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沿海城市水汽足,夏天一到S市又闷又热,这里最多的是一栋栋水泥盒子和行色匆匆的行人。如果今天你出门时选择路面交通,那你永远猜不准这拥挤车流会把你堵在上班路上多长时间,就像我猜不透夏天这一阵阵突如其来的大雨一样。
早上七点五十五,苏水水的闹钟已经响了第三遍,她伸手从床头柜拿起已经充满电的手机把闹铃关掉了。床上赖床二十分钟了,再不起来以她磨蹭的性子出门一定会迟到,再三挣扎她还是起来了。
苏水水一边洗漱,一边想,我到底时候时候才能中大奖,发大财,然后就此退休?这个问题实在无解,她拿起手机给自己的闺蜜发了条消息“姐妹你到底什么时候发财,我不想努力了。”
“姐妹,我努力,你再等等。”闺蜜李黛秒回了苏水水的消息。好吧,我再等等。
苏水水在公司附近找了房子,从公寓到公司只需要步行十分钟。自从入夏以来,S市不仅闷热还很潮湿,对于不耐热的苏水水来说,早上化妆出门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出门不到五分钟,就会满头大汗,化妆让自己那么狼狈的话还不如就这么随便洗漱一下就出门。收拾了下,苏水水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提上只装了一把伞一张工卡一只口红一副眼镜两包纸巾的的包包出门了。
苏水水大学毕业3年,在两家公司呆过。第一家是她的实习公司,毕业前她面上了S市的一家公司,于是她带着对未来的期待和打工赚钱的想法来到了这里。一开始她面试的是编辑岗,没想到一个月后经理说,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同事离职了,希望她一个人能够将这个活儿接起来,并承诺这个岗位一但转正之后给她的薪资不会比市面上的低,她一个实习生初来乍到也不敢拒绝,考虑了一下也就答应了。结果等着她的是写不完的日报周报月报,加不完的班,凌晨三点经理打来的跟她核对运营数据的电话。每天晚上十点以后回到家,凌晨两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一天只睡五个半小时,就这么过了四个月。当时的她并不知道,领导的饼简直让人食难下咽。
转正答辩通过的那一天,谈薪时领导反悔了,给的薪资和当初承诺的不一样,苏水水直接回了经理一句“这有点离谱了吧”。接着又是沟通,经理在薪资上松口了,但是苏水水觉得这样每天休息五六个小时,加不完的班,写不完的周报根本没意义,毅然提出了离职。
其实她离职还有一个原因,她每天下班回家乘坐地铁时会去观察地铁上的人。十点钟的地铁11号线,仍旧是人满为患,每个人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几乎没有人在交流,每个人都在低头刷手机。他们好像属于这个城市,又好像游离于这个城市。苏水水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她想要避开那样的轨迹,于是她离开了那里。
第二份工作她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就是现在的这份工作,在这里她的工作压力没有以前大,但是她要忍受的是经理极其不稳定的情绪和随时骂人。平台更大了,面对的事情和压力也不一样了,虽然她应聘的编辑岗,可是两年下来,她兼顾的事情越来越多,数据、表格、回报材料,没有一样和编辑有关。
不知道别人的25岁是怎么样的,但是25岁的苏水水还在S市,她和身边的很多同事朋友一样,还在这个城市里奔波,还在人海里浮沉,她清醒的看见自己在沉没,离编辑越来越远。
又是一个工作日,闷热潮湿的S市,干不完的活,情绪不稳定的领导,同事甩过来的锅,还有下班路上突如其来的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