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车厢里的喧嚣声突然变小了,收拾东西细细簌簌的声音传来。
徐知杏坐在D座,靠近走廊,她看了眼手表,还有两分钟到站,于是将高铁上的小桌子收起来,把行李箱上的把手拉起,走到车厢头处站着等待。
余光中,她看见坐在她身后那两排的年轻人也开始收拾东西了。
“阿谨阿谨,”蒋谐背好包发现将好友裴应谨生还在睡,赶紧用胳膊肘推了推他,帮忙把他的背包从置物板上拿下,“别睡了,到站了,快。”
那个“阿谨”就坐在她身后,她从西市上车到贵市下,后面那双腿都一直硌着徐知杏的后腰。
徐知杏假意去上厕所回来的时候还目视了一下,确实是因为那人太高坐不下,腰并没有摊在座位上,而且人家还正在睡觉,外套反穿着,脸被帽子给埋住,于是收起了让他收收腿的心思。
“阿谨”把外套上的帽子脱下,徐知杏有轻微近视,看不太真切,但是单看那人站起身子背包,以及周围人投去的眼光,她觉得“阿谨”应该长得不赖。
徐知杏一上车就注意到了她后面那一群人,有男有女,从她们偶尔的对话中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应当也是刚高考完结伴来贵省旅游的毕业生。
“二等座位置居然这么小”
“是啊,我的包都没地方放”
“行了行了,放腿上吧”
“正好我们坐得近点,一起玩纸牌嘛”
还可以推断出他们每个人基本上都家境优渥,因为几个女生并不压低声量的谈话透露出了他们是“误买”的二等座。
徐知杏走在出站队伍的前列,几乎是一刷身份证直走,她就看见了爸爸朝他招手的身影。
旁边还站着阿姨和弟弟。
弟弟年纪还很小,今年才上六年级,学着爸爸的样子挥手,阿姨牵着他另一只手微笑着。
徐启明接过女儿手中的行李箱,“坐车累不累?”
“不累,”徐知杏摇头,顺从地把行李箱拿给爸爸,先笑着打招呼,然后才解释,“爸爸,周阿姨。我坐的高铁,而且过来也才四十分钟的车程,感觉还没怎么坐车就到了呢。”
徐启明笑道:“四十分钟不长,你到时候坐到京市去可要至少八九个小时呢。”
“姐姐姐姐,”徐知杏还没回话就感觉到一只小手拽着自己的衣服,“送给你。”
徐知杏低头一看,是一颗健达奇趣蛋,接了下来。
“谢谢年年。”
“姐姐,不客气~”
弟弟出生那年取名字,爸爸还问过自己的意见,最后名字定下来叫徐知年,她爸徐启明说“一听就是姐弟两的名字”。
徐启明和周蕙两个人来贵市后就是在从事旅游业的工作,周蕙当导游,在家里的时间不长,徐启明则是在公司上班,负责路线规划,不需要在外跑来跑去,可以多顾些家。
“来,还是这间房,爸一直帮你留着,定期打扫呢。”
徐启明和徐知杏一起回家把行李放下,周阿姨和年年在车上他们放好行李一起外出吃饭。
“你上次过来还是初中毕业呢,那个时候吃了好几次牛肉火锅。走,看看那家牛肉火锅变没变味道。”徐启明开着车,朝后座的徐知杏说话。
“没变没变。”徐知年在儿童座椅里面玩着玩具,听到这话抢先回答道。
“你姐姐几年前来的时候你还没吃上牛肉火锅里的牛肉呢,你又知道了。”周蕙无奈地看向儿子。
“我就是知道嘛。”徐知年不高兴妈妈这样说自己,撅着嘴反驳。
其实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姐姐总是很久才来一次家里,不像小布她的姐姐一样一直陪着她,但这不妨碍他喜欢姐姐这个大孩子。
一家人吃着牛肉火锅,徐启明很久没在贵市见到徐知杏了。基本上都是他回西市看女儿和爸妈,家里的东西他也不知道放在哪里,都是女儿和爸妈做东。
这会儿女儿能来贵市,他心里也高兴,吃个火锅也是不停夹菜。
“够了够了爸,”徐知杏阻止了还想继续夹菜的爸爸,“我都吃不下了。”
她的话声刚落下,店门口就传来一阵少男少女们的打闹声。
是今天下午在她后排的那一群人。
那个看着傻乐的喜欢叫“阿谨”的男生又开始叫唤了,“阿谨阿谨,吃这家。我在网上看这家店好多好评呢。”
“阿谨”这会戴了顶鸭舌帽,双手插在外套侧兜里,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都行。”
两个字足以让徐知杏捕捉到,他的声线很好听,让她想起在苗寨,自己那天拿着通知书走在板桥上,脚下的徐头江撞在碎石上的声音。
裴应谨对于吃什么一向是无所谓的,所以这会他也只是点了点头,认可了下蒋谐的意见,毕竟这家伙,你反驳也没啥用,他只会导航到下一家所谓“网友都很推荐的店”去。
其他的人也基本上没啥看法,他们从京市过来,坐了一天的车,刚放下行李从旅店出来,就想赶紧吃上饭。
路过一桌的时候,裴应谨稍微侧了侧头确认,哦,是那个从西市上高铁坐在自己位置前面的女生。
裴应谨人生中第一次坐二等座,发现自己腿放不开。
从京市到西市,坐他前面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无一例外都直接躺在座位上压着他膝盖坐,他自知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也一路没吭声,尽量将臀部靠紧靠背。为了留点面子,还假装睡着了,用外套帽子特意盖住了自己的脸。
到西市那一站,他发现前面没人体阻力了,还以为空位了。拉开帽子才发现前面的女生一直挺着背坐着,没有靠着座位。
个子看不太出来,但头发很黑,皮肤也很白。
他起身去厕所的时候看到了她前面留着的眉上刘海。
像樱桃小丸子。
徐知杏嘴巴里嚼着冬瓜丸子,目视着那群人从店门口走向包厢。
他们一家坐得离走道不算近,但是当一群人走到正前方时,她好像短暂地和那个手长脚长的男生对视上了。
“他们年纪应该和你差不多大吧。”周蕙见徐知杏一直盯着那群人,随口说道。
徐知杏点了点头,“嗯,我在高铁上碰到了他们,好像也是刚毕业的高中生出来旅游的。”
说到这个,徐启明有话想说了。
“阿杏,爸爸真没想到你居然选了旅游管理这个专业。”
他和周蕙两个人本着遵循孩子想法的原则,没有过多参与徐知杏的志愿填报,只是他们也没想到阿杏选了这个专业。
他们家本来两个人就都在这个行业里待着了,自然是了解的。
徐知杏没多说什么,“我还挺喜欢去外面看看的,就填了这个专业。”
听到这,徐启明笑道,“你这孩子,你爸你周阿姨都是在这行业里待着的,到底能不能多去外面多看看,你最清楚不过了。”
每天带着不同的人,走同样的路,看同样的景,吃同样的东西。
任何事情,一旦当作了职业,十有八九都是枷锁和束缚。
“等我长大了,我也要去很多地方。”徐知年吃完了碗里的牛肉,把碗递到锅边,“姐姐,我还想吃肉。”
他喜欢姐姐帮忙夹的肉和配的蘸料。
徐知杏帮他夹着肉,听到周阿姨说,“让姐姐帮你再夹点蔬菜好不好年年?火锅里的蔬菜也可好吃了。”
许是一家三口也很少出来吃,基本上都是在家开火,徐知年思考了一会同意了。
“行吧,不过我也要先放在这个里面再吃哦。”他指着一旁的蘸料碟说。
“没问题。阿杏,你帮弟弟添点蔬菜,我再去拿点儿水果哈。”周蕙起身说道。
徐知杏点了点头,夹了点生菜和芥菜放他碟子里。
周蕙不在,徐启明问到,“你暑假还有别的安排吗?有和朋友约了去旅游吗……或者去京市那边?”
徐知杏摇了摇头,也知道他想问什么,“不太想去,京市我妈那边暑假也没打算过去,等开学了周末有的是时间过去。”
听到这徐启明就打住了,“你自己有安排就行。”
一家人结过账准备走的时候,包厢里还很热闹。准备来说是那群人进去过后包厢里就没安静过。
火锅店隔音还算好,但也时不时能听到里面起哄的声音,带着少男少女们独有的讲话强调。
周阿姨已经帮忙准备好了洗漱用品,时间也不算早了,一行人就直接回了家。
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徐知年睡着了,周阿姨忙着照顾他,徐启明跟着走进了徐知杏的卧室门口。
“给你准备的新手机就在书桌上,电话卡已经装进去了,你直接用就好。”
“你阿姨就请了一天假,明天得出去带团,她前几天帮你准备了两套新睡衣,洗好了,就在衣柜里。”
徐启明嘱咐着,“到这边来还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就直接去买,老爸报销。”
“好的,谢谢爸爸。”徐知杏应道。
见女儿这么客气,徐启明有点心塞,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早点休息吧。”
徐知杏把门关上,拆开了新手机。
这都是考试前爸爸就打电话回来说过的事情。
她登陆自己的□□,确认了里面并没有什么遗漏信息后,锁上了手机。
有她联络方式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几位“淡如水”朋友和班级群聊。
是啊,她怎么忘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