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静止锋(缘)2
辩论赛宣传海报在北苑歆大学公告栏上贴出的第三天,郑喻才从同学口中得知这个消息。
"南宁大学辩论队?"谢景淮的手指停在图书馆的触摸屏上,屏幕上正显示着参赛名单。他的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在冷光下泛着贝壳般的光泽。
厉衡凑过来看了一眼,吹了声口哨:"这不就是你那天晚上遇到的'gay兄弟'吗?"
谢景淮迅速关闭页面,拿起桌上的有机化学课本拍在厉衡脸上:"闭嘴。"
课本哗啦啦地翻动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谢景淮的字迹像他的人一样,看似随意却暗藏锋芒,每个字母的收尾都带着不易察觉的上挑。
"说真的,"厉衡把书从脸上拿下来,压低声音,"那天晚上到底怎么回事?贴吧里传得神乎其神,说你梦游翻墙还要强吻路过的野猫。"
谢景淮的耳尖微微泛红。他想起月光下那个翻墙进来的男生,对方摊开手说"我是gay"时,眼睛里闪烁的狡黠光芒像极了化学实验室里不安分的钠块,一遇到空气就会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没什么,一个神经病。"他合上笔记本电脑,金属外壳发出清脆的"咔嗒"声。
厉衡挑了挑眉:"能让谢大学霸记挂三天的神经病,我倒想见识见识。"
谢景淮没有接话。他的视线不自觉地飘向窗外,那里正对着辩论赛将要举行的礼堂。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与他平日里生人勿近的气场形成微妙的反差。
郑喻把玩着手里的校徽,金属徽章在他指间翻转,反射出细碎的光点。南宁大学的校徽是深蓝色的,上面刻着校训和一座钟楼的图案。
"别紧张,"辩论队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北苑歆的学生都是书呆子,论实战经验肯定不如我们。"
郑喻扯了扯嘴角。他今天穿着正式的深灰色西装,衬衫领口处别着一枚简约的银色领针。这身打扮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成熟许多,只有微微翘起的一缕头发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我没紧张,"他把校徽别在胸前,"只是好奇他们的图书馆是不是真像传说中那样有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咖啡厅。"
队友们哄笑起来。郑喻垂下眼睛,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边缘。锁屏壁纸是他三天前凌晨设置的——一张模糊的月光照片。没人知道那天晚上他翻墙回去后,躲在被窝里反复回想那个高他半头的男生说"巧了我也是"时的表情。
"郑喻!"队长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该进场了。"
礼堂里座无虚席。郑喻跟在队伍最后,目光扫过观众席。在第三排靠走道的位置,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侧影。那人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细碎的黑发垂下来遮住了眼睛,但郑喻还是一眼认出了他——月光下那个带着玩味笑容的男生。
"今天的辩题是'科技发展使人类更孤独',"主持人宣布道,"南宁大学为正方,北苑歆大学为反方。"
郑喻走上辩台时,感觉有一道视线落在他身上。他假装整理资料,抬眼对上了谢景淮的目光。对方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科技满足了人类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却削弱了归属与爱的需求..."
郑喻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他的论证条理清晰,时不时穿插一些幽默的比喻,引得观众席发出阵阵笑声。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注意力有三分之一分散在了那个低头记笔记的身影上。
谢景淮突然抬起头,两人的视线在空中相遇。郑喻的论证微妙地停顿了半秒,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他看见谢景淮在笔记本上写了什么,然后撕下那张纸折成方块。
自由辩论环节,北苑歆的二辩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请问对方辩友,您刚才提到社交媒体导致人际关系浅薄,那您如何解释在线社区中形成的深度联结?"
郑喻正准备回答,观众席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谢景淮站起身,穿过人群走向出口。在经过辩台时,他看似不经意地将那个折好的纸块丢在了郑喻脚边。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度'的定义..."郑喻一边应对辩题,一边用脚尖悄悄把纸块勾到辩台下方。趁着对方辩手发言的空档,他弯腰假装系鞋带,迅速捡起了纸条。
纸上只有一行字:「图书馆三楼C区,化学类书架。今晚8点。」
郑喻把纸条塞进口袋,感觉心脏跳得比辩论时还要快。他抬头看向谢景淮离开的方向,只看到礼堂大门轻轻晃动的影子。
晚上7:50,郑喻站在北苑歆图书馆的电梯里。他换回了常服——黑色卫衣和深色牛仔裤,头发也因为白天的发胶被洗掉而恢复了自然的微卷。电梯镜子里的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眼睛因为期待而显得格外明亮。
三楼C区几乎没有人。化学类书架排列得整整齐齐,空气中飘散着纸张和油墨的味道,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气味。郑喻的手指划过书脊,假装在找书,实际上耳朵竖得老高,捕捉着任何脚步声。
"你在找《高等有机化学》还是《无机合成方法》?"
声音从背后传来,郑喻差点跳起来。他转身看见谢景淮靠在书架上,手里拿着两本厚重的教材。今天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黑色休闲裤,脖子上挂着一个银色的U盘,在灯光下闪着微光。
"都不是,"郑喻稳住声音,"我在找《如何应对半夜翻墙的神经病》。"
谢景淮轻笑一声,把书放回架上:"那本书在精神病学分类,D区。"
他们之间的空气突然变得稀薄起来。郑喻注意到谢景淮的眼角有一颗很淡的痣,在图书馆的暖光下几乎看不出来。
"所以,"郑喻率先打破沉默,"纸条是什么意思?"
谢景淮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校园卡,在指间翻转:"听说南宁大学的郑喻同学是有机化学天才,而我刚好有个实验卡住了。"
郑喻眯起眼睛:"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和专业?"
"辩论赛宣传单上有所有选手的简介。"谢景淮的语气轻松,但耳尖却微微泛红,"况且,一个gay对另一个gay做背景调查,很奇怪吗?"
郑喻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一时语塞。谢景淮趁机把校园卡塞进他手里:"实验室在五楼,只有持卡人才能进。今晚那里没人。"
"等等,"郑喻抓住谢景淮的手腕,"你为什么觉得我会帮你?"
谢景淮没有挣脱。他的手腕很细,郑喻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两个理由,"他微微倾身,呼吸拂过郑喻的耳廓,"第一,我需要一个懂自由基反应机理的人;第二,如果你不帮我,我就告诉所有人南宁大学的优等生半夜翻墙调戏男生。"
郑喻松开手,气笑了:"你这是敲诈。"
"不,"谢景淮转身走向电梯,回头时眼睛在灯光下呈现出透明的琥珀色,"这是化学。"
实验室比郑喻想象中更宽敞。落地窗外是北苑歆的夜景,灯火通明的校园像一块巨大的电路板。谢景淮熟练地打开设备,冷白色的LED灯依次亮起,照亮了中央实验台上摆放整齐的仪器。
"所以,到底是什么实验?"郑喻凑近观察台面上的装置。一个三口烧瓶连接着冷凝管和分水器,旁边放着几瓶标记着复杂名称的试剂。
谢景淮戴上护目镜,镜片后的眼睛显得格外专注:"一种新型荧光材料的合成。前几步很顺利,但在最后的重结晶环节总是失败。"
他打开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失败记录。郑喻注意到他的记录方式很有特点——不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像日记一样记录了每次实验时的温度、湿度甚至心情。
"你试过改变溶剂比例吗?"郑喻指着其中一条记录。
谢景淮摇头:"乙醇和水的比例从1:1到1:3都试过了。"
"试试加入少量二甲基亚砜。"
谢景淮猛地抬头:"DMSO?那会引入硫杂质。"
"没错,但硫可能正是你需要的。"郑喻拿起一支试管对着光观察,"你的目标产物需要一定的晶格缺陷才能发光,太纯了反而不好。"
谢景淮若有所思地看着他,突然笑了:"这就是为什么我需要你。"
郑喻感到一阵莫名的成就感。他接过谢景淮递来的白大褂,布料上带着淡淡的洗衣液香气,还有一丝说不清的、属于谢景淮本身的气息。
他们并肩工作了两个小时。郑喻惊讶地发现谢景淮的实验操作近乎完美,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经过计算。而当他们因为某个步骤争论时,谢景淮眼睛发亮的样子让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做成功实验时的兴奋。
"看!"凌晨一点,谢景淮突然抓住郑喻的手腕。反应瓶中的溶液开始发出微弱的蓝光,像极了夜空中最暗的星星。
郑喻忘了挣脱。他们靠得很近,他能看清谢景淮睫毛投下的阴影,和因为兴奋而微微张开的嘴唇。反应液的蓝光映在谢景淮的脸上,给他平日冷峻的轮廓增添了一丝梦幻的色彩。
"成功了。"郑喻轻声说,不确定是指实验还是别的什么。
谢景淮松开手,转身去记录数据。但郑喻注意到,他的耳根在蓝光下呈现出明显的红色。
"所以,"郑喻靠在实验台边,"这就是你找我的真正原因?为了实验?"
谢景淮停下笔,没有抬头:"不全是。"他的声音很轻,"那天晚上...我其实见过你。"
郑喻愣住了:"什么时候?"
"去年全国化学竞赛。"谢景淮终于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你是金奖,我是银奖。领奖时你站在我前面,领带夹掉了,我捡起来还给你,但你不记得了。"
记忆的碎片突然拼凑起来。郑喻想起那个沉默寡言的男生,当时他还奇怪为什么对方看自己的眼神那么奇怪。
"所以这一切..."
"一开始是想报复你的健忘,"谢景淮坦率地说,"但现在我改主意了。"他走向郑喻,手里拿着一个装有发光液体的试管,"下周我们有个更复杂的实验,需要双人操作。"
郑喻接过试管,蓝光在他们之间流动:"这是又一个敲诈吗?"
谢景淮微笑:"这是邀请。"
窗外,北苑歆的钟楼敲响了两下。郑喻意识到,某种比荧光材料更奇妙的东西,正在这个夜晚悄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