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一家人登上海岛时,郑渔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这里人的穿着服饰、饮食习惯、说话方式都与现代截然不同。
刚刚村长女儿的话,更是证实了郑渔的猜想。
一家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显然,大家都无法接受目前的现状。毕竟,如果他们只是不小心流落到海岛,还有机会回到现代文明社会……
穿越?!
那就算离开海岛也没用了。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郑泽不可置信地喃喃道。
李子桃更是不能接受,“穿越?穿越是什么意思?”
对于现代人而言,穿越是只在电视剧或小说里看见过的情节……
“姐姐,我们还能想办法回去吗?”郑家父母都显得六神无主,唯独郑垣还保持着几分理智,虽然他也觉得穿越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但既然遇都遇见了,只能想办法解决了。
“先别想这么多了。”郑渔摇了摇头道:“你们别忘了,我们可是跟村长女儿说好了,只在海岛留到出海的渔船回来。”
然而,根据村长女儿的描述,现在外面的世界正在打仗,日子并不好过。若是郑家人不能留在海岛生活,而是回到陆地,说不定郑垣和郑泽都会被抓去当壮丁……
想到这儿,郑垣担忧道:“姐姐说得对。既然穿越了,先别考虑能不能回去,而是想想怎么活下去……”
离开了海岛,郑家人又能去哪儿呢?
李子桃见众人一幅垂头丧气的模样,鼓励道:“大家别这么沮丧。只要我们能在岛上找到生存之道,一定可以顺利留下来。”
“对。”
郑渔拍了拍手道:“先前村长的女儿已经邀请妈妈留下来当厨子,而我也可以靠着土木工程学帮岛民建房子。”
“爸爸做得一手好木工,当地的岛民肯定比不上你的手艺,至于哥哥……你本来就是船舶工程的毕业博士,还可以帮他们修船啊!”
郑垣听完之后,双眼微亮道:“只要我们各施所长,一定能够顺利留在海岛生活。等我们适应了生存环境,再慢慢找回去的办法……”
郑家一家人顿时重拾信心,有了新的目标与奋斗方向。
……
海岛上风大,不出三日,先前郑渔制作的砖窑已经成型,接下来就要正式开始烧砖的工作了。
砖的类型分为好几种,常见的有土坯砖、青砖、红砖、城砖等等……
其中土坯砖的制作最简单,不用砖窑烧制,只需要泥土做成砖坯风干即可,但是土坯砖的防水和坚固程度较差,显然不适合温度潮湿、环境恶劣的海岛。
而城砖的防御效果虽好,但烧制过程太过复杂,且这一类大多用于护墙抵御外敌,用在海岛未免大材小用,郑渔稍作考虑之后,决定采用红砖和青砖两种类型的砖料。
烧制红砖之前,最重要的一步是准备原材料,选取的黏土会直接影响砖料质量,因此郑渔格外谨慎。
“林姑娘,麻烦你带两个人去岛上找黏土、页岩、煤矸石等材料……”有现成的人手使唤,郑渔当然不会傻到不用。
“最好找到没有石子的黏土,能够保证砖料的纯净度。”
林如昕想要在自家父亲面前挣面子,自然十分看重烧砖这件事,她听了郑渔的要求也没抱怨,直接带着人去岛上勘察烧砖的原料了。
趁着林如昕去找原料的空档,郑渔也没闲着,而是带着郑泽一起制作烧砖需要的压制模具。
模具的材料通常采用木制,郑渔将模具的大小与模型按照现代烧砖工艺画在图纸上,再交给郑泽制作。郑泽本就是做木工的一把好手,制作烧砖模具自然不在话下,不过短短一天时间,上百个大小一致,标准整齐的烧砖模具已经摆在了院门口。
郑垣帮忙将烧好的柴灰一一铺到模具内层,防止泥料压模的时候产生粘连。
约莫因为老天爷都在帮郑家,林如昕出去找原料的第二天就带回了好消息。原本岛上就有一座断崖后山,由于自然海风的风化,盐酸矿物质形成,此地的土壤含砂粒很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郑渔慧眼识珠,一眼就认出这是一处适合烧制瓷土、砖料的风水宝地,林如昕立刻安排人带回两车黏土,村里的面前壮汉听了林如昕的吩咐,一个个纷纷撸起袖口奋力锤土,累得满头大汗。
“林姑娘,新来的外乡人真会烧制砖料?她该不会是为了混口饭吃,故意骗我们吧。”
“对啊,这烧制砖料哪有这么简单,她一个小姑娘怎么会懂?”
“这么多年,我们烧砖都失败过多少次了……村里人现在还住着木头房呢!”
林如昕听着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脸色渐渐变得黑沉。
“全都给我闭嘴!”林如昕骂道:“老实干活,我自然会付你们工钱,其他事用不着你们操心。”
其实,林如昕内心同样不太相信郑渔能成功烧制砖料,但她既然已经收留了郑家人,自然要试试。万一郑渔真的欺骗了她,那她再将人赶出去也不算迟。
两天之后,烧砖用的原料终于准备齐全。中小型的砖窑容量有限,再加上又是第一次烧砖,为了求稳,郑渔打算这一批次先烧制五千块左右的红砖。
她先将黏土与煤渣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增加砖料的密度与硬度,随后加入水搅拌形成泥浆。随即,再将泥浆依次注入准备好的砖料模具,手工压实之后,便到了烧制前最关键的一步,脱模。
人工脱模需要经验丰富的砖料师,以器物轻敲或按压砖坯边缘,保证脱出一个完美整齐的砖坯。脱模过程中,郑渔的动作万分小心,唯恐力道太重损坏砖模,又害怕拿取方式有误留下手指印影响美观。
郑家人齐心协力,一起上阵,单单是脱模这一步就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待终于大功告成之后,人人都已经累得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了。
“为了留在海岛生活……我们一家人真是受罪了。”郑垣忍不住抱怨道。
李子桃和郑泽同时笑了笑,郑渔安慰道:“别抱怨了,砖坯已经完整脱模,等着阴干就能烧制了。”
砖坯的阴干过程比较简单,只需要置于阴凉通风的环境,吹风七到八天就能完全阴干。不过摆放方式倒是有一些讲究,阴干的砖坯需要采用交错叠堆的方式摆放,底层还要垫上一层细沙,隔开间距,保证每一块砖坯的干燥程度。
由于海岛风大,倒是用不了这么久,不过三天时间已经大功告成……
“郑姐姐,你需要的煤饼我已经给你运到了砖窑,这一批煤饼价值不菲,花了不少钱,你可要好好利用。”正式开窑烧砖之前,林如昕特意将郑渔拉到了一旁说话,看似关心,实则叮嘱。
如果郑渔烧砖顺利,那林如昕的父亲归来时,便能看到她烧制的砖料了。
因此,林如昕格外在意烧砖的结果。
“放心。”
郑渔拍了拍林如昕的肩膀,道:“我不会让你的心血白费。”
作为土木工程学的高材生,这可是郑渔的看家本事,她当然有信心完成这一次砖坯的烧制任务。
郑渔吩咐帮工的村民将砖坯与煤饼依次分层码放进砖窑,然后开始逐渐提升砖窑的温度。烧制砖坯时,初始温度不能太高,主要目的是排除砖坯多余的水份,等到烧制一段时间之后,再提升到高温阶段……
高温阶段需要持续不停的燃烧两天两夜,使砖体充分烧结,整个过程中郑渔没有办法依赖任何现代科技,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与经验控制砖窑的温度,她一刻都不敢合眼,硬生生守着砖窑熬了两天。
两天之后,砖窑的火终于熄灭了。
“姐,我们现在能开砖窑了吗?”郑垣迫不及待。
因为担心郑渔一个人撑不住,郑渔在砖窑面前呆了多久,郑垣就陪了她多久,一直为郑渔加油打气。
此刻,郑垣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验收成果了。
“还不行。”
郑渔摇了摇头道:“砖窑的温度冷下去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这期间必须等砖窑自然冷却,若是贸然打开砖窑,砖料可能会因为温差太大导致开裂或变形。”
听完郑渔的话,郑家人与林如昕都陷入了沉默……
原来烧砖有这么多讲究呢。
众人又继续苦苦等待。
终于,这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正是开砖窑的好日子。村里有不少村民听说林家烧了砖,纷纷聚集到了砖窑附近瞧热闹。
“林家这一次烧砖闹得阵仗可不小,该不会真的烧成了吧?”
“哪有这么简单?不过是几个外乡人在这儿瞎折腾罢了。”
众人垫着脚准备看林家的笑话,这些话落在郑家人耳朵里,郑家父母不免开始紧张,毕竟,若是这一窑砖烧毁了,那他们可就无处可去了。
只有郑渔气定神闲。
“开砖窑——”
郑渔到了现场,信心满满地对着林如昕道。
见此,林如昕一挥手,那些帮工的村民急忙上前打开了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