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知天不可 > 这篇非正文,可以跳过阅读,不影响。

这篇非正文,可以跳过阅读,不影响。

    夏文的演讲

    关键词:情

    序言:经典大回顾,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一些小学初中的课文。虽然一点点奇怪。如果看不下去,可以跳过(本来自己觉得写的不好,想不发的。但是感觉写了有四千多字,还是发出来比较好。)

    正文

    第一篇是在柏林。同学们,在柏林是时代之悲,众人之悲,和个人之悲的集合体。当老兵带着痴傻的妻子奔赴前线的时候的心情,我们永远无法得知。当听见女孩模仿他因为失去儿子的悲痛而痴傻的妻子时,情是痛苦的,是愤怒的,是交杂的,是沉默的。这篇课文很短,我放在第一的位置,是想以时代来开启个人。

    一个妻子发现隔壁的寡妇邻居死掉了,剩下了两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她很忐忑,她思索是否要收留这两个孩子,可是她们家里很穷,本身就有五个孩子要喂养。当丈夫回来的时候,她说起了这个事,丈夫说出要收留那两个孩子时,她拉开了帐子,是寡妇的两个孩子,她早就将他们抱了过了,若无其事地跟丈夫说起此事,只是在等一个审判。同学们,这里请你们自己思考一下是什么情。

    我想起我上初中的时候,学习地理。讲道人口生育,我的地理老师说国家的现状是穷的多生富的少生,富裕的家庭生二胎是理所应当的,而穷人家最好一个也不要生,我深刻地记得她当时对那种穷人生两三个孩子的鄙夷。我当时听了,第一个反应是,这是抹杀人性的存在,这是灭情的存在,是在抹杀穷人拥有天伦之乐。虽然事实上,她是对的。我后面读报,看新闻,看见很多未婚先孕,或者是家里很穷,父母残疾,还要生三四个孩子,很多人同情被生下来的孩子。我也同情着,同时我也意识到,情,是有所限制的。你再喜欢你的妈妈,你不能够和她生活一辈子,她总要离去,她离去后,你再也舍不得她,你也不能将她的尸首留在身边,情是有限制的。

    你作为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慢慢地你学会了说话,成为了一个小孩子。一个星期天,你的母亲答应你去一个地方,你非常高兴,一直期盼着。结果母亲从早忙到了下午。你起初不知道,还在院子里拨弄蚁穴玩,又自己一个人在草地里翻看画报,看着画报里的一群女孩,想象她们的生活,想象她们的对话。你问你妈妈好几次了,什么时候可以去,却总是一拖再拖。那一天,你看见了光阴,它是一匹白色的马在时间的缝隙里跑过,只有那一天,你才看见了它,平时它总在回忆里穿梭。当光线穿梭变化吼显得沉郁了,你作为一个小孩,第一次对时间的推移有了概念。你哭了,你心里很难过,或许是因为没去成那个地方,又或许是因为时间。你再也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了,你可以开始为逝去的时间痛苦了,当母亲抱着你,对你说,哦,对不起,对不起时……你当时没有察觉这份情,因为你当时沉溺于时间消失的情。这里的情是容易被忽视的情。大脑的反应很快,一秒钟的思绪,有上千个神经元在传输,但有时你的身体比大脑还先发现,所以李清照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你从一个小孩再长大了一点。你拥有了更多的情,你拥有了一些单纯的心思,他们还没有进一步发展,变得复杂。家里在做腊八粥,你很兴奋,兴致勃勃地跟你妈妈安排,你要吃几碗,你妈妈要吃几碗,你妈妈很无奈地看着你的贪心,你去看锅里的腊八粥,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了。黑色的腊八粥,让你看见了一个更稀奇的世界。情是无休止的,不断被发掘的。是你看见一个新世界时,那一刹那所有的感官刺激,让你大脑皮层疯狂跳动,让你的灵魂感到战栗。

    你很幸运,你有一个祖父,你的祖父有一个花园。你在花园里度过你童年中最烂漫的时光。即使你以后长大了,祖父死了,你离开了那儿,你依旧能够在回忆里找到那段日子,尽管你的记忆可能会欺骗你。这是萧红的《祖父的园子》,这里我想再链接,萧红的《火烧云》,同学们,看看天吧,当我在天中看见绮丽的晚霞,总想起萧红的火烧云,那种一种动人心弦的壮魄之景。连天的八百里火烧云,将天空如同一幅画卷一样,蚕食了起来。我曾读了一本书叫做《星空与半棵树》里的一个主角就十分爱观察星空。星空可以放下浩瀚的星河,也可以放下一颗微不足道的沙粒,甚至可以容载你虚无缥缈的情。有一句诗,我念给你们听,意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里继续串联萧红,我想串联的是萧红墓畔口占。这是我读过唯一一首在美感上匹敌卞之琳的那首断章的诗。抄录如下,情感听者自行体会。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开始上学了,你去报考学校,你父亲就借姑爹的小船,摇橹送你去学校。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父亲卖了虫茧,你跟在他屁股后面,给你买杨梅吃。你也记得你们到了新地方,看着街上琳琅满目,却什么都舍不得买,最后父亲买了一副豆腐脑,你让他吃,他却不吃。你也记得他给你做的万花筒,你也记得他冬天背你去上学,在舟上给你缝被子。幸好你记得。我读过一篇文章,叫做,那一年父亲的拥抱,或许主角相比较起来,就有些不识好歹,但是我感觉他更像是一个那个年代,一个农村孩子进城读书的真实写照,因为篇幅原因,且不属于课文,暂提一句,可自行查阅。这里讲另外另外一篇课文《慈母情深》。你想买一本长篇小说,于是到女工的缝纫厂里去找你妈,你先是遇见了一个老头问你干什么,你说找你妈。他又问你妈叫什么名字,你说了,他给你指了方向。那个缝纫厂有七十多台机子,很多女工她们其中不少人都是另外一个人的妈妈。你第一次发现,你妈为了家庭,将自己放进了一个炼狱的蒸笼里……情是痛苦的。

    这样渐渐地长大了。你曾偶然不知道在哪儿见过一串丁香花,还未绽放的,就是曾经读到的丁香结。你记得文章里描写的样子,月中它们显得朦胧,雨中它们显得愁怨。课本上的东西,你总要很久才能在现实生活里找到对照,丁香成了结,在你重新回忆起时,又解开了解。今年的高考语文阅读里,这样说道:“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教育的封闭回环,要在很多年后才能将现在的你和你回忆里那个坐在大大的课桌前的小孩链接在一起。这样的遗憾总是很多,课文上的文章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你是庄周想象是那只蝴蝶,梦里不知身是客。梦境与现实重叠之时,就是末日审判即将来临的时候。一天,两天,不能让你体会到什么是时移境迁。你并不是聪明的,你不能解答朱自清的疑问。你只能和他一样,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随着太阳的转动,茫茫然地跟着晃动,像希区柯特镜头里那个不动的人物。你只能残酷地接受了,小时候看见传奇故事里,人物永远穿越时空的能力,便幻想自己拥有会是如何,但是长大了的你,只能听反方向的钟在自我慰藉。情是消亡朦胧的,你抓不住它。

    看课文里的壶口瀑布,幻想着自己如同天神,于瀑布下接受惩罚。千珠万珠砸落在身上,发出嘀嗒啪嗒的声音,像是审判的前奏。有一个老电影,叫做春光乍泄,里面一个外国的瀑布叫做,伊瓜苏瀑布。其实无论是壶口瀑布,又或者是伊瓜苏瀑布,对于没有见过的人,又怎么能体会呢。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或许像作者在壶口瀑布里说的,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显现出来被我们看见。诸如此类,还有紫藤萝瀑布。我感觉其实文字始终是场景的写实,只有当你看见那个场景才能发觉文字的笔力。我还没有见过紫藤萝,在记忆里只剩下星星闪闪的一条紫色的温柔的瀑布,回忆让它散放出淡黄色的圣洁光辉。情是千山万水之外的,可是千山万水本又就是情。

    我对特别低年级的时候的事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之前教低年级,发现回忆里的一篇文章不见了。叫做,兰兰过桥。那是课本后面的略读课文,老师不讲,我就自己看。唯一剩下的印象就是兰兰有一个桥梁建筑师的爷爷,家里应该挺富裕的,我很嫉妒,因为我的父母是没知识没文化的人,看着兰兰过桥,我都忘记了看其他的,光顾着嫉妒了。后来我查找了一下,发现课文底下写着一行小字,根据茅以升的作品更改。那是一位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创立了丰功伟绩的人,初中有一篇课文叫做,中国的石拱桥就是他写的,里面就没有什么兰兰,没有什么爷爷,就只剩下枯燥了,写得其实很好,但是我在想,如果能够身临其境,再来上一个茅教授随行,将他写的东西,一点一点对应地指出来,可能就一点都不枯燥了。

    这当然是痴心妄想的。初中还有一篇课文,老师一般也不讲,让同学自己去看。叫做,带上她的眼睛。我读书那会儿,还是挺喜欢阅读的,我尝试了一下,当时应该是只读了前几段,觉得写得太枯燥了,没什么意思,尝试了许多次都看不下去。长大后听见一个朗读,夹杂着图文画面,如痴如醉地听完了,还久久不能释怀。心里如同地心深处一样火热着。

    情感有被动的,也有主动的。我想还是主动一点的比较好。我刚才延伸了一些课外的文章,真希望你们可以仔细去查找,都很美。刘慈欣还有一篇短篇小说,在我的记忆深处,叫做乡村教师。一个高级文明的外星人因为要建立防护带而在考虑是否要留下地球,决定抽查一下,看地球上是否符合3c文明,很不幸抽中了西北地区一个小村庄,小村庄里面有一个鞠躬敬业的乡村教师,临死前给同学们上了最后一节课,还教他们背牛顿第三定律,外星人问了一对杂七杂八的问题,孩子们都答不出来,外星人准备下令摧毁地球了,最后外星人在等待炸弹来临之中,又问了几个问题。直到问道牛顿第三定律。孩子们整齐划一地答了出来,让外星人感到震惊,于是不打算摧毁地球了。我对刘慈欣的三部曲提不起什么兴趣,这个短篇小说却一直在我的脑海深处,有的时候我会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一个老师的合格,虽然这个问题我自己的回答常常是否。

    哲学中有个概念,叫做超验,很抽象,我这里简化一下,我要把它扭曲成一种在认知以外的东西,你没有见过,你没有认识的东西,尽管这脱离了它本身的概念。你和超验之间有一个距离,这个距离可以是可触摸的现象界,也可以是无法感知事物自界。当你因为某种机缘巧合,感知了超验,此刻就是超验宿命论起作用的时候。开启超验宿命论的钥匙,是多种多样的,许多二律背反的概念都是这把钥匙,这把钥匙你可以主动得到,也可以被动得到。我个人认为,还是主动得到的比较好。

新书推荐: 魅魔小向导黑化所有哨兵 为了正道强吻病娇魔君 我那笨笨的Beta步兵先生[gb] 贺朝颜 小超市不营业 余音向风 当你看见我 当***我 [灵气复苏]负债修仙了解一下 璃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