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安五年,初春时节。
位于京城南边百余公里远的小县城宁城,最近城中众人最热议的一件事就是开酒楼的秦老爷要娶续弦了。
这位秦老爷名声不错,虽不算城内最富贵的有钱人,但性格温和,乐善好施。
秦方最近可是枯木逢春,人到二十八喜迎新妻。自从三个月前在城东寺庙初遇何嫣之后,一见倾心。三年前发妻去世后平静的内心也重燃爱火了。
打听到何嫣十五岁父母双亡,三年前从京城来到宁城的姑姑家暂住,就更是心生怜悯。
一介孤女,冰肌玉骨,朱唇粉面,国色天香。仅仅是一步三回头盯着秦方的那双眼睛都那么含情脉脉。
从那以后,秦方对何嫣更是日思夜想,恨不得马上娶回家。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婚礼前准备流程后,终于到了成亲这一天。
喝得微醺的新郎官秦方内心激动,跨着大步,来到婚房。
揭开红盖头,喝完交杯酒之后,房内只剩二人。
痴迷的看着眼前娇羞的新娘子,何嫣星眸微嗔,秦方只觉得呼吸都缓慢了,头晕乎乎的向何嫣扑去。
一夜好眠。
第二天清早,何嫣已经醒了。
看了一眼床上沉睡的秦方,她径直向梳妆桌走去。
从小和她一起长大的丫鬟春尘,夏迟走进来为她梳洗打扮。
何嫣低着头,思绪却很清晰,心里回忆着从前的事。
何嫣本是京中富商何家独女,生的花容月貌,父母对她宠爱有加。谁知道三年前何家突然破产,何宅被拿去抵债。父母也受不住打击接连去世。原本说好的亲事也被退亲了。
何嫣孤苦无依,只好来到姑姑家借住。这三年何嫣为父母守孝无心嫁人,姑父文有才在宁城开了一间铺子,家中子女众多。对于借住在家三年的何嫣不太满意,时间一到就想着早点把她嫁出去,何嫣三年前带来的金银首饰,他也全当借住在自家的房费,一惯花在儿子身上了。
何嫣对嫁人谈不上多抵抗,也知道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姑姑家,更何况自己身上值钱的物件一大半早已被借口拿去。剩下的自己严防死守才留住。
只是这金有才相看的人选,不是年纪可以当何嫣的爷爷,就是给纨绔子弟当妾。
何嫣不想当妾,更不想嫁给穷光蛋生一堆穷光蛋。
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生活在宁城三年,何嫣也听说过秦方。他年纪不算太大,不丑不穷,父母双亡。虽在小县城中经商。但他性格好且家中世代在宁城开酒楼,家中也只有一个幼子和妾室。
眼看姑父已经选好了人选。经不起太久耽搁,为了将来的生活和未来孩子生活得幸福,何嫣决定主动出击。
三个月前在寺庙遇到秦方之后,他果然对何嫣一见倾心。接下来的事就很顺利了。
回过神来,夏迟已经给她梳好了头发。高高盘起的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优美的脖颈。
何嫣喜欢光彩夺目的首饰,夏迟给她发髻中间戴上镶嵌着粉蓝小花的金色花钿,两侧戴着对称的金钗步摇,流苏部分是珍珠,末端垂着红色玛瑙。再搭配一对珍珠耳环,一条珍珠项链。
春尘给她换上新衣服,浅紫色的绸缎衣裙,毛茸茸的领子很温暖。带有印花图案的蓝色披帛飘逸灵动。腰封和宽大的袖口都有金色刺绣花纹。
何嫣看着镜中的自己,黑发红唇,华贵端庄。
春尘二人端着盆子往外走去,刚好这时秦方也醒了。
他惊艳地看着何嫣,一把抱住她说些甜蜜的话。何嫣虽不习惯却也微笑回应。
片刻之后,两人准备用早膳。
何嫣看着桌上的食物,有青菜粥、鸡肉烩芋头、虾仁蛋羹、萝卜鲫鱼汤、什锦蔬菜,还有枣泥糕……
比起前三年的清淡日子,如今的早餐看起来很丰盛,香甜可口。
秦方吃完之后开口说道:
“娘子,以后府中大小事宜都由你操持,辛苦了。”
何嫣莞尔一笑回答:
“夫君放心。我一定好好管理全府上下。”
秦方出府之后。
何嫣在院内闲坐着喝茶,欣赏着梅花。主屋正厅很大,可她更爱这冬季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精神气足。
秦府除了主业酒楼外在城内还有几间铺子,城外有个庄子。
福管家给何嫣汇报着整理好的账本。
说完之后何嫣没什么大的反应,只是淡淡嗯了一声。福管家偷偷看着这位新夫人,只觉得她看起来很冷静,甚至冷若冰霜。
过了一会儿,何嫣终于开口:
“福管家,我想着府上仆人虽不多,我却脸生得很,你把他们所有人叫来我看一看,分别是叫什么,负责什么活儿的。”
“是。”福管家看向身后的小厮吩咐他去照做。
大概一炷香之后,何嫣的嫣然园院内站满了秦府的仆人。
“夫人,秦府下人一共二十人。除去跟着老爷外出的两个小厮。洒扫庭院、厨房干活、采买的、负责其他琐事的、伺候老爷夫人的都在这儿了。”
何嫣眼神一一看过面前众人,听着他们各自介绍,有账房先生、门房、厨房管事、丫鬟婆子小厮……
听完之后,何嫣喝了一口茶,才开口发问
“照顾小少爷的人呢?”
福管家回头斜眼盯着身后的小厮。
小厮平安连忙跪扑在何嫣面前。
“夫人,刚才我去叫人,可那王嬷嬷说了,她自少爷出生后的三年,每一天都照顾在少爷周围,片刻也离开不得。少爷院内的人都要留在少爷身边。我……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呀……”
何嫣听完这话,浅浅的笑了一下。
“是吗……”
“春尘,你带两个婆子去小少爷院内把王嬷嬷她们请过来。再把少爷亲自带过来。”何嫣随手指了指站在最左边的两个扫地的婆子。
何嫣虽没发怒,院内众人却大气不敢出。
不一会儿,春尘就抱着三岁的小少爷秦天泽回来了,身后跟着王嬷嬷,她被两个壮实的婆子架住动弹不得,半拖着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丫鬟。
她一进院门就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