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伊市气象台2018年7月27日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目前东伊市城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且伴有短时强降水,预计未来六小时,降雨仍将持续……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黑云压城、暴雨滂沱,除开政府及相关部门外均以停业。
东伊市公安局西城分局。
灯火通明,卷宗沙沙的翻阅声与鼠标的点击音交错,无声对抗着恶劣的自然天气。
伏案良久的沈沁直起身体,松动僵硬的肩胛骨,去沙发上阖眸小憩。
疑难命案积案攻坚战从未停歇,东伊是依附钢厂和阀门厂两大厂区而建立起来的城市,西城边缘与县级市接壤,涵盖大片城乡结合部,治安管理工作推进一直颇为困难。
上世纪末下岗浪潮席卷而来,社会动荡,重案要案频发,受限于当时的刑侦技术手段,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案件。
沈沁调任至此三个月,先后侦破了1993.5.8入室抢劫杀人案与1995.10.12杀人抛尸案,然而笼罩在本市头上最大的阴霾从未散去。
——东伊市特大连环奸/杀案,1992年至1995年间,本市共有8位女性惨遭杀害,年龄身材迥异,上至五十七岁,下至九岁,没有共通性,部分受害者曾经遭受性/侵或虐/待,凶手手段极其残忍,且拥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致使那几年没有敢夜间独自出门的女性。
直至如今仍有家长心有余悸,不肯让女孩子夜行。
凶手作案极谨慎,隐蔽性强,会毁灭证据,多在雨夜行凶,在第三起与第六起案件中,受害者阴/部撕裂,但因为抛尸水中而未能被检测出生物证据,第七起案件在受害者口中检测到了生物证据。
多次走访摸排,补充完善案件卷宗与巩固证据材料,也未能确认犯罪嫌疑人身份,终成了东伊市老一代刑侦人心头郁结。
15年Y-STR检验技术开始在国内推广,第七起案子的生物检材成功对上了某朱姓家族案犯dna样本,该家族距离东伊近四百公里,怀疑是跨地区犯案,警方迅速对其家系进行排查深挖,然而信息链在确认为朱姓家族近亲后中断,使得案件侦再一度陷入僵局。
雨过天晴,提前部署的排水系统发挥了重要功效,沈沁在梦中被惊醒。
“说。”
“沈队,大沟派出所报上来一起疑似杀人埋尸案,这几天暴雨将一农户家墓地冲毁,应该是单人墓穴,但是里面出现了两个头骨。”
“确认死者身份了吗?”沈沁捏着眉骨确认。
“还没有,但技侦那边通过颅骨容貌复原技术得到大概示意图,林所和老郑都笃定的说是张涛。”
沈沁睡意全无,翻身下床,“马上到。”
“该墓穴应埋葬尸体为农户病逝的姐姐,两具尸骨均已完全白骨化,另一具经判断为男性,根据骨龄判断死者生前年龄在25只30岁之间,身高170至175左右,死亡时间大概距今二十年左右,死因为创伤性休克。尸骨有多处骨折骨裂,生前曾遭到数次钝器击打,致命伤为穿颅的钢针。”法医道。
沈沁叹气,不抱希望地问,“现勘还得到其他有效信息了吗?”
“这次是暴雨冲刷掀翻了后面加埋的棺椁,下了三天的雨,就算当时凶手真残留下来些什么,也都没了。”副支队长薛健回,“不过确实貌似张涛。”
他递过来卷宗,沈沁垂眼,将尸骨和烂熟于心的信息对应上。
张涛,1970年生人,前东伊钢铁厂运输司机,因盗窃和骚扰女同事而被开除,曾被列为4.6系列强/奸杀人案重点犯罪嫌疑人,但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甚至一度以被诬告受害者的身份招摇过市,传闻他在外地发了大财,不应该埋骨此处。
“生物信息对上了吗?”沈沁问。
薛健摇头,“技侦在跑信息库了,林所去张涛家做思想工作了,但是好像很不顺利,他们家人坚称张涛在外地活的好好的,不可能死了。”
沈沁弯下腰,与残破的颅骨对视,资料里张涛曾与人斗殴,门牙碎了半颗,然而这具颅骨上,牙被敲掉了大半。
这会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