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启朝的东北边,有个临山靠海的小山村,周边山脉绵绝,高大的树林阴翳,林中深处贯有猛兽出没,村民极少进入;往前延绵七八里,便是靠近海岸,遍布礁石,海浪澎湃。
山脉之下不余百米,乔家村就在此处,总共四五十户人家,世世代代都居住于此,虽说靠山临海,却并不富裕,因为交通极其不方便,距离京都有近半个月的路程,贸易无法打开,最近的镇上也有十二三里,去往县里更远得五十里路,村民们以靠种田生活,却因为土地贫瘠原因,粮食低产,生活因此村里普遍是艰难,仅仅维持生活而已。
村尾乔老头家,听说都要把孙女乔阿芫送到镇上吴财主家,给他得了痨病的儿子吴大郎做媳妇儿冲喜,吴财主给了10两银子,20斤猪肉。
邻居们谁不知道吴大郎痨病久矣,长年卧病在床,可叹乔老头耳朵根子软,只听乔老太太的,阿芫这姑娘也是可怜。
乔家情况很是复杂,乔老头家有二子一女,乔大,乔二,还有女儿乔兰。
乔老头老夫妻和乔大一家、乔二一家以及尚未出嫁的乔兰,共同生活。
共有两间瓦房和一间正厅,正厅两边一字排开,户型方正,阳光充足,因着老太太偏爱乔大,东厢房又大阳光又好,给了乔大夫妇,乔大育有乔虎一子,甚是得爷爷奶奶偏爱。
另有三间土坯房,最外面是厨房,最靠里面的阴暗西厢房,给了乔二一家,乔兰住在正中间。
乔二本来日子也是好过的,乔二媳妇郑氏生下弟弟乔豪,便因大出血撒手人寰,八岁的乔阿芫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
就这样一大家子过了三年,大婶娘徐氏开始埋怨乔二,大家都是在公中大锅饭,乔二家只出一个劳动力,却三个张嘴吃饭的。
乔二虽是个老实的,只知埋头干活,却也不乏志气,听见大嫂这么说,决定不再地里刨食,准备跟着船队出海,一个月可以拿2钱银子的高工钱,足够一家老小生活了。
跟乔老头交代好照顾好乔阿芫和乔豪,并留下所有的家产8钱银子。(1两黄金= 10两白银,1两白银=10钱银子=1000文铜钱),跟着船老大强哥出海了,快9个月了无音讯。
眼看着年关将近,海风呼啸,雨水落下,秋收一场大雨,稻谷被冲刷落地不少,等天晴割收,不仅大量稻谷被击落,甚至发芽了。
尤其乔老大家田在坡地上,被风吹的七零八落,粮食被糟蹋的七七八八。
阿芫心里提心吊胆,爹爹留下的钱早就被爷爷奶奶为家里花的七七八八,自己和弟弟都抢着干活,生怕被奶奶和大婶娘打骂。
徐氏是乔老太的远方侄女,总是在老太太跟前碎碎念,时间久了,老太太本就不喜孙女阿芫,反正都是要去别人家的,养着做什么,便动了歪心思。
这天阿芫带着弟弟去摘野菜喂鸡,背着满满一筐准备回家,在门口驻足,看见家里来了一个中年人,五十岁的样子,气势十足,摸着胡子说道:
“乔老大,这是五两银子。如果不是徐嫂子推荐,虽说大少爷这种情况,但这好事还轮不到你家孙女,等过几天选个好日子,我派人抬轿子送过来吴家成亲,再给你们五两”。
徐氏忙忙弯腰赔笑道:“那是那是,辛亏我娘家大哥认识王管家,王管家照顾咱们家。我们家阿芫的福气”。
阿芫顿时感觉脚底一软,险些站不稳,谁不知道吴财主家儿子得了痨病,听说因为长年卧病在床,脾气暴躁,时常虐待下人,折磨至死的情况都有发生。
爹爹还没回来,弟弟还只有三岁,自己要是死了,弟弟怎么在婶娘手底下讨活路。
阿芫越想越难过,不想进家门,往外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