声已渐行渐远,安定候府,落清苑内,一名少女的身影正在厨房忙碌。
少女高挑的身姿,宛若玉树临风。她身着一袭白底绣花的衣裙,裙摆随风轻舞,如同云雾缭绕。腰间束着同色的丝带,更显得她身姿曼妙,仿佛是从古代画卷中走出的佳人,而百合髻则显示着少女的干净利落。
院内仆妇丫鬟们的脚步声在寂静夜色中显出声来。
不一会儿,有人开始低声询问:“小小姐,都已经这个时候了,你怎么还没有歇息啊?熬坏了身子可怎么办哪?”语气充满了担忧。这是落清院内的管事张妈妈,她从苏扶楹出生开始就陪伴在苏扶楹的身边,从前是苏扶楹母亲江颜的陪嫁丫鬟,苏扶楹出生以后就留在她身边了。
“张妈妈,我还不困,我在研究糖水的新品,明天要去安定楼。您帮我安排一下,有劳妈妈了。”她嗓音清雅,如古画中的佳人低语,细语如丝,带着几分矜持与温婉,令人心醉神迷。
张妈妈只得作罢,见天已经有了变亮的趋势,她向府内杂役们的住所走去。
安定侯府待人亲和是众所周知的,府内设置了一个小宅院,大约将近十间屋子,供府内临时的杂役们或者无家可归的人以及流浪的小动物们居住。
张妈妈深受安定侯府“一切众生皆无差别”理念的影响,她想明日小小姐要去安定楼施行善举,那么一定要派人保护。可上京城内一片祥和,井然有序,并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不如将保护这差事交给那些临时的杂役们。毕竟他们赚钱不易,给他们多一些赚钱机会补贴家用,也能生活得更好一些。
思索着她已经来到了杂役们的住所,“笃笃笃”她轻扣大门,等待片刻,就有人打开了门。来人看见是她,毕恭毕敬地行礼:“张妈妈,是有什么事使唤我们吗?”
来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头发干净整洁,面容上的胡须也不长,很明显是刚刚修理过。张妈妈隐约记得这个人还没成家,自己一个人在京城里,靠卖苦力为生,前几天帮助安定侯府搬运花草,便在这里住下了。她见这人身强体壮,可以承担她所想的差事。
于是开始低声解释:“是这样的,每个月我们小小姐会腾出来至少4天的时间去安定楼,你也知道我们安定侯府,待人友善,小小姐也是啊,她心疼那些像你一样靠自己力气赚钱的人,她深知你们的不易。于是呢,咱们小小姐就想研究一些夏日清凉的饮品,冬日温暖的甜羹。每个月找日子分发一些,我们小小姐觉得甜水铺里种类的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就自己参照古籍研究配方,尝试成功以后拿到安定楼去准备,然后免费发给百姓们。这不又到日子了,但我们小小姐毕竟年纪尚小,还未出阁,要是路上遇到什么意外难免不妥,所以我想找你们一起前去,要是真有什么意外也好及时保护小姐。”
“早时初来京城,常三便听闻安定侯府小小姐乐善好施,没想到真是如此,张妈妈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小小姐。”来人拱手作辑,充满尊敬地说道。
张妈妈顿时眉开眼笑:“好,那你再帮我找几个弟兄们一起前去。”
随后张妈妈就准备其他事情去了。不知不觉间天已大亮,苏扶楹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哦天哪,一夜没睡,但愿一会儿还能打起精神来。”然后捏了捏揉了揉自己的脸蛋,试图让自己变得清醒一些。
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后,等待洗漱时,苏扶楹的母亲江颜进来了,她看见整洁的床褥,内心明了:女儿又是一夜没睡。可她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上前替苏扶楹整理好发饰。
随后她将苏扶楹推坐到梳妆台前,轻声说道:“楹楹,一会儿是又要去安定楼了吗?让母亲为你挑一只发簪可好?”江颜看着女儿梳妆台上的发簪,思索片刻,便挑了一个檀木梨花簪。
“楹楹,今天去安定楼,不必太张扬。母亲看这只素雅的檀木簪就很好,你觉得呢?”苏扶楹忙碌了一夜已经很累了,但她还是挤出笑脸对母亲说:“母亲挑的自然是最合我心意的,您来帮我梳妆吧。”苏扶楹转过身搂着江颜的腰身撒娇:“母亲,今天晚上我想吃您做的海棠糕。”“好好好,母亲给你做。”江颜看着女儿娇憨的模样,内心喜欢的不得了。
张妈妈进来,先是对着江颜福了一福,“夫人”,然后转向苏扶楹:“小小姐,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出发?”江颜转头看向苏扶楹,“现在就出发吧,晚上早点回来,吃母亲做的海棠糕。”说最后一句话时,苏扶楹弯眼一笑,甜甜地冲着江颜喊。江颜听了这话,嗓音含笑,细心又温柔地安抚:“楹楹,那母亲为你准备一些糕点,带着路上吃。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早点回家。”然后出了门。
侯府门外,车马早已备齐。苏扶楹捧着冰盏珊珊现身时,张妈妈已经将糖水配方放置妥帖。见苏扶楹解下斗篷,垂首钻入马车,待苏扶楹坐定,张妈妈悉心地拿出帕子替苏扶楹擦掉脸上的汗珠,眼底浮现出些许笑意:''小小姐,这是夫人为您准备的糕点,您先用些填填肚子。”
“好,妈妈要不要用一些。”苏扶楹笑得眉眼弯弯。
车鼓声在耳边嗡嗡作响,忽的,马车停下了,苏扶楹不受控制的向前一倾,幸亏张妈妈及时扶住她,才不至于跌倒在马车上。
张妈妈急忙大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常三低头行礼,恭敬回答:“让小小姐和妈妈受惊了,前方有一个青年男子背着一个老人跪在路上拦住了路,那老人看上去应该是他的母亲。”
苏扶楹掀开车帘,青年男子立刻上前,跪拜行礼。“请问是苏家小姐吗?您菩萨心肠,我母亲路上突犯旧疾,请您捎带我们一程,送我们去医馆吧。”男子的声音带着仓促与焦急。
苏扶楹立刻下了马车,对着常三说道:“把他们带上车,送他们去医馆,你就不用回来了。”然后回头示意张妈妈,张妈妈见状赶紧掏出荷包,递给常三:“这是你们的赏钱,拿下去给弟兄们分一下。你们的差事就算结束了,然后就回家吧。”
苏扶楹向前走到青年男子的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宽慰道:“放心,赶紧进去吧,你的母亲一定会平安的。”随后离开了,没有人注意到苏扶楹经过时,偷偷在男子的口袋里放入了一锭银子。
“菩萨心肠?阿清,你怎么看?”人群中,折扇轻摇,翩翩公子一身红衣,风姿绰约,笑颜如花,狡黠中透着一丝不羁,令人心生欢喜,恍若梦中人。
相伴而立,白衣公子风华绝代。眼眸深邃如星辰,流转间,仿佛囊括了天地万物之美,令人心醉神迷,声音碎在耳畔,“如何不必我说,世人自有定论。”眼前却不由自主地浮现苏扶楹偷偷给青年塞钱的画面。
繁华的街头,人潮汹涌。他逆着人流前行,她则在人群中穿梭。
“那两位公子生的好生俊俏。”路人低语。
苏扶楹回头望去,目光交汇的那一刻,所有的喧嚣与嘈杂都仿佛被隔绝在外,仿佛只剩下他们两人的世界。
白衣公子看见佳人轻轻转身,裙摆随之飘动,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那回眸一笑,百媚生,仿佛整个世界都因她而灿烂。
苏扶楹见状不由窃喜:又是一个臣服于本姑娘美貌的人。
“小小姐,食材都已经在安定楼准备好了!”一个姑娘匆匆跑来。
这个姑娘是苏扶楹的贴身丫鬟,名叫知荷,苏扶楹在七八岁时,夏天去寺庙里祈福,在开满荷花的池塘边,遇到一位无家可归的姑娘,便将她留在自己身边。苏扶楹说她们二人有知遇之谊,希望这个姑娘以后的生活都和和美美,于是给她取名叫知荷。
“好,我们现在就过去吧。”苏扶楹继续向前走去。
安定楼外,百姓聚集,天青色帆布升起,苏扶楹沉着开口:“今天安定楼内准备了免费的清凉糖水,欢迎各位前来品尝。”她的嗓音如夜莺啼鸣,清脆悦耳,又似古筝轻弹,悠扬中带有几分含蓄与淡雅。
众人都一哄而进,无人注重在不远处的两人。
“阿清,这是那位菩萨吧?我们也进去凑凑热闹。”说罢,两人随着人流进入安定楼。
“知荷,我先去楼上休息了,糖水配方在王妈妈那,你带着浆人先准备出来,准备好后去二楼叫我。”苏扶楹劳累一晚没有休息,此时此刻已经非常疲惫,于是去了二楼雅间。
“小二,二楼是什么地方?给我开一间上好的厢房。”
“回客官,二楼是雅间。请您二位上楼,到靠窗一侧的屋内休息,稍后为您送糖水。”
可店小二忘了,安定楼南北通透,上楼后左右皆为靠窗一侧。在面对陌生环境时,大多数人的习惯都是先看向右侧,这二人也不例外。
他们走到右侧靠窗的屋外,轻轻推开门,走进去。
“阿清,这姑娘好像还真是菩萨,免费送糖水,善举啊。我累了,先去休息一下。”然后向屋内深处的床榻走去。
地上铺陈着柔软厚实的密绒花鸟地毯,落地软绵无声。放下流苏金钩,重重雪白绡纱幔帐翩然而垂,隔出一方清梦。香楠木架子床三尺之外,一座青铜鼎兽口中徐徐散出轻烟。榻前仙鹤腾云灵芝蟠花烛台,红烛是新燃上的,加以云丝刺绣如意团花图案的大灯罩,莹莹烁烁,恍如幻境。
他愣住了,凉凉开口:“这安定楼内的雅间布置的像女子闺房暂且先不说,这青天白日的,燃什么灯啊。”
片刻,他缓了缓神重新开口:“嗯…这东家是姑娘就是不一样,连房间都布置的这么精致。”随后整个人以一种极其放松的姿势躺下。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