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三国]黄楚传 > 贸易战(四)

贸易战(四)

    东吴如果想进攻荆襄,最好是水战。

    但战船却出了问题。

    东吴的工匠和力工都被吸引到了鹦鹉洲船厂。东吴如果想突然开战、打荆州一个猝不及防,就不能提前撕毁合约,不能强行将工匠们接回。

    没有工匠,就不能造新战船、不能维护旧战船。

    人才短缺已经足够致命,偏偏造船修船所需的铁、桐油、生漆等关键物资也告罄。

    一部分物资是跟人才一样被鹦鹉洲船厂吸走了。

    另一部分,则是糜氏兄弟趁着通货紧缩以低价大量收购去了荆襄,变成了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

    东吴确实可以设法卡鹦鹉洲船厂的造船速度,限制荆襄获得新战船的速度。

    但回头一看,自己的造船业竟然短短几个月间也荒废了。

    没有好战船,水军就相当于跛了双脚。

    不被曹刘两家顺江而下偷袭就不错了,还怎么主动出击?

    束手无策。

    东吴众人今日才知,何为“束手无策”。

    若什么都不做,放任经济形势恶化,不出几个月,江东赤地千里,不是饿殍就是乱民,军队哗变,文臣武将各谋生路,孙氏三代建立的基业就会轰然坍塌。

    但想出兵作战打开经济上的局面,偏偏水军又废了。

    要想重振水军,需要经济上的支持——这就又绕了回去。

    挣脱不了的死循环。

    眼下摆在东吴面前有三条路:一条,靠着跛脚的水军和一部分陆军,进攻荆州,殊死一搏,以全部身家性命最后赌一把,如果夺得荆州,难题自解,而如果战败,则一无所有;一条,重新和刘备谈判,请求刘备放他们一条生路;还有一条,就是向曹操求援。

    吴侯孙权召集周瑜、张昭、鲁肃三人于议事厅,商量出路。

    张昭面色凝重:“不如北联曹操,虽如饮鸩,或可止一时之渴。否则若社稷倾覆,主公何处安身?”

    鲁肃摇头反驳:“曹操虎狼之徒,若向他求援,如以身饲虎、引狼入室,江东焉能保全?唯有与刘备重启和谈,纵受屈辱,亦能存续国祚,徐图后计。刘备仁柔,比起曹操,或许好些。”

    “仁柔?豺狼比虎豹仁柔,难道就能忍着不吞下我江东这块肥肉?”周瑜的声音斩钉截铁:“求和,求援,皆是将性命操于他人之手!唯有战,夺回荆州,方是真正求得生机!江东男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三人争执不下,目光最终都汇聚于沉默的孙权身上。

    最终还要靠孙权拍板。

    孙权听着他们的争论,目光扫过案上几份各地发来的奏报:粮荒、军营怨言四起、府库渐渐见底……他深知张昭代表的文官体系在经济崩溃面前已然失效,已经丧失了有效管理民众的能力。此刻,他能倚仗的,唯有手中还握紧刀枪的军队,以及执掌它的人。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所有犹豫,目光灼灼地看向他最信任的统帅:

    “公瑾,靠你了。”

    周瑜绝非莽夫。要开战,绝非以鸡蛋与石头硬碰硬。

    谋局先谋人,谋人先谋心,他自少年起便戎马驰骋,胸中自有这般韬略。

    江东的局势,大概还能勉强维持三个月。三个月看似短,但依然可以做许多事情。

    除了秘密训练扬州庐江郡驻扎的陆军、准备作战之外,另有许多战场以外的动作。

    先以金帛笼络部分商人,将部分商船收入麾下,派遣兵丁随这些商人乘船出海,销售东吴所产的丝帛织物,自海外采购铜铁、粮米等资源,冀图借海外贸易稍稍重振经济。

    再派死士扮作寻常力工,混入鹦鹉洲船厂。又在原有军事暗探的基础上,派出几支士兵小队,潜行至荆州,打探经济民生相关消息。

    最后命鲁肃充任使节,率团出使襄阳,代表吴侯与刘备重新谈判——不求取得成果,但求分散刘备方的注意力,拖延时间。这最后一计,只有他和吴侯知道真实目的,其余百官皆以为吴侯是真心向刘备求和,连鲁肃都蒙在鼓里。

    可惜虽蒙得住鲁肃,却蒙不住黄楚。

    黄楚既然布了局、出了招,后面便是一个接一个的连环套。

新书推荐: 古修炼丹师在星际爆改机甲 碎阙 颠公颠婆剑器行 今天给王爷浇水了吗 毒妇恶霸天长地久 谢邀,人妖共存时代我只负责替天行道 借势 绑定未婚夫马甲后 在“捡漏”路上差点成为女主的女two 蓝莓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