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一次站上了国际赛的赛场,这一次我的对手是来自德国的于尔根,也是一个高智商协会的成员。他长得还可以,挺清秀的,不过他岁数也不小了,今年26岁,现在是奔驰的工程师。本来他还瞧不起我,可惜了,碰上我这个“隐士”来教他学做人了。
    我们在台上做自我介绍的时候,突然,一直安静观战的杨振宁教授发话了。“王宇晴同学,我听我一个同事说,他的孙子跟你是同学,我就是因此才接受《最强大脑》节目的邀请的,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哦,您说的是小郭同学吧,我跟小郭是发小,小郭数学成绩可好了,次次都考100分,我还要向人家学习呢。”我上辈子八年级的时候就老听小郭吹牛说他爷爷跟杨振宁教授是同事,没想到上辈子的小郭真没吹牛,这辈子《最强大脑》居然还能沾到小郭的光邀请到杨振宁教授。
    学过语文和物理的都知道,杨振宁教授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还是“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世交,七年级下学期第一篇课文就是杨振宁缅怀邓稼先写在清华校报上的,还跟“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一起共事过,这位的含金量可想而知,就连刘慈欣写《三体》给叶文洁的丈夫起名都要参考这位。没想到这位隐藏的大佬居然还能关注到我,可惜系统告诉我2025年10月18日他老人家就逝世了,系统说这是她回到主世界打听消息的时候知道的。他老人家今年已是95岁高龄了,因为现在是2018年1月份,老人家又是国庆节的生日,所以他现在是没满96岁。
    我还记得上辈子学过的一篇课文,里面有一段话特别令人热血沸腾,“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双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我们这次挑战的项目是“莫比乌斯环数独”,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张长条纸上印着五组连续的完美数独,这张纸随后被拼接成为一个大的莫比乌斯环,然后再沿着三等分线剪成一个大环套小环的结构。再把大环和小环分别剪开混进50个干扰项里面,就看我们两位选手怎么复原莫比乌斯环并找出来原来的数独题目吧。这个项目要想成功复原出来,就是要在75000种可能性里面找到那唯一的一种,难度还是不小的,但是我可是无数前世的观众们的遗憾意难平情绪汇聚而成的代表啊,这一次我一定可以的。
    记得上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还只有小学五年级,因为当时学业不如初中繁重,所以还有时间看电视节目。当时好奇的我就拿起家里的针线和碎布条自己缝了一个莫比乌斯环出来,想要验证这条规律,可惜没有验证成功,我当时还闷闷不乐了很久呢。
    比赛正式开始了,我们都走到了那一片圆环前面,开始仔细的查看每一个莫比乌斯数独条。不知是不是我运气比较好,我才看了10个就发现了正确的数独条,于是我摘下那两个环开始试着拼贴了。
    底下的观众们看的是提心吊胆又热血沸腾啊。但是好在结果是好的,我真的试着拼出了正确的数独,正反面都核对了没有失误!于是我按下了象征交卷的按钮,随后就安静的等待着比赛结束。幸运的是我的答案果然是对的。于是至此我们中国队对战国际队六战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