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

    收拾这烂摊子用了很久的时间,忙得楚韫几乎是一夜没有合眼,经历过那场战斗的村民明显更信任楚韫和文裕,即便这两人一个是刚来村里的陌生青年,一个是才十几岁的女娃。

    以至于天都亮了,文裕才抽出身来回去看看。

    原本事情结束之后有村长收拾残局,她准备悄悄溜走的,没成想被楚韫拉住帮着村长处理后事,这一忙就忙到了现在。

    天初晓的时候文裕趁着楚韫跟村长讲话的间隙自个溜走了。

    村里大多人一晚上都没睡,现在更是早早出门往村里老大夫家去看望几个伤患。

    文裕走在路上碰到了不少人,往常不太熟悉的村民现在都很热情,还有给她拿鸡蛋小菜的。

    她不是很能应对这种热情,只草草说了几句便要走,离开时怀里抱了一堆东西。

    等回到家时天已经大亮,屋门口升起炊烟,陈氏在烧火做早饭。

    这边条件简陋,厨房也没有一个,只得简单搭了个灶用陶罐煮点野菜粥喝。

    “娘,大虎哥他们走了吗?”

    文裕进来只看到门前空地上自己两个弟弟正在捡枯草柴火,陈氏一个人看粥,昨天过来的大虎一家人没见踪迹。

    “大虎比你早一点回来,带你虎婶子他们走了,你虎婶子刚才拿来了一篮子鸡蛋,还有一袋子白面,非要给你,看你不在留下东西就走了。”

    陈氏显然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脸上笑容都多了几分。

    往常她在村里也没几个婶子愿意同她来往,家里妯娌相处得也不是很好,娘家离得十分远,几年都回不去一次,所以平常人就沉闷了几分,很少见到笑意。

    文裕见她高兴,经历了那场血雨腥风的心也是松了松,便问道:“阿娘,那我擅自将虎婶子她们喊过来的事儿......”

    昨夜她让虎子帮她,当然要解决虎子的后顾之忧,于是将虎子的家人安置到了这里。

    陈氏停下了搅粥的勺子,脸上笑意淡了下来,“娘没有怪你把虎婶子一家叫了过来,娘只是担心你昨晚上做了那么危险的事儿,你大虎哥回来的时候都说了......”

    陈氏说到这里,眼眶红了红,声音也颤抖了几分。

    “咱们家里你爹倒了,你两个弟弟还没长起来,娘身子骨不好,也没用,家里都靠你一个人撑着,以后不要做这么危险的事了好吗?”

    大虎过来接家里人的时候顺便把前面情况都跟他们说了一遍。大家伙都知道流民进村了,但到底发生了什么却是不太清楚的,而大虎是实实在在经历过昨晚那场战斗的人。

    他性格也直得很,直接就把昨晚上那情况给说了,给陈氏吓得不轻,得知了文裕没啥事儿也放心不下来,本想着去村头找找的,一来家里没个大人在,二来听过大虎那番话之后她也确实不太敢去村头,便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这会子见到文裕心里才算是彻底放下。

    文裕见陈氏又哭了,也是手忙脚乱地不知道怎么安慰,只好把那一堆菜放到陈氏怀里,嘴里说不出几句安抚的话来。

    她以往的经历中很少面对这样的情况,见到陈氏这样柔软性子的人很是没有办法应对。

    文裕眼睛四处乱看,忽然间看到一旁的陶罐里蒸腾而出的雾气,便叫道:“粥要糊了。”

    她侧过身子拿着木勺去搅拌,瞥见陈氏笑骂了一句,用手背擦了擦眼泪抱着东西回屋去了。

    文裕心底松了口气儿,认真地搅拌起陶罐里的粥来。

    粥煮的还算浓稠,加了野菜之后显得绿油油的,让人看着食欲不大,不过她这一晚上算是筋疲力尽了,现在胃里空空啥都能吃下。

    在附近捡柴的二头三头不知道啥时候围了过来,二头小小年纪就板着一张脸,捡了块石头垫在屁股底下坐着看火。

    三头则是站在文裕身边眼巴巴地看着陶罐里的粥。

    两个孩子年纪虽小,但都已经十分懂事,特别是二头,更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三头要稍微更像小孩子一点,倒是贪吃了一些,不过这个年纪的农家小孩就没有不贪吃的,也很正常。

    文裕见他眼巴巴地看着,便拿了勺子弄了一点给他吃,看着三头烫的一边哈气也要把这口粥吃下去。

    “又没谁跟你抢,吃这么急做什么。”

    陈氏收拾完了走出门来就看见这一幕,点了点三头的大脑门,拿过破布垫着粥端进去了。

    三头也忙跟着跑进去,只剩二头和文裕跟在后面不急不缓地走。

    流民动乱结束之后陈氏他们就又回到了地面上,毕竟在地窖里生活很不方便,但是大部分东西还是留在了地窖里面,甚至连床都搬了下去,只留了张草席子铺在地上,让文父躺在上面。

    家里没张完整的桌子,也就垫了一块板子在地上当作饭桌了。

    陈氏给每个人的粗陶碗里都打上了一勺粥,给文裕和文父的碗里多加了半勺,原本看着不少的一罐粥就这样分完了。

    因为家里粮食少,要节省着来吃,即便是在文家老宅里的时候也是这样分饭菜的,虽然那个时候只是因为文老太抠门而已。

    “我考虑了一下,咱们最近晚上还是睡在地窖里,毕竟虎子先前来的时候不是说还有一批流民逃走了吗。”

    文父没急着吃饭,而是趁着家里人都在的时候宣布了这样一件事情。

    文裕自然是没什么意见的,这种做法明显更稳妥一些,她可不想在睡梦中被流民杀死。

    不过这样的作法也没办法一劳永逸,城外流民不散,他们还是要活在危险之中。

    文裕喝了一大口粥,瞥见文父看向自己的目光,这才发觉是在等她说话,她忙把嘴里的粥咽下去。

    “我觉得没问题,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道,如果兹州那边旱情越来越严重,城外流民只会越聚越多,恐怕这种情况会再次出现。”

    文父赞许地点了点头,对未来前景的忧愁又再次浮现在了脸上。

    “大丫说得不错,咱们村子离县城又不远,很是容易被波及到。”

    文裕听到“大丫”这称呼还是有点点不太适应,不过好在也就只有家里人这么叫叫。

    文父说的事不假,据文裕所知道的来说,兹州那边的大旱会持续三年,这才只过了一半而已,这次秋收过了兹州那边仍然是没下过一场雨,空了两年的收成,原先苦苦坚持在那的百姓也大多都选择了离开。

    会有更多的流民涌入安阳县这边,届时安阳县县城也会被破。

    而且据她昨天接触的流民来看,此次的流民暴动是有人在背后组织的,楚韫似乎对这件事情有些了解,看样子他也没准备把那个流民头目交出来,显然是有自己的打算。

    这人的身份肯定不简单,不过文裕并没有想要了解的意思。

    正好系统给出的一个目标是寻找新的宜居地,这里肯定是不能久留的,能让家里人做好打算是最好的办法。

    文父显然是很有远见的,不过倒是不知道他这样聪明的一个人是怎么被文老太压在底下那么多年的。

    毕竟文老太只是一个继母而已。

    这个时代的家庭宗族对人的影响之深是文裕一个现代人所不能感受到的,她只会遵循一条,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这很简单。

    “这意思是,我们要离开?”

    陈氏皱着眉头犹豫道。

    文父表情也很是凝重。

    “是的。”

    这里是他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感情之深无法用言语去形容,如果不是为了家人的安全,他怎么可能舍得离开?

    但昨天那样的情况,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

    “可是,这不是一个好时候。”

    陈氏看向文父的腿,面上表情很是犹豫。

    现在除了走去哪儿的问题之外,还有怎么走的问题。

    “要走!”

    一直没吭声的二头突然出声,“我可以拉着阿爹走!”

    文父闻言只是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

    “我还存了一些银钱,应该够买一辆板车和一头驴子,这样路上就轻松多了。”

    文父一句话砸得众人都没缓过神来,连文裕都震撼住了。

    这看着老实巴交的汉子竟然还有这么一手!连文老太和陈氏都瞒住了,现在才拿出来。

    不得不感叹他的远见。

    文父因为经常跑远处山里打猎,猎到东西卖到县城去,甚至有时候也会跑到其他县城去卖,常在外面走动的人得知消息比一般人灵通,看得也远,有所准备倒也正常。

    “怎么不早把这钱拿来治腿?”

    陈氏没有怪文父瞒着自己藏钱的事儿,只是欢喜过后又是伤心,如果早把这笔钱拿出来治腿,药也不会这么早就停了。

    文父抚了抚自己的腿,“有想过这样做,但你知道娘的性格,发现我藏了钱还不知道会怎么闹,而且你也知道的,我这腿治不好,何苦把银子废在上面。”

    陈氏也知道差不多会是这样的结果,当初出了事情城里的大夫也不是没看过,都说治不了,一开始文老太还会给钱,因为不想断了这么个发财树,后面发现医治代价太大,可能也没什么希望,这才停了手。

    不过文裕倒是不觉得治不了,可能只是钱没到位,以及没遇到好的大夫,毕竟安阳县也不算什么大县,医疗不发达也很正常。

    “好,我去买头驴子回来,趁着现在路上流民还不多,我们先走。”

    文裕敲定了事情,要上路这件事越早越好,后面流民跟上来了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儿来。

    “至于路引一类的事情,你若是办不好可以找你大虎哥去,使点银钱给他也无事,你一个姑娘家最近还是不要独自进城了。”

    文父略有些担忧地看着文裕,如果他腿还好的话,这些事情他自己可以去办,而不是靠自己才十二岁多的女儿。

    “看来经历过这一次,你也变了许多。”

    文裕听了这话心里咯噔一下,故作镇定道:“人是会变的。”

新书推荐: 1992 矿场家属院 my summer 惟饭先生 《耀眼难得》 不钓他,钓你[GB] 坠情藏 姐姐亲了要负责哦 [龙族]冰霜之下 HP Slightly proud 被杀99次后他心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