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女王蜂的王巢。
白棘和编号011准时到达约定地点,与女王蜂及另三个虫族守卫者汇合,准备一起进入地下遗迹。
遗迹入口位于王巢地下纵横交错的通道之内,通道日常都有卫兵把守,寻常虫族都难以靠近,更何况入口需要历代女王蜂释放的信息素来开启,更是杜绝了任何无关人等闯入的可能。
见众人都已经做好准备,女王蜂便朝着身边的守卫者示意,准备开启通道。
这次同行的除了女王蜂外,另三名守卫者的名字分别叫做弥塞拉、亚历克斯、韦德,他们体内都承袭有先祖的血脉,能够抵抗住地下遗迹的自然环境,如今追随女王蜂的自由民中,他们也已经是仅剩三个拥有先祖血脉的成年虫族。
如之前所说,现下将要前往的区域环境极其严苛,它的位置已经在地幔过渡带,无论是1300℃以上的最高温度,还是远高于地表的压强,都能瞬间致人于死地。
但这片区域确有其独特的优势,地幔过渡带内部的岩石因高温和环境原因,会发生与地表完全不同的相变,从而形成复杂的矿物结构,再加上特殊环境的催化,这片区域本身便是孕育和储存能源的绝佳温床。
远古虫族对这片区域的开发只是皮毛,但就算是先祖历经几千年开发出来这一小片区域,其中的生物能储量也已经足够支撑整个虫族相当长时间得以自给自足。
本身以人类的血肉之躯,是绝难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存活的,所以为尽可能确保安全,这次白棘和编号011主要活动的区域只是位于遗迹腔体内的“茧”。
在“茧”内部存放着大量的高浓度虫族粘液,外壳由先祖蜕下的铬铁甲壳、生物弹性膜加固,能够承受地幔层的极温极高压,同时也是整套提取、转化、传输黏液装置的所在地。
根据女王蜂所言,那个所谓的“茧”只是整片遗迹的入口部分,从那里再往后深入,压强和温度都会更大,有毒气体释放也会更多,女王蜂与虫族贵族是经过进化的特殊体质,对这些都有一定抗性,但身为人类的白棘要是进去,只会加剧危险。
至于先祖的唤醒仪式,这部分则由蕾梅苔丝带领守卫者韦德、亚历克斯一同前往,弥塞拉则留在茧内部与白棘二人一同启动设备,以防万一,白棘和编号011仍然需要穿戴足以抵抗地幔过渡带高压高温环境的设备。
在进入之前,分工及各自需要做的一切工作都已经提前演练过,如今眼见蕾梅苔丝亲自释放信息素开启了通道,其他几人也不再犹豫,陆续踏入门后的悬浮舱,沿着直插入地幔的幽深通道快速下行。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开始被绝对的黑暗笼罩,任何自然光在这样的黑暗里全部消失,所有生灵在这永恒的黑暗中全部被吞噬殆尽,没有任何活物,能够在这里长久存活。
随着悬浮舱逐渐下沉,舱体强大的探照灯变成了唯一的光源,那光束在这样压倒性的黑暗里,像是要被吞噬一般,让舱内所有人不由自主感到恐惧与绝望。
探照灯的光线让舱内人的视线能够勉强看到通道两旁不时出现的岩壁,那岩壁在逐渐加强的极端高压之下,竟呈现出一种奇异的、流动般的“塑性”质感,空气中弥漫着因高温高压而电离产生的微弱辉光,在光线下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调。
白棘只觉耳边开始出现某种沉闷的轰鸣声,似乎是地壳板块运动的低频震动、岩石缓慢蠕动摩擦产生的次声波、以及悬浮舱管道对抗高压的声音。
这些声音平日里几乎从未被捕捉到,如今却奇异地在耳边不断响着,像是通过某种水一般的介质直接传导到耳膜,感觉如梦境里隔着层玻璃罩般,有种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不真实感。
温度开始变得愈加燥热,即使有外面悬浮舱以及管道的遮挡,即使身上还穿着虫族专为进入地下遗迹而制造的防护服,白棘仍然感觉自己的皮肤像是被放在50度的太阳下炙烤一般,就连鼻腔里呼吸的空气都变得滚烫无比。
空气中的高压开始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与高温一起朝着人类的血肉之躯不管不顾地袭来。
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被无形的巨手紧紧攥住,呼吸开始变得困难,内脏像是要被挤压出体内般钝痛,眼压压迫着额头的位置,让她感觉再下一秒,两只眼珠就要被挤出眼眶。
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别说是生物体,就算是任何暴露在外的,不足以支撑高温高压的设备,都会瞬间被熔毁压扁。
身上防护装置的系统在疯狂运转着,配合着提前校对过的个体参数,来维持内部适宜的温度和压强。
待悬浮舱降到了某个深度,只见前方编号011右手抬起,向身后的白棘作出示意。
这是提前预设好的动作,目的是在人体承受不住的可能深度下,提醒队伍按下防护装置上的按钮,以再次调节强度以达到减压等效果。
由于深入地下时人身上能够携带的装备和能量有限,白棘并不能频繁通过消耗随身携带的能量来进行调节,每一次减压对能源都是极大损耗。
而对于硅基生命的编号011来说,虽然无需通过呼吸来维持生命,但面对高温高压也需要有所防护。
在此情形下,经过编号011的计算,二人约定了在不同阶段下的3次调节信号,这是在能够保证本身能量供给的同时,能够进行减压调节的极限。
配合着编号011的动作,白棘迅速按下腰间连接着防护装置的按钮。
瞬间,她感觉快要被高压碾碎的身体周围压强在迅速调整到能忍受的范围,同时一股凉意迅速覆盖上身体,快要灼烧起来的皮肤终于得救,呼吸道里的干裂感也得到些缓解。
紧接着,她对着咬在口中的补水装置吸了一大口,待到身体的水分得以补充后,白棘这才缓过来,再次朝舱外看去。
待眼前再次出现幽光之时,她发现悬浮舱外的景象,早已不似任何她所能想象到的场景。
悬浮舱的探照灯在这里终于刺破了浓稠的黑暗,在距离悬浮管道不远的位置,透过探照灯微弱的光线,就在那看不清质地的,极缓慢流动着的地面岩层之上,躺着一个巨大的、非自然形成的结构体。
那座结构体外观呈不规则的椭圆形,由好几层晶化的甲壳嵌套,内里包裹着的,是一个沉眠于地幔之中的“巨茧”。
沿着那座“巨茧”,再往后能依稀看到一大片或高或低的建筑体,高度均超过百米以上,外形也绝非人类所建造的那种方正的大楼形状,像是一个个或扁或圆的巢状物,紧挨着匍匐在地表之上。
那巨茧就像是背后遗迹群的入口,与这边的悬浮管道紧挨着,连接着管道与遗迹两个部分,保护着处于其中的生物不被外部的高压高温所伤。
蕾梅苔丝吩咐守卫者将悬浮舱缓缓停下,眼神看向舱外隐没在黑暗中影影绰绰的建筑群,语气中不自觉带着某种缅怀之意:
“那边,就是虫族先祖建造的主遗迹腔部分,它们全部都是由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先祖们死去的躯体构成,先祖躯体上的羽翼和手足已经在漫长岁月里被逐渐侵蚀掉,剩下的,便是这些如巢一般的腔体。
虫族的寿命很长,尤其是许多生活在固定区域的先祖,它们所能长到的体积远比如今的我们要大上许多。
这些先祖几乎是层层筛选之下,为数不多能够在这里生存下去的虫族,它们已经拥有足够坚硬的甲壳,死后也便首尾相连地在这里,形成了我们最初用以守护黏液能源的外壳。
也就是说,遗迹群几乎是在先祖躯壳的基础上,在它们的腔体内建造加固而成,正因此,我们将这里称之为‘主遗迹腔’。
再深入遗迹腔体,就能找到沉睡的先祖,比起这些将身体作为遗迹群来拱卫虫族最宝贵资源的先祖来说,如今仅剩的7名先祖体积远没有那么巨大,已经能够生存在先祖茧化的腔体内。
当然,除非万不得已,你们无需去到那么远的距离,如之前所说,先祖的唤醒仪式由我和守护者去做,你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入口处,也就是‘茧’的区域内校准设备,等待我们取到晶核后马上将设备重新运行。“
白棘看着舷窗外那些与黑暗几乎融为一体的遗迹腔体,恍惚间像是看到这些庞然大物曾生活在这里的情形。
那该是几千上万年前的事,虫族的先祖们发现了这里,决定为整个虫族留下足以维持生存的资源。
于是经过层层筛选,终是有极少一部分先祖因体质特殊而成为了注定的拱卫者,再经过一代代的基因强化,终是有了眼前这些以自己身躯为腔体的先祖。
接下来的几千年,它们躯体的其他部分早已腐朽,变成尘埃消散在这粘稠的空气中,仅存的只有那个如巢穴如茧一般的巨大腔体,然后,便成了拱卫虫族文明得以不灭的戍卫者。
白棘收回目光,朝着女王蜂郑重地致谢,一行人由女王蜂带领着,缓缓进入这片几十年不曾有人来过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