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校

    高中的时候老师会让同学们写目标院校,我们高一的时候写过,然后还贴在墙上,现在看来,很可笑。

    我高中是我们市数一数二的好高中,但我没觉得有多牛,我一直感觉是因为我们市的教育水平整体都很差让我们学校“乘虚而入”罢了。

    我是我们那一届最差的纯文班的学生,我们班有多差?我感觉在我们整个高中的历史上都名列前茅了吧。

    打个比方?全班60多个人只有8个人是考进去的,其他的无需多言。如果说和录取分数线有关:有的学生也许考的很好只是重高对他们初中的录取分太高了?那我是在老家读的初中,录取线已经是低分了,而且我的中考成绩并不高,勉强过线,但在我们班学号第六。

    可以理解吧。

    总之,我们班,的确很差,教导主任、校长都盖章的“差”。

    一开始的我并不知道这个状况,还沉浸在上了重高,985、211对我在挥手的美好幻想,于是年少轻狂把“中国政法大学”就这样贴了上去。

    然后我看到……

    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公安大学等等……

    我忽然觉得我中国政法是不是写保守了?我应该写哈佛大学法学院!后来我又一想,我家里没钱送我去美,算了,中国政法就当保底的了。

    我就这么天真无知(蠢)。

    其实我对法学没多感兴趣,写这个也是周围人一直念叨说当律师、检察官之类的,我觉得,酷,于是就这样草率的决定了我的目标院校然后贴了上去。

    可惜第一次月考后我便明白了——墙上的字,就当是放屁吧。

    我一个月没学习,然后考了第三。

    就是第三,我没有看错。

    看成绩的时候我甚至从后往前看,我初中就这样,虽然是在老家读的初中,但我是最好的班,里面的好学生真的多。(我感觉初中班本科最差的估计就是我哈)

    然后……我班主任让我看前面,我惶恐。

    看到第三个是我的名字是,我震惊。

    随后在心底骂了句脏话,表示不可置信。

    再看一眼总分,差点昏死过去,

    那个时候我大概就摸透了我们班的情况了,直到后来统计学籍知道他们的中考成绩,我进一步肯定了我们这个班的确很垃圾。

    我们分两个学籍,自己考进去的算“公办学籍”,就是重高本部学籍,但我们校长有个私人的高中(一直打着重高分部的旗号),算“民办学籍”,那些拿钱找人上重高的学生的学籍就挂在我们校长自己的高中那儿,但是还是一起上课。

    但我们是最后一届这样,下一届的时候就分开上课了。

    好吧,如果我们这一届也分开的话,我兴许就在另一个纯文班了。(我们这一届就两个)

    但我在这个班上也得到挺多快乐的吧。

    话题跑远了,继续说本科院校。

    我高二的时候偷偷换了张便利贴贴上去,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知道自己肯定考不上,另一方面是——我想去天津。

    天津外国语大学。

    是我高中最想去的学校,是我高中梦校,真正的白月光。

    我2020年开始读加缪,对法国文学也爱得深沉,做梦都想去天外学法语,希望以后能去索邦大学读文学。

    现在看,这些愿望只能是泡影了。

    索邦大学的文学院,终究只能是梦。

    真的太想去天津了。

    可到了高三模考之后,我认清了现实,没关系,考不上就考不上吧。

    自我安慰说把爱好当成专业会祛魅然后逐渐失去热情等等诸如此类。

    这个时候,我看中了一个被列为“天坑”的专业——市场营销。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中加合办的市场营销,我完全够了哈。

    (那时候不懂报志愿的规则,以为分够了就行,高考后才知道要看排名)

    后来也没去,不光是我妈不同意,我分不够。

    最痛的那件事。

    我英语发挥失常,优势学科导致高考失利。

    就不提眼泪了,提起来没完。

    比较安慰的是,当时有个模拟报志愿把上应大放在第一志愿算爽了一把了。

    到最后报志愿我都不知道这个学究竟是谁去上,到底报了多少个志愿我都不知道。

    我那时候也是对自己放弃了,打击太大了,没想过。

    于是破罐子破摔,不管这些,唯一的反抗就是改了一次密码,我妈登不进去问我,我就告诉了。呵呵,约等于都没有反抗。

    我学长,河北省内某工科学校的学生,曾开玩笑让我报他们学校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我那时候说我一定给你放在第一志愿。

    我妈不让我读语言类,我自己又没管志愿,到最后他们学校也没报。

    等投档线出来,他和我说他们学校今年外国语言文学类分数暴跌,呵呵,我那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了,只觉得自己真是懦弱,要是放在第一志愿我就去了,就捡漏了好吗?而且还有熟人,那个学校图书馆贼好,爽吧。

    不爽,我没报,挺遗憾的。

    我们那年因为某个报考名师,所有语言类爆冷,我真的挺烦他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

    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报志愿,我是不是就成了捡漏的幸运儿了呢?

    也许不会,但我起码不会后悔,我自己选的,我认了。

    我和我妈在大一一年内,只要提起本科院校和专业,肯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她也冲我说过难听的话,“你有本事去复读啊!”

    嗯?我是真想去复读啊。我高考结束当天就报名复读了,等成绩的时候我在看政治,等录取结果的时候我在背历史,等我知道被哪个学校和专业录取了我哭了两天开始装书包准备开学,但你们高兴的觉得这样可以了,然后一直和我念叨明年会有多不稳定等等,随后退掉了复读的通知书。

    嗯?我记得你们之前和我说再来一年没问题啊。

    哦对,没错,比录取通知书先到的是我的复读通知书。

    没人记得我之前多优秀,现在我也忘了。

    不想记得了。

    我一直在哭。

    高考过去很久了,但我一直在哭。

    是曾经的我看到本科的我,惋惜、痛苦、不甘心的哭。

    她在我心底哭湿了一片,四年的时间,我心里有了一小洼水潭。

新书推荐: 和宿敌在惊悚副本双向救赎 亦欢然 黑月老收徒啦 如我心意 并蒂 逐浪者溺于海 三年又夏至 不畏 霜裂 [猎人]猫兔爱情