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可以接受了;它们不是虚构的;它们也是真实。
假若只是疲倦地颓废,每个时刻被概括为无用,消遣时间,经历信息洪流的冲刷后离开,不计其数的琐碎知识,不计其数的焦虑再平静。
我一直都在做我应该做的事。
“普通人的人生也是人生啊。”
本是想写文学小说的。但目前大部分很明显是爱情占主体了,唉,堂吉诃德……为什么有的文学小说可以成为经典流芳百世?
经典是能经得起重复的,甚至是重写。——重写的意思一是改编,一是赋予更多原作者并未想到但可以存在的意义。时代在变化。
我发觉网络小说的共性是太过“完美”。阅读时能感受到主角的完美性。
想到了地下室手记的主人公,再或者是复活里的主角。不是说一般定义的完美。经典文学里的主角也可以有美貌技艺或财富。我认为,要么主角有特别的缺陷,要么聚焦点不全在主角。这样才有可能给人一种文学味吧。
补充一下,特别的缺陷指的是,不同于常规与庸俗无聊的抽象概念。
其次立意也很重要...直接影响了写作走向。
写作为了让自己快乐。我斗胆猜测,即便如此,也有很大部分作者会添加自己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啊太蠢了,毋庸置疑。
只有冰山一角是不够的——要有深度、要有广度、要像细胞一样。
写作不能只是为了自身的快乐。这是我的宗旨,我现在意识得很清晰。
总结一下,艺术文化价值、普世主题、内容质量、传播机制(启发、评论)。传统/创新,时代共振,地缘政治。
阅读不求快,并没有浪费时间,即使浪费时间,难道过去还少吗?不论是什么样的文段,一字一句触摸它,就像在听它和它母亲的自我介绍。
我怀疑人的兴趣。“我对这个不感兴趣。”或将不再是拒绝的理由。
心理健康,这种事,我是不在乎的。我还有更重要的、我奉为信仰的事情要做。每想到它就像拥有了永恒的能量。因此,怎么会不健康?比什么都有用。
这些天我突然不会写爱情小说了,非要说原因的话也很模糊。但今天,四月五号下午五点,渐渐明晰:爱情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东西、不是轻易就能书写的东西,更甚的是我并没有资格写“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