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完成了一半,时苒有些累不想写了,于是打开电视看动画片,转了几个台之后,她找到了正在放机器猫的频道。
“大雄!”
“上学要迟到了。”
看了一会儿之后,门锁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时苒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舅舅回来了。
“舅舅。”
时维一边放下手里的包,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这么喜欢机器猫啊。”
时苒点头,“当然。”
接着她说起下午来新邻居的事情,“那个阿姨最后送了我鸡翅,我没有推拒成。”
“没事。”
“那?”
时维坐到沙发边上,跟时苒解释道:“对面的那家男主人是我们学校从国外新引进的人才,我和他已经在学校打过照面了,他家孩子也就比你大一岁多。”
“嗯。”
接着,时维又扔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你们以后还是一个班呢。”
时苒惊讶:“您还知道这?”
时维点头:“对啊,以后你俩在一个班还有个照应。”
时苒想起刚刚见过的宋立言,第六感告诉她,他看起来好像并不是那么的好相处。
如时维所说,周一小早读结束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便将宋立言介绍给了大家。
“同学们,这是我们班这学期新来的宋立言同学,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他会和我们一起学习。”
话落,宋立言适时地开口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宋立言。”
坐在时苒后面的池梁带头鼓掌。
时苒看着站在讲台上的宋立言,伸出手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有那么一瞬间,时苒觉得宋立言的目光和她交汇了,于是她迅速地别开眼,看像黑板上的字。
张老师指了指池梁旁边的空位说道:“池梁,你带头鼓掌,那就你和宋立言坐同桌吧。”
安排好之后,张老师离开了教室。
接着,她听到身后的池梁悄声说道:“池梁,池塘的池,黄粱一梦的梁。”
“宋立言。”
时苒突然想起来书上曾经讲过,立德、立言、立功为古人所推崇的“三不朽”。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人如其名。
这时铃声响起,教室里不再如刚才那般安静。
时苒还在犹豫要不要再和宋立言打招呼的时候,池梁和她旁边的邹韵已经对着宋立言继续输出了。
甚至还介绍了她。
“这是邹韵,这是时苒,她比我俩都小,所以我们经常叫她时妹。”
时苒也转过身子和宋立言打招呼,“嗨,又见面了。”
邹韵很会抓重点,惊诧道:“你们认识?”
宋立言说道:“我家现在是和她住对门。”
理清楚关系之后,池梁哈哈道:“那我们可以一起放学了,咱们都住一个家属院。”
接着,时苒又听见池梁问:“今天我们放学后就可以一起走,你骑车了么?”
宋立言答:“骑了。”
……
体育课上,自由活动开始之后,时苒嫌晒,于是坐在看台的阴凉处休息,看向不远处正在踢球的一群男生,她发现宋立言也在其中。
而且他还和大家配合的很好,就好像之前就在一起踢过球。
看来这位宋同学人际交往能力还是很可以的,一点也不像她,总是需要别人主动才能交到朋友。
体育课结束之后,因为下节课是自习,时苒作为语文课代表,去办公室领了今天要做的小卷子才回教室。
所谓的小卷子,就是一道古诗赏析,加上两篇阅读和几道成语题。
卷子分发完毕,时苒坐回自己的位置,准备先把今天的数学作业完成。
身后的池梁用笔轻轻敲了一下她的肩,“时妹,先写语文呗。”
时苒扭头把今天的语文笔记本递给他,示意他先把语文课的笔记补好。
池梁接过,大方地跟宋立言分享,因为不能说话,他在纸上写道:她的笔记很全,你可以看看,属于符合语文老师的要求。
宋立言看了过来,笔记上只有黑红两种颜色,条理清晰,非常有逻辑性。
而且还很有厚度,前面的还有上学期的东西。
他的语文成绩属于所有成绩里最差的了,看来可以借过来看看。
……
放学之后,四人一起骑车回去,进了小区之后,几人便分开了。
时苒和宋立言一起在车棚锁车,进单元门的时候,时苒听到宋立言想要借她的语文笔记本。
“好啊,我今天晚上不用,那就先给你吧。”
说着,她从书包里掏出来,“给。”
宋立言双手接过:“谢谢。”
时苒露出一个笑:“不客气,我们是同学还是邻居。”
回到家,家里依旧是没有人,时苒走到餐桌前,上面放着两个被罩着的盘子,伸手一摸,还是温热的。
看来舅舅又是学校临时有事情了。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给她留言。
正准备去厨房看看的时候,门打开了。
“舅舅,你去哪了?”
时维拎起手里的袋子,“去给你买这个了。”
时苒一看,是她最爱的王记烤鸭。
“谢谢舅舅。”
“洗手我们吃饭了。”
两人坐到餐桌前,时维给时苒卷好一个烤鸭,“吃吧。”
接着,时苒听到时维说:
“我打算明天和你小刘阿姨去领证。”
时苒并不意外,也并不介意,咽下嘴里的肉之后,语气一派自然说:“好啊。”
看不到时苒有任何抗拒的样子,时维暗暗松了一口气。
接着时苒又说:“只要不把我送回我爸那边,都可以,你们再生小孩子我也不介意。”
时维心头有些不是滋味,但又不想让时苒看出来:“舅舅都多大了,有你和你哥就足够了。”
这个是时苒没想过的回答,她咬着筷子问:“那小刘阿姨不想么?”
时维自然不会把真实情况跟小孩子说,只是说这是他们决定好了的。
饭后,时苒回到了自己的屋子写作业,看到摆在手边的语文书,她想,也不知道新同学喜不喜欢她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