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它拍得好么,我觉得是春节档的同行衬托;你说它拍得不好么,它确实完整、成功地讲了一个爽、燃的故事。
1.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要用屎尿屁笑话,难道是为了和“魔童”这个身份相对应么?
2.看网上说哪吒妈妈是无效牺牲,为了燃而燃。确实是这样,但是我觉得这种“无效”是无可厚非的。写故事是长板的艺术,如果能做到长板(也就是《哪吒》的高潮足够燃)足够长,那么它的短板只要不是太崩,就是可以的。(当然它要是写得更完善那就更好)
3.“魔童”和“灵丸”只见的差异过于表面化。老是说“魔童”多么多么不好“我命由我不由天”,“灵丸”多么多么好,但是人们对这两个概念的误会过程电影没有表现,可能是因为觉得这两个概念本来就是观众的固有观念。在我的印象里是没有过多解释。所以会产生“在陈塘关普通居民眼中哪吒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一种吐槽
4.敖丙的建模也太“幼”了,知道你们要麦麸,但这种感觉就是给两个美术形象让观众硬嗑。这对cp不适感的来源之二是,敖丙在全片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感觉他就是哪吒的附庸。感觉双男主(耽美)小说,我现在这篇在写的时候也有相同的问题,顾了攻就忘了受。
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还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业片,它有完整的、基本符合观众逻辑的故事情节,起承转合这种,而且足够燃,爽。还有同行衬托。
敖丙他爸的建模可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