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内,始皇帝听见外面惊喜的声音,急行而出。陛下平日里最注重仪态,可今日冕冠之下垂旒晃动也不管了。
大殿之外,林墨站在阳光之下,身影不在虚无。她站在那边,怔怔地看着地上自己的影子,伸手,影子也跟着动起来。
周围一片欢呼之声:“神女现形了。”
“见过神女。”
始皇帝上前几步,激动的握住了林墨的手,触之真实细腻,令人动容:“神女,终于可以显形了,恭喜神女,恭喜神女。”
林墨的手被始皇帝握在手里,也感受了始皇帝掌心的温度和指尖的薄茧。
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这个朝代的人的温度,也在这时,才真正的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世界。
之前的她被这个世界排斥,其实是有一种身在梦中的感觉。
如今,大梦初醒,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
始皇帝喜悦的脸庞近在咫尺,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原本沉稳的脸上充满了笑意。
林墨也跟着笑了起来,反握住始皇帝的手:“陛下,他们都能看见我了。我的功德被这个世界承认了。”
始皇帝大笑几声,牵着林墨的手就往殿里走:“哈哈哈哈,朕要让全天下的人,都见见神女。来人,蒙毅呢,快举行庆典,寡人要将神女封为国师,寡人要宴请诸大臣,寡人要昭告天下。”
这段时间,得益于林墨贡献的资料,大秦真的是蒸蒸日上。
首先是纸张的诞生和全面推广,纸张轻便,在加上印刷术的配合,大秦的政务传递比之前以前方便了好几倍。
单单纸张和书籍的贩卖就抵得上以往大秦一整年的税务收入。
始皇帝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帝王,书同文,车同轨,这些都是他十分优秀的政绩。他要将纸张的使用全面铺开,底下的人自然也会全力配合,这可比前两者来的简单的多。
纸张真的是太过便捷了。而且,买来也不是很贵。
纸张在朝廷推行的很快,在民间也是。
有始皇帝亲自批准的书籍,也在全国全面铺开。
这些记载着有利于秦朝的书籍,比竹简更多,更加流通。
始皇帝已经可以预见的将来,大秦子民学习的都是大秦的思想,大秦的历史,大秦的政令,其余诸国信息都会消失在时光之中。
这不比焚书坑儒来的好。
那些笨重的竹简,尘封在老旧的房屋之中,以后都不在能见到天日。
那些六国余孽的子嗣,将成为秦朝的子民。
朝廷成立学堂,招收所有学童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大秦一统天下的念头将刻在每个孩童的脑海里,那些六国余孽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就不会有复国的念头了。
只是,这个事情太过费钱。
只能从咸阳开始,一步一步的朝每个郡县铺开。
这件事情,影响到大秦的千秋万代,他会慢慢来,扶苏也会慢慢来,他们有时间的。
纸张好用,但普通民众其实不识字,也用不到纸张书籍。这些都是权贵所用。
制盐之法也是。
如今,平民百姓的盐大部分还是和以前一样,但是王公贵族朝廷大臣们已经吃上了雪花盐。
这种雪花盐,毫无苦涩之味,就算是比普通的盐贵上百倍,他们也趋之若鹜。
这是限量发售,始皇陛下也在吃的精品。
上行下效,他们以用得起雪花盐为自豪。
若说书籍和雪花盐,使得陛下在权贵手中狠狠的挖了一笔钱,是陛下的掌中宝。
那么琉璃制品和铁器就是陛下心头爱。
琉璃这种东西,晶莹剔透仿若仙品,没想到知道了方子制作起来如此的简单。
如此简单不说,还很受权贵的喜欢。
始皇帝陛下仅仅是拍卖了9套琉璃杯,便能抵半年的税收了。
物以稀为贵,琉璃杯不适合在出现了。
不过,琉璃杯少,酒可不少。
大秦因为神女给的方子,制酒的工艺好了许多。
无论是赐给大臣还是贩卖给权贵,都是天大的源源不断的收入。
始皇帝因为这些,异常忙碌,但是越忙越开心。如今国库充盈,又因为神女纺织机的出现大大的改善了民生,众位公主们又不辞辛苦的前往各地施粥布衣,大秦蒸蒸日上。
这一切都是因为神女的出现呀。
所以见到神女能够现世,最开心的就是始皇帝了。
他要向所有人宣布,天佑大秦。
林墨被始皇帝牵着走,按在了大殿的椅子上。
宫人的喜笑颜开的端上水果点心,又不好意思的偷偷打量。
始皇帝开心,也不苛罚,所以宫人们胆子也大了点。
林墨任由宫人侍卫打量,就当作看不见。
她只看见始皇帝兴奋的对着蒙毅说道:“今日,不,今日太过仓促,三日后,朕要封神女为大秦国师,要向天地祖宗祭祀。你叫上扶苏、宗正前去准备,准备得越盛大越好,还有朕要宴请全咸阳的百姓三日,普天同庆,这钱,由朕出。”
蒙毅沉思,蒙毅为难。
林墨笑着阻止:“陛下不必如此铺张。我无意成为国师的。”
“这怎么行呢。”始皇帝皱眉,刚要说话,就被林墨制止。
“我知道这是陛下的好意,只是我不喜张扬,日后也不想后人评判于我。我不喜珠宝华服,金银美玉,也不要钱财权柄,只想积攒救世功德,安静度日,不被世人所扰。还请陛下成全于我。”
林墨确实无欲无求,端得一副神仙做派。
始皇帝给林墨了那么多赏赐和分红,林墨只挑挑拣拣了一些衣服,少许首饰,和个别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其余的卖了成立了慈善基金会,挑选了几位公主和宫人打理,用于慈善和日常运行。
只是没有人敢如此拒绝始皇帝,始皇帝虽然有些不满,也确实很想炫耀这个活着的祥瑞,只是林墨不想,他也不好逼迫。只能退而求其次:“既然神女不想成为国师,也无妨的。只是参加一下宴席,在城墙之上见见百姓,让百姓见见神女可好。神女惠泽万民,万民都想见见神女呢。”
民众是林墨的软肋。
林墨点了点头,不在拒绝。
三日后,陛下将和神女一起祭祀祈福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咸阳,甚至是咸阳周边的城市。
所有没有见过神女的人都在议论纷纷。
神女怜爱世人,创造纺织机,又和公主们一起做慈善,在民间风评很高。
冬日寒冷,柴火也贵,朝廷也在陆陆续续建造了一些公共的火炕暖屋,供流民或穷苦人家取暖过冬。
神女降临后的第一年冬日,靠近咸阳一带的地区,因寒冷和饥饿而死去的百姓,减少了一半以上。
明年,后年,这些将在全国推广。
这是实打实的在做利民的实事,普通民众也很好满足。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