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沉甸甸地压在曹营之上。中军大帐内,牛油烛火滋滋作响,光芒在营帐四壁上摇曳不定,映照着曹操麾下一众谋士凝重的面庞。
郭嘉轻摇羽扇,打破了帐内的沉默:“丞相,上官飞鸿与周瑜情深,又和东吴关系复杂,恐难真心为我们所用。若她在营中与东吴勾结,泄露我军机密,后果不堪设想。”郭嘉眉头微蹙,眼中满是忧虑。
荀攸手抚长须,点头附和:“奉孝所言极是。东吴视我军为敌,飞鸿身处曹营,即便无意生事,若被人利用,煽动东吴来攻,局面将极为棘手。”
程昱目光灼灼,向前一步拱手道:“丞相,此女聪慧,若不能全心归附,留着终是隐患,不如尽早处置,以绝后患。”程昱言辞果断,透着杀伐决断的狠劲。
曹操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扶手上轻敲。他目光在众谋士脸上扫过,权衡利弊。既不舍飞鸿才情美貌,又担心因她影响大业。沉吟片刻,曹操缓缓开口:“诸君所言有理,此事重大,容我再想想,不可草率。”说完,陷入沉思,帐内一时安静,唯有烛火噼啪声。
曹操忆起早年为霸业历经艰难,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今大业未成,怎能因一女子涉险?可飞鸿才情容颜,又让他难以割舍,内心在美人与大业间剧烈挣扎。
与此同时,在曹营偏僻角落,飞鸿的爷爷百草仙人独坐榻上。昏黄油灯闪烁,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老人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漆黑夜色,心中如翻江倒海。
“都怪我这老骨头!”百草仙人长叹,眼中含泪,“曹操这奸贼,用我胁迫飞鸿来曹营。孩子本要与周瑜成婚,在东吴安稳生活,却因我陷于此地。”他双手抱头,痛苦摇头。
百草仙人想起与飞鸿相处的点滴,那些温暖画面刺痛他的心。飞鸿小时候,总欢快地围着他叫爷爷,那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如今却因自己,让她身处险境。
“我本想一死了之,让飞鸿免受牵连。可我若死,曹操定会迁怒于她,以她性子,定不会屈服,只会更危险。我只剩她这一个亲人,怎能放心……”老人嘴唇颤抖,喃喃自语。他内心在生死间挣扎,每种选择都如重锤砸在心头。
百草仙人虽自责,却难掩对曹操的愤怒。他握紧拳头,暗暗骂道:“曹操,你这奸佞之徒,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就算拼了老命,也不会让你得逞!”说罢,强撑着年迈身体,在营帐内踱步观察,试图寻找逃跑或传消息的方法。但营帐四周看守严密,毫无机会。
老人抬起头,望向远方,眼神满是无奈与忧虑。他仿佛看到飞鸿在曹营孤立无援,又看到周瑜焦急寻找飞鸿的身影。此刻的他,犹如置身黑暗深渊,找不到解脱的曙光。
正在老人痛苦时,一阵寒风吹过,营帐帘子呼呼作响,似在嘲笑他的无能为力。老人打了个寒颤,裹紧破旧棉衣,心中迷茫痛苦更浓烈。
而此时,东吴营帐内,孙策面色凝重,正与众将领紧急商议。“诸位,皖城地理位置极为关键,且当前防守相对薄弱,我计划重新攻取皖城,诸位意下如何?”孙策双眼神坚定而锐利,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周瑜神情严肃,有条不紊道:“主公,庐江太守刘勋势大,威胁江东。主公可假意结盟,诱使他出兵上缭征粮。刘勋出兵后,您令孙贲、孙辅二位将军率八千军队推进到彭泽,切断其退路。而后您与我率两万军队弃舟登岸,奔袭皖城。如今曹操粮草屯于皖城,我们可先派人假意与曹操麾下在皖城周边势力交好,许以重利,诱使他们出兵他处,制造战机。”
孙策目光闪烁,思索片刻后道:“此计虽好,但曹操老谋深算,需谨慎布局,让其信以为真。”
周瑜自信一笑:“主公放心,我已安排细作,在皖城附近散布假消息,言说有一股山贼势力欲劫粮草,料想曹操会派兵围剿。待其分散兵力,我军即刻出兵。”
孙策拍案而起:“好!就依公瑾之计。此次行动,我与你一同领军,务必一举拿下皖城。”
于是,东吴的营帐内,气氛瞬间紧张而热烈起来。士兵们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出征的各项事宜。战船被一艘艘仔细检查修补,哪怕是极其细微的漏洞都不放过,船工们专心致志地敲打着铁钉,将木板拼接牢固,发出的“叮叮当当”声在营中此起彼伏。粮草一袋袋被搬运上船,整齐地码放着,负责粮草的士兵们认真清点数目,确保粮草充足无误。兵器也被一一取出,磨砺得寒光闪闪,映照着士兵们坚毅的脸庞。
孙策与周瑜秘密召见了数位将领,低声却又清晰地交代着各项任务。将领们神情严肃,认真聆听,眼神中透着对此次行动的坚定决心。待任务交代完毕,众人领命而去,迅速奔赴各自岗位,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的准备。
一场以皖城为目标的大战,正如同汹涌的暗流,在平静的水面下悄然涌动。而这场战争,又将如何影响飞鸿与爷爷在曹营的命运,一切都还是未知数……(正文结束)
★★★★★★
《皖城风云》
曹营谋议夜深沉,皖地粮屯系万钧。
嘉攸献策忧吴意,孟德凝眉虑战云。
江东营中周郎计,诱勋袭皖断其魂。
战船兵器齐筹备,静待东风破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