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最初的时候总有些不甘与遗憾,亦或是豪情壮志,15岁的我在进入高一的时候总是勤勤恳恳,给同学们留下了勤奋刻苦的影响。
“向向,你选什么组合啊”谢锦园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略带犹豫“应该是物生政吧,化学听学长学姐说会很难”。一旁的班长刘沁搭话说“我选历政地”此话一出,周围的人包括我都哗然,生长于普通小县城的我们,又在普通高中学习,文科的竞争压力比理科更大且分数线也更高,更甚的是除了我们普高文科上一本人数稀少,重高也亦然。
周围的同学七嘴八舌的讨论过后分组的事,显然比起上课,这件事在同学们心中更为重要,犹如一颗石子在水中激起了浪花,原本平静的水面泛起了涟漪,一层一层的水波向外延伸。
第五节课是鹏程中学的自习课,班主任老李带着一沓纸走进高一十班的教室。“同学们都先把笔放下,接下来我将发一份资料下来,请同学们务必谨慎对待,这件事关乎到你们的未来”。初入高中的我们很容易被老师的三言两语吓住,自觉听从老师的安排。
我手上接住传下来的资料,一心两用的把资料往后传。“他们说可能不开物生地这个组合诶,鹏程中学没这么多经历搞这么多组合”谢锦园用笔戳戳我的后背,我仔细想了想,生物我实在学不下去,并且也有可能不开,所以我转回头回答她“那我选物化政”,谢锦园眉开眼笑,她也选这个组合。
“走读生可以带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并叫他们签字,住校生没办法只能自己签了哈,打个电话给父母。”老李喝着茶慢悠悠的讲,“还是劝同学们选物理方向的哈,这是凭我执教30年的经历”。老李今年50岁,还有个五岁的儿子。
下课铃一响,同学们鱼贯而出,住校生恨不得从楼下跳下去直达一楼去抢饭,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慢悠悠的收拾,聊着分科的事,“诶,你们知道刘沁选什么了吗?她选物化地”陈夏激动的说。我啊了一声,“她不是选历史的吗?怎么又改主意了,当初所有人都劝她,她都不改啊”。一旁的谢锦园搭话“老李劝的呗,老李说只要刘沁选物化地肯定还是他的学生,刘沁肯定答应啊。”
老李是高一英语组的组长,而且还是高一的分管组长,教的是A班。
所有话不言而喻,15岁的我们总是义气凌然,不知是嫉妒还是不甘,不公的事发生在我们眼前,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说说。可能大部分的学生都希望老师多多关注自己,比起忽视,关心显的更为人性化。
12点15分的校园异常的安静与畅通,我们三人走在出校门的小路上,突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从隐隐约约到清楚明了。“张萌”这是我们班的男同学,没错是男同学,12点15分我们刚出校门,而他却已经吃完了饭并前往教室的路上,我们三人默默对视了一眼。
人与人的差距就体现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