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

    她双眼含着笑意,提身撤步,腾空而起。

    翻手挽剑花,削下一枝桂,轻落剑梢,挥向四周,剑气所至之处习习生风,风吹花落,似点点繁星自夜空坠落而下。

    舞剑者,所舞并非是花拳绣腿,而是舞剑者之心境,她的心境,如今又是怎样呢......

    一袭云锦烟罗裙月下旋转,宛若绽放的水芙蓉,强劲有力的剑意中,蕴涵着温婉柔情。

    仿佛大漠中隐匿的汩汩清泉,裹挟着奔放和一丝难以察觉的惆怅。

    剑舞的极好,在场所有人都如痴如醉。

    只是剑并非她所长,她舞得最好的,便是那杆长缨银枪。

    那是她用军功换来的荣耀。

    “好!”有人放声喝彩。

    吟潇利落收起剑,抱拳作礼。

    孟雪眠和秦让喝得最大声,噼里啪啦的鼓掌叫好不绝于耳:“好!真好——”

    待人潮散去,孟雪眠端来两盅热茶,搁到院里的长桌上,溢出来甘甜的香气瞬间钻入两人的鼻尖:“喝口茶歇歇吧,这是月团,寓意团团圆圆。”

    吟潇和秦让纷纷坐下,一人捧着一碗,满是惬意的品着茶韵。

    温润清甜,当真是好茶。

    “走!咱们去街上的花灯会瞧瞧!”

    孟雪眠无聊的紧,拎着他们三个的兔子灯,一手拉着一个人,左右环绕着踏出了大门。

    夜色渐深,华灯初上,茶楼和酒肆高高悬挂着一串串红灯笼,一眼望去,整座京州城都变得灯火通明。

    街道上人头攒动,繁华喧闹,都个个挤着上前去瞧那能工巧匠所制各种式样的灯笼,有花儿样的,鱼儿样的,还有生肖样的。

    “投壶赢彩头喽——”一旁传来掌柜的吆喝声。

    “我们来!”

    孟雪眠兴冲冲的,手上不知是扯了谁,便一股脑向前扑去,吟潇只觉得左右夹击,她裹身护着手里的兔子灯,渐渐被人流挤了出来。

    瞧花灯的人越来越多,人潮不断涌动,推着她向前走,待她彻底抽身停下脚步时,四周已然变了模样。

    她回头望了望方才被挤过来的路,那两人已是不见踪影,便不再跻身寻找,只默默沿着街边前行。

    细听水流潺潺,吟潇漫步溜达到城中河畔。

    河边的幽静隔绝了喧闹声,石栏旁,一位年轻伙计正支起小摊,手中摆弄着盏盏绚丽的荷花灯。

    见身旁似有脚步声,他便抬头去瞧,是个清秀的姑娘。

    “姑娘,买盏荷花灯吗?”

    吟潇顿步,望向河中央。

    洒满银辉的河面上,徐徐漂着几盏烛火葳蕤的花灯,随水波静静流淌,泊向远方。

    “不了,我有一个,”她微笑着提起手中的兔子灯,看他身旁的方桌上搁着纸笔,又问道,“这灯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

    “月圆之夜放灯祈福最是灵验,百姓也是讨个吉利。”

    京州绚烂,她不免想起身在家乡时,围着篝火赏月的日子。

    不知甘州将士和百姓,如今是否同她一样,抬头望着那轮明月。

    她原先从不信这个,如今却似乎希冀于此。

    心中万千思绪悄然而止。

    “那我来一盏吧。”

    递过银子,她折身来到方桌前取笔蘸墨,思量许久。

    她要许的愿望可太多了,她想......自由自在,平安顺遂,再多一些的话,便是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巴掌大小的红纸上,盛不开这些愿望。

    良久,她拿定主意,提笔写道。

    愿,四海升平。

    若天下太平,再无纷争,她何愁做不了自在逍遥客。

    落笔敛毫,吟潇将红纸仔细贴在荷花的花瓣中,中央的烛火映照着红纸黑字,格外亮眼。

    年轻伙计瞧见了她写下的字,不禁叹道:“我瞧其他姑娘们都只求姻缘,姑娘心有鸿鹄之志,在下钦佩。”

    姻缘......她垂眸,自嘲般了然轻笑,捧着荷花灯,绕过石栏来到栈道旁。

    双手轻托着花灯浮入河面,小船似的在流水中摇摇晃晃。

    她蹲在河边,凝望着它,慢慢漂向远处更宽阔的地方。

    柔和的晚风拂来,轻摇发梢,自碧河对岸,一盏明黄的荷花灯,徐徐停留在她手边,似是缘分使然,才停留在此。

    烛火照着荷花灯中的祈愿红纸。

    她定睛看去。

    ——愿,卿之所向,皆如所愿。

    这字迹。

    她短暂愣了一瞬。

    心底莫名触动,似是有什么东西被抽走一般,起身四处张望,寻找着。

    她感受到胸腔里肆意的激荡,顾不得再思量,她转身向上游对岸跑去。

    远处伫立着一座人潮涌动的石桥。

    她拎起裙摆,踏上石桥。

    抬眸间,身前忽然明亮起来。

    视线猝不及防地相遇,她停住脚步,目光一动不动落在他身上。

    少年款款而行,那身清风霁月的白衣在市井中,没有半分烟火气。

    桥上熙熙攘攘,而他们仿佛静止,时间凝固在这一刻。

    少年笑得很甜,不见往日的疏离感。

    “好巧啊。”他轻轻颔首。

    她应当问候,还是应当道别?

    心中堵了好多的话。

    张口,却都哽在喉中。

    “怎么是你?”她眼神闪烁着期许。

    “为何不能是我?”

    “你不是一向,不喜欢热闹的吗?”

    “所以我来了这里。”

    沈砚指了指桥下,吟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那几盏花灯早已悠悠漂向了远方。

    她的愁容似乎也跟着去了。

    “这是在哪里买的?手法倒是奇特。”沈砚又鄙夷地指了指吟潇手中的兔子灯。

    她浅浅剜了他一眼,声音提高了几分,仿佛在为自己造势:“这是我自己做的,你喜欢的话,我改日做了再送你一个。”

    “择日不如撞日,不如现在就送我吧。”沈砚得意扬扬地摊开手掌。

    他捧在手里,仔细打量了一番:“姐姐送的东西,我自然喜欢。”

    这小嘴像抹了蜜一样。

    “团圆之夜,你不在府里......”脑子跟不上嘴的速度,吟潇倏地收住了声音,暗中惊诧。

    他早已没了自己的家,又何来团圆。

    坏事一张嘴。她不断腹诽自己。

    沈砚神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是眉梢带笑。他淡淡道:“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几近子时,十字街上的人群慢慢不再拥挤,两侧的花灯这才尽收眼底,街心最大的那座鳌山灯也逐渐显露出来。

    他们二人沿着街边散步,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一席竹帘前。

    竹帘上挂着一排纸灯笼,纸灯笼上黏着红纸,上面写着各种各样的字谜。

    只是时候太晚,大多字谜和彩头都已经被赢了去,只剩零星几个还挂在上面。

    掌柜见二人目光所至,抽身上前道:“客官,要猜灯谜吗?猜对了可是有彩头的!”

    届时,碰巧一对新婚的小夫妇,正手挽着手,浓情蜜意地朝这边走来。

    男子见状,拍拍胸脯对身旁的小娘子道:“娘子,我去给你赢个彩头来!”

    小娘子羞红了脸,随着男子走到竹帘前。

    “不妨试试。”沈砚闻声,转身对吟潇说。

    吟潇饶有兴致地上前去瞧那灯谜。

    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日!”

    “这是日......”

    二人几乎同时抢声,只是她“日”字还未吐出,便被那男子夺了先机。

    掌柜取灯,自灯中掏出另一张红纸:“得花穗钗一个!”

    说罢,掌柜从竹帘后拿出钗子,递给那小娘子:“琴瑟和鸣,白头偕老!”

    得了个好彩头,二人依偎更是甜蜜。

    吟潇扬起眉梢,侧目看向下一个灯谜。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我知道,是算盘!”男子又抢答道。

    掌柜垂笑,摇了摇头。

    身旁的少年掌心摩挲,似是想到了什么。

    吟潇低头思索,嘴里喃喃着:“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她未曾想到。

    正绞尽脑汁,耳边忽然传来一道低沉浑厚的声音。

    “是砚。”

    吟潇面色一怔,思绪瞬间空白,下意识转身。

    幽深的双瞳中,映着她的脸。

    “唯有砚。”沈砚凝视吟潇,莞尔一笑。

    他知,他的将军姐姐怀有一颗赤子之心,不善言辞。

    他身处黑暗,无法触及,但有言必应,是他对她最坚定的告白。

    而他不知的是,对面的人......几近疯狂地贪恋这个瞬间......脑中浮现出一幕幕不可描述的画面,彻底淹没了吟潇最后一抹理智。

    “这位公子答对了!来,这是您的彩头——”掌柜又自灯中掏出一张红纸,上面写着“琉璃云纹手钏”。

    掌柜喝道:“岁岁无虞,长安常乐!”

    “有劳。”沈砚有礼接过掌柜递来的手钏,轻柔地抬起吟潇的左手,戴进她手腕上。

    “小小彩头,不成敬意,算是给姐姐的回礼。日后,我再送更好的给你。”他眸中柔情似水,话儿也像浸了蜜一样。

    腕上忽而冰冰凉凉,一缕甜意后知后觉地从吟潇心里滋生。

    “这个就很好。”

    她想,她不论如何都要回来。

    沈砚瞧吟潇愣在原地不动,暗道莫非是他方才直白了些......可这也算不上太过直白。

    吟潇瞧他也愣了神,忙抽手拍拍他肩膀:“多谢,我们走吧。”

新书推荐: 盛夏的暗恋 我惨死后夫君哭了 五条妹妹的术式是空间系 综影视之人比花娇 去无限流当卧底,我吗? 卧底仙界的那些年 反派的病弱白月光重生了 求不得,放不下(快穿) 疑心病 半句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