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横跨13年,能有这么久的时长,并不是我们爱的又多深,相反,我觉得她大概讨厌极了我。
至于为什么能有这么久,还是来自于我的一腔孤勇,坚持不懈的骚扰她。
曾经,年少时许下的诺言如今早已碎裂在时间的长河,我想在每个人开始自己的初恋时总会坚信自己和自己的爱人一定会是和大多数人分开的结局不同,一定会走到最后,但最后大多数人都会分开。
并不是因为当时你们爱的不够纯粹,从来不必怀疑少年爱的纯粹性,我们总在沉溺于一段恋爱的时候忽略对方的小细节,无条件的包容对方,以至于,我们忘了人是会变的,爱也是会变得。
如果非要说什么的话,我想以这个故事为例,这十三年她变了太多,而困在这段感情里原地踏步的始终只有我自己。
嗯……抱歉,请原谅我在故事的开头讲了这么多无关紧要的话,但我想一个好的故事开头一般都应该是如此的吧?
09年的年末,学校里冷的出奇,因为家离这里太远了,所以我是住校。
当时我正上初中,学校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所学校。
每天的生活很单调乏味,起床,上课,吃饭,睡觉。
只有周末回一次家,而在家中其实也没什么有趣的。
而回到家了大概也只是去应付父母。
我不怎么喜欢回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的父母和大多数传统的中式父母一样,他们自己普普通通却渴望我能够出人头地。
父亲常年在外,一个月回来一次,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过问我的成绩,而母亲相对好一些,却也会因为我的成绩来说什么。
总之,这样的家庭对比很多不幸的人来说,已经很棒了。
却也总让我感到一些压抑,在青春期最渴望自由的年纪,我当然有些讨厌他们。
所以,当我提出想要不浪费周末的时间在学校继续学习的时候,他们自然欣然同意。
当时一周的生活费是几十有时候如果考好了或许还会上百。
而我提出周末要在学校不回去的时候,他们自然将生活费多给了一些。
不过那时候,我周末的大部分情况都是在校外呆着,当时也不知道能去干什么。
就是在街道里走着,四处晃荡着,黑网吧之类的有时会去,但去了无非就是看看网上最新的消息之类的。
如果说在哪呆的时间最久,大概是报亭,书店
那时候正是纸质漫画,杂志发展最蓬勃的时候。
路边的报亭里的漫画杂志几乎抢不到,最喜欢看的漫画杂志是漫画派对,里面有搞笑漫画,有热血漫画。
不过是半月刊,所以对于我来说最常看的是小说。
当时什么小说都看,包括看来晦涩的名著。
一般看书多的人来说,大家都会认为他的语文不错。
但我恰恰相反,我的语文除了作文简直是一团糟,相反的是我的理科很棒。
学校里有社团,大家想去的都是那些有趣的,看起来风光的。
其中最少人选的是学术类的,例如物理社,数学社,文学社。
但显然这些社团又是学校不可缺少的,而一个社团里的人员总会有饱和的情况。
如果饱和了,那么多出来的那些人自然会被调剂到别的社团。
而我所在的物理社里面大部分都是调剂被迫过来的,至于我是主动来的。
而至于陈南,她自然是被调剂过来的。
她是初一新生,小我一岁。
那么多人为什么我偏偏注意到她呢。
那还是因为她的声音令我感到有些熟悉了。
这和我曾在网上无意中看到的一个唱歌视频的音色很像。
不确定究竟是不是,但还是让我对她起了好奇心,对比其他人对她更关注了几分。
第一次见面是在新学期社团第一次活动,每个人都做了自我介绍。
不过大多数人都没什么精神来自我介绍。
很正常,毕竟大家都以为社团会是紧张学习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放松时间,自然没人想在这种时间来搞学术研究之类的。
在听了几个人敷衍的介绍之后我和几位初三的同学对视了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
但其实这也是大家早就预料到的结果了,却还是难免失落。
此时陈南介绍了,她很认真的的说了她的名字,爱好之类的,也说了后面的期望。
她的声音很好听,带着些许慵懒感,一双小狗眼闪闪发光,身高大概160,齐肩短发,笑起来看着很阳光。
在和前面的人对比下,让我们眼前”一亮。
她可能不喜欢,但她或许会对待此事认真一点。
在陈南介绍完之后,下一个人来介绍。
而我凑到她的旁边,小声对她说
“你好,我叫秋叶。”
“秋天的叶子吗?好听的名字。”
说话的时候她侧脸看着我的眼睛,笑着点了点头,声音同样很小。
社团活动基本是由学生自己独立组织来,其他社团如果需要老师的话可以由社团长向校方申请,而几大学科则是一定有老师带队。
老师一般来的会晚一些,并且每次的活动尊重学生的意愿来进行活动。
一种很理想化乌托邦化的方式,不过,确实成功了。
我们全部介绍完没多久之后,老师就来了。
是一位女老师。
她先是来了一段自我介绍。
“咳咳,大家好,我是物理社的老师,我叫李清白,我知道目前新来的同学们都没学过物理这门学科,当然啊,这个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活动进行。”
之后就是由社团长来向老师说明活动,老师带着我们来执行。
全程的过程很顺利,也很有趣。
最开始新来的人还对活动实验兴致缺缺,不过后面也投入进去了。
而陈南是其中最认真的一个。
我基本都沉浸在活动中,对陈南其实没什么太大关注。
不过,这也算是一次不错的相遇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