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2
开学第一天,行程还是很紧凑。
上午见了program director(program就是我所就读的硕士“专业”,每个program会有类似于“教学总监”这样的工作人员,称为program director),下午听了学校层面的welcome speech,总结下来,就是焦虑。
为什么焦虑呢?
因为迷惘的就业。
去年11月左右收到offer(录取通知)的时候,兴奋异常,在对自己能力的蜜汁自信和学校光环加持下,毫不犹豫接了。当然,我对自己的硕士学校和program也有大致了解,但是我确实没想到,program的设计意图和自己理想的就业方向有一定差距(这里“一定”二字属实是委婉了)。我是一个外乡人,不会法语,在紧凑的学业安排下,其实实习很难;实习没有,那么全职工作就很难。
来到这里之前,有很多人告诉我,你要学好法语。我听了,学了,然后放弃了。这是一个让我可以失眠到天明的决定。没有法语,中国人在这里很难过,呜呜呜呜。
仔细审视了自己的理想、兴趣,发现可以把自己的过往总结为:想做的都在梦中,都在那个自我构建的理想世界里。我有很多爱好。我喜欢网球,但也就停留于看网球比赛;我喜欢医药,但是也就是浅浅了解这个行业。真正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下来的经历,很少很少。
这也就是焦虑的来源。当我要面对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没有信心,因为我缺少力量,那种敢去克服任何困难的力量。
还为什么焦虑呢?
因为内向的性格。
内向或者外向型性格,都不妨碍我们生活、享受、工作。但当你是一名商科生的时候,这就有点问题。
周围的人都在“social”和“networking”(社交),找同学,找业界前辈,找HR(企业招聘负责人)……可我没有倾诉的欲望。如果对方不主动说话,我可以和他人对坐到天明。当然,我曾经也试图去做过类似的交往尝试,也有一定效果,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精神负担。
我需要把这种负担转换成motivation(动力)。
踏出自己的舒适区,确实会痛苦,这种阵痛会持续多久呢?
今天下午和妈妈打电话。我没有告诉她我现在的处境和心情。我知道,她一定会比我更忧虑。
但我也不是完全没有信心。
回想走过的路,我克服的困难远比现在面临的要复杂,我也相信,这个珍贵的异国求学机会,会给我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我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个机会,做好准备。
Keep open minded! (保持开放)
Keep positive! (保持乐观)
另外需要补充:原来我校附近超市周末开门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情况,该商场其他分店周末多数不开门。是不是超市也知道,他不开门我们这种没食堂的学生会饿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