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祁忆,在我的青春记忆里,有着六棵屹立在风中的大树,她们默契地排成一排,早已习惯了彼此的存在。无论春晨,无论夏后,无论秋昏,无论冬晚,她们时刻展现出生命的希望与活力,风无尽地吹,也吹不散这六棵参天大树。
小时候总听大人们念叨:等考上了高中啊,不要去交一些所谓的什么好朋友,就得好好学习,不然会耽误一辈子。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因此在拿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就已经在脑海里为那三年的时光做了充分的学习计划。
“祁忆啊,去了城海就要努力学习啊,你现在是家里唯一一个读书生了,大家都等着看你的成绩呢。”祁忆的妈妈刘静边给她收拾行李,边念叨着。
祁忆的家境一般,家里就靠着祁忆的父亲祁明和哥哥祁思在外打工挣钱养家,刘静则负责家里的打理,一家人就这么过着安稳的日子,而让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祁忆竟然考上了城海高中,整个大家族知道这个消息后,都纷纷来祝贺。
“咱家啊,总算出了个读书分子了!”祁爸高兴地连请了三天假,给祁忆办了场宴。祁忆拿着一个本子,也放进了行李箱,正在叠衣服的祁妈抬头看了一眼,“学校里不发本子吗?”祁忆内心慌了一下,但马上说:“没有,要发的,但我想拿这个本子做笔记本。”听到这句话,祁妈也没多问了,继续蹲着收拾祁忆的行李。
祁爸这时刚好下班回家了:“收拾好了吗?收拾好了就走,等会儿大太阳的。”祁爸有着一辆摩托车,经常骑去上班,家里离城海高中也不算太远,于是祁爸也就用摩托送祁忆。
城海高中不允许家长进入学校帮孩子,所以祁爸只好把祁忆送到校门口,并把学费和生活费都放进了一个信封一样的袋子,递给祁忆,让她好好保管,嘱咐她要好好学习,没生活费了就找老师要手机打电话给他。
城海高中还是管得比较严厉的,在学校内学生禁止使用手机,手机必须由班主任统一收管,等到周末放假时再发放。
祁忆点点头,下了车后,拖着行李箱朝学校校门走去,祁爸这时还有点舍不得了,看着女儿的背影,眼眶里的泪水一直在打转,他的女儿无论是刚上幼儿园,还是第一次离家去上学,她都没哭闹过,他倒是希望祁忆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跑到他们怀里哭。祁爸望到祁忆安全进入校园后,便开车走了。
祁忆踏入高中学校大门的那一瞬间,看着身边陌生的人,周围陌生的环境,内心在想:三年,我将在这里完成完美的蜕变,而后心无旁骛地迈着坚定自信的步伐继续向前走着。
彼时,一位扎着马尾辫,身着小白裙,笑容甜美的女生也走进了校园大门,女生叫傅沅沅,她给自己定了个人生目标:学好知识,将来赚大钱!
城海高中哪里都好,又哪里都不好,好在这是个高校,人人都想挤进来,不好在这学校面前是个大坡,要上了这个大坡才到学校门口。9月份的太阳还算不得烈,但对于提着大箱小箱,还爬了一个大坡的学生们来说,简直就是酷刑。
一个身穿短袖的女生躲在右侧门卫室的阴凉处,女生叫明小枳,“这破高中,真的非得读吗?”她嘴里不停抱怨着,手腕已经被口袋的带子勒出了好几杠红印,右手拿着几张宣传单使劲地在给自己扇风。
她皱着眉头四处张望,看向一处时,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一位身穿长袖长裤,扎着丸子头的女生进入了她的视线,她看着那位女生厚厚的长袖,不由得震惊:她真的不热吗?
后面紧接着走来一位披散着头发的女生引起了她的注意,她看了眼穿长袖的女生,又看了眼披着头发的女生,心想:这两人一搭配得热死。
过了会儿,女生终于凉快了些,便提上箱子,口袋,手里的宣传纸照样扇着,进入校园。
城海高中是当时一所高等学校,在这座思想的殿堂里,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格外真切。
“知道了妈,我会好好学的。”女生算是来得晚的,她边打着电话,边拖着行李箱进入校园,女生叫易一,家里情况很复杂,这次也是和平常一样,她一个人来的。她镇静地提着行李箱,看了眼大门左下方大大的四个字“城海中学”,每个人能进入这个学校都不容易,包括她,面对家里的压力与自身的压力,她只觉得考上清华北大才是她唯一的出路。
人生路漫漫,谁也猜不透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