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马拉雅上听李娟的书,听完《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遥远的向日葵地》《冬牧场》,还在继续听《记一忘三二》,还准备听《走夜路请放声歌唱》。深深被她的散文吸引了。
正如很多人说的,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在这个不断被迫内耗的时代,被李娟的文字,也即她记录的真实生活中的松弛感治愈了。
李娟,一个不婚不育的女子,一个在荒茫牧场生活过的汉族女子,一个从小输在起跑线上的没有能上过大学的普通女孩,一个经历过各种社会底层工种的平凡女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尘世迷途中的小女子,在不温不火的文字间成为得遍国内权威散文大奖的天生作家。
何以喜欢李娟的文字,是因为草原放牧,牛、羊、骆驼牲畜群里生活的艰辛吗?但似乎,牧民在简陋的地窝子里,每日也充满欢声笑语。
一间妈妈开的小卖部,兼着裁缝的生意,似乎单调,然而在日日简单的交易中,却发生了无数妙趣横生的故事,难道是什么人情世故吗?只是一句一句哈萨克式趣味汉语,只是鸡毛蒜皮琐事间的你侬我侬。
阿勒泰有冰川河流,有荒漠戈壁,也有青山茂林,就如那篇《木耳》的记述尤为深刻,深挖深山野地里的宝藏木耳,四处兜售,期间实有采集售卖的艰辛,但是在李娟的生活哲学里,苦乐总是相伴而生的。劳动本身充满了乐趣,就如李娟的妈妈种植向日葵,虽然辛苦劳作时常得不到回报,但痛并快乐着,这是常态。
李娟的松弛感,使她的散文让人感到舒适。她是在躺平吗?是又怎样呢,她在牧场那么努力的照顾牲畜,她那么勇敢的替母亲分担生活重担,她还那么认真的坚持写作啊!做个联想,金庸武侠剧中许多武林高手如乔峰,都渴望和爱人一起退隐江湖,在塞北放牧,他们渴望的不就是李娟的生活吗?再做个联想,离开尔虞我诈的官场,归隐山水田园的陶渊明,不正是期望过李娟这样与世无争的生活吗?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需要李娟的文字带给人们轻松的,愉悦的,清静的,无为的生活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指引,很快乐,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