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杜子规交出相印,递上辞呈信
["臣请奏陛下,如今尉恭侯府已除,余下世家已不足以威胁陛下,臣亦是心愿已了,遂恳请陛下允臣告老归家",爱卿这辞呈信写的可真是"情真意切"一点官话也不带呐。]
上首的帝王眯了眯眼,试探道:
[杜卿当真不再多留几年?]
[多留几年的话,只怕陛下到时候要疑心臣是否怀有不轨了,臣可不想曝尸荒野]
杜子规半开玩笑地说道,
[再者,臣想回玉溪山看看,臣前半生为人臣子,顿首朝廷,为陛下为大晋鞠躬尽瘁,可这后半生,臣只想归家,陪着她。]
他的目光忽而变得缱绻漫长,苍老坚毅的面容露出一丝柔情来。
[哈哈哈哈]
帝王放声大笑,
[这朝中也只有你敢这般与朕说话了。不过杜卿可真真是当得起这翩翩君子,偌大的权利地位,说弃便弃了。怎么?朕这大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竟还比不得一个去世多年的女子?朕倒是有些好奇了,究竟是怎样的绝代佳人,能让你这般的人一生牵挂。]
帝王神情惋惜,虽说帝王多疑,但他与杜子规之间,除却君臣之谊,更多的却是慕儒情怀。
遥想当年,先帝在位之时,他还只是并不受宠的一位小皇子。先帝子嗣众多,而他的生母身份低微,在诸位皇子之中并不起眼。
然彼时的杜子规却凭借科举一步登天,得到锦帝亲睐,短短四年便成为大晋第一首辅。
若非得他知遇,他也不能在世家之乱中脱颖而出,登上现在的位置。
可以说,他的帝王权术,曾是杜子规一手教导的。
昔日畏畏缩缩的九小皇子,终是成长成了一代帝王该有的样子。
他不经有所感触,下位朝杜子规作了一揖:
[老师,孤现下还有五位皇子,皆无人教导。杜氏已仙去多年,确是皇家对不住她。可如今老师亦孑然一生,不如留在京都,陪陪孤这孤家寡人。孤深知老师不是争权赴势之人,相丞一位,相信老师已经为孤留下了合适的人选。]
他深深地望着杜子规,
[老师,内阁缺一位陆太傅]
[臣去意已决。]
[当真不留?]
[恕难从命,恳请陛下恩准!]
[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